如果淡水到台北的上班通勤方式,能像國外多了船運!
說不定能改善淡水交通的問題!
另外增加碼頭到捷運站的接駁車。
還能增加水上與陸上運輸業的工作機會!
一艘船滿載載客量以50人計算,要花多少航次才能與行駛於台北淡水間的公車相提並論?更不用提捷運淡水線的高運量優勢。
再者一艘渡輪一天耗油量大約是一公秉,一公秉海運輕柴油價格是32400,假設一天來回三個航次,趟趟滿載,一艘船只能搭載300人,這300人的船票就必需要分攤這艘船的燃油價格、人事成本、船舶折舊,再者大稻埕碼頭與淡水碼頭也要維護,兩個碼頭之間的水道也要疏濬,這些維護的費用也要由業者與政府共同支出,假設一人一半,這些費用也要由乘客船票負擔,票價最基本一定是在200元起跳,船運速度沒比其他交通工具快,票價比其他交通工具貴,這種票價有人會搭嗎?
假設每15分鐘一班,航行時間集中在早上六點到八點之間共八個船班,下午五點到七點之間共八個船班,至少需六艘船作為輪替,每艘船搭載50人,八個船班白天運載能力最多是400人,加上晚上班次400人,總計800人次,這800人次要負擔六艘船的燃油價格、人事成本、船舶折舊,如上所述一艘船的成本就已經不小了,六艘船還得了。
早在北淡線剛停駛,捷運淡水線還在蓋的時候,就有過藍色公路的業務,也就是大稻埕到淡水這條線,我還有去搭過,我的結論是觀光還可以,當通勤則完全不行,果然行駛幾個月就停駛了,因為實在是不堪虧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