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薪水是用談出來的???

以下的文章作者為ptt的pthc

寫得很好...尤其是第一、二段真是中肯

我在職場有六年多了...非常同意他的想法...分享給各位

=============================================================

薪水絕對是談出來的(在你有貢獻的前提下),而且在 35 歲前跳槽也的確是每次加薪最快的方式,很多老闆認為這是觀念偏差,但其實在台灣這是鐵錚錚的事實
,至於能夠一邊跳槽、一邊加薪、一邊還有中長期(40歲之後)的職涯穩定發展,
這就幾乎是一門藝術,很多時候還要靠機運和人脈,這是需要長期自我投資和布
局的,畢竟跳槽也不能跳一輩子,即使是奸雄曹操也不用叛將呂布。

沒有一家公司會養你一輩子,即使這家公司告訴你,能兼顧家庭、準時上下班、 薪資還可以,只要它有一天不賺錢的風險,解僱你時都是不會客氣的,我在 08 年自己身邊和朋友身上看過太多例子。在職時的確應該盡心用力貢獻,儲備好談
判薪水的籌碼,但請不要覺得公司是慈善事業,誓死效忠,企業的目的是獲利,
但企業不賺錢時,它是沒能力談「善待」所有員工的。

如果有人覺得薪水很難談出來,其實他是忽略了一個問題的答案:「你知道自己
在市場上的價值嗎?」這個問題看起來很像是資方刁難勞方的問題,但其實是一
個很好的自我評量。

知道自己的價值,你才有談判的基礎,也才有「工作自由」的權利,如何知道自
己在市場上的價值?底下有幾種自己覺得不錯的參考:

1. 定期整理自己的工作成果,紀錄量化指標
量化指標包括各種工作上的數據,比如負責產品的發行量、你的開發方式節省團
隊多少時間等等,這不但是你履歷上比較能引人注意的部分,也是你發覺自我貢
獻程度的方式。

2. 每 1~2 年由朋友的人脈或就業市場(類104、Hunter)去超頻面試看看
所謂超頻面試,是定期尋找相關產業公司,比現有職位稍高一點的職位,一方面
瞭解外面的世界,不會被自己的公司井底之蛙,也可以練習薪資談判的技巧。

3. 如果你工作的目標是錢,請準備一份 LinkedIn 的履歷
台灣的薪資水準普遍落後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是不爭的事實,更不要說是
本土廠商和外商的差距,現在甚至連在台灣的外商都有低薪化趨勢。準備一份
LinkedIn的履歷可以增加你被海外工作機會的 HR 或獵人更多接觸的機會。如果
你單身、年輕,我鼓勵你向外發展,錢和視野都會有很好的累積,征戰過程中你
再一步一步去想職涯規劃的問題,30/35/40的目標在哪。如果你被迫不能離開台
灣,台灣的外商或本土廠商能跟外商、外地客戶應對的核心單位,那就是你累積
錢和視野的地方。
如果你有特定想去的地方,調查當地職涯常用的類 LinkedIn 網站,比如
BrachOut、微人脈、Monster.com 準備一份 Profile 也是必備的。

4. 維持幾個你覺得不錯的 head hunter 的關係
所謂不錯的 head hunter,不是只會拿你的履歷去亂槍打鳥的顧問,而是跟你當
面聊過,給過你職涯建議,甚至對你的履歷提出過建議的人。這些比較用心的
head hunter 通常人脈廣,對產業消息和職缺異動很靈敏,有空去聊聊,可以得
到一些有用的情報作為自己的參考。

從以上這四件事,你會對你自己在工作市場上的價值心裡有個底,也才會定期知
道自己不足之處,設定目標投資自己或鞭策自己學習,才不會漫無目的的只是犧
牲時間,日復一日做公司給你做的無成長性事務還認為很有貢獻,等到有一天你
抬頭了才發現,40歲了但什麼都不知道才大夢初醒。

當然工作的目的不會只是為了錢,自己的職涯發展才是最重要的。但現在很多職
涯專家往往告訴你,「不要因為貪戀高薪而犧牲了發展」,其實這是很奇怪的一
件事情。是什麼樣的工作讓你低薪、長期 underpay、工時每天超過 9 小時但卻
十分的有發展呢?往薪資成長之路邁進的第一件事情是,你不應該將自己的低薪
視為理所當然。如果你低薪,你必須理智地思索現況和羅列理由,比如:
1. 這是董事長特助,即使 22K 磨個兩年我就有廣大的人脈和視野
2. 這工作可以頻繁接觸外國客戶或供應商,33K操死我一年我就能去更好的地方
3. 對岸需要這樣的人才,44K 忍氣吞聲每天 12小時沒關係,很快我就知道我能
去哪
4. 55K 六日還在回 Email 沒關係,我正在建立自己在業界的 Credit 等人賞識
5. 即使每天 on call 也沒關係,66K 讓我建立未來跳槽百萬身價的基礎歷練
6. 我做夢夢到神明告訴我,5 年後這家公司就發了到時候我年薪一定 600 萬
等等等.....
如果你連一個能說服自己,或者讓別人覺得你的腦袋的確有在思考的理由都說不
出來,那證明一邊抱怨自己低薪,一邊卻還是只埋頭工作的自己只是維持生活和
浪費生命。工作絕對是需要一個關鍵因素滿足自己的理想或慾望,非常單純。當
你發現找不到的時候,就是你思考我為什麼還要在這裡的時候。職涯的發展也跟
你在業界的工作成果和人脈累積上很有關係,而這跟你的薪水則不太有關係。一
個正向的職涯工作一定是好的貢獻、好的累積、薪水談判、職涯轉換等一連串的
主動出擊,最後理智的自己會隨著生活變動和職涯發展找到一個平衡點,漸漸的
選擇一個穩定的最後之處落腳,或者大賺一筆後沒死退休享樂,或者回家種田等
,找到一個自己能安穩久待之處。

但相信我,做這些事情「低薪」不是必備的起點條件,願意給基本要求薪資的人
還是有的,願意在這個過程中不斷 20%、30% 給你加薪的人還是有的,給你高薪
又合理工時的人也還是有的;但重點是,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些,投資自己並為自
己主動尋找機會、把握機會,甚至在人脈或工作成果中創造機會?

薪水不但是談出來的,還是一個很好的驅動自己、衡量自己的元素。願意主動積
極的人一定會往好的路前進。當然,請記得,潑你老闆冷水的時候,希望你身後
已經有超過兩份以上的備案,那是你辛勤貢獻給公司拿薪水之外的更大收穫--來
自更多其他人對你的肯定和賞識。
2013-07-09 15:1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文分享 薪水

wth0722 wrote:
以下的文章作者為pt...(恕刪)


的確,升官加薪是靠跳槽,但也要有一定的實力

建議年輕人在第一份穩定的跑道上工作個3~5年累積一定經驗資歷再跳槽

此外,也要隨時注意公司狀況與該領域職場狀況,如果不行,趁早離開或轉行
wth0722 wrote:
沒有一家公司會養你一輩子,即使這家公司告訴你,能兼顧家庭、準時上下班、 薪資還可以,只要它有一天不賺錢的風險,解僱你時都是不會客氣的





wth0722 wrote:
以下的文章作者為pt...(恕刪)


非常有建設性

本錢還是平常就要慢慢存


15151515151515151515
現在我身在百大企業中在職兩年,根據現場屯貨量已經超過以往的量(一~兩年銷售不完)

再加上在對岸設新廠,目前公司狀況不佳,有可能會進行人力縮減


所以我積極的在找工作,也偏向外商公司,那目前遇到幾個問題

1.面試官問我在職而且百大企業,為何要離職
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我只好如實已告,面試官不太相信

2.為何不在自己縣市工作要到這麼遠外縣市
我想到外地發展(事後想想這答案似乎不妥)

3.外商幾乎都是派遣職很少有正職直接入公司
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轉正?多久公司只說看表現
(派遣沒獎金跟年終,少了這兩樣年薪只有20~30萬)
這方面真的該跟他賭嗎?

wth0722 wrote:
以下的文章作者為pt...(恕刪)


好文必推~
紀錄紀錄~~~~大大說的真好!!!!

哀~小弟最近也遇到低薪的問題!跟同部門比起來~

做得比誰都多~想得比誰都多~但是薪資卻是最低的!!!

或許是學歷不漂亮~但我很努力....

我會加油滴>"<
s495 wrote:
1.面試官問我在職而且百大企業,為何要離職

2.為何不在自己縣市工作要到這麼遠外縣市

3.外商幾乎都是派遣職很少有正職直接入公司


如果是我,我會這樣回答

1. 錢&想學更多新技術...加深自己的能力

2. 我喜歡這個城市...我想定居在這...想買房子...所以需要錢(剛好呼應第一點)

3. 派遣就別去了...派遣要轉正職沒那麼容易的
外商也沒有特別的好...一堆台骨外皮的外商多的是...所以沒必要一定要有外商的迷思

以上給你參考

wth0722 wrote:
從以上這四件事,你會對你自己在工作市場上的價值心裡有個底,也才會定期知
道自己不足之處,設定目標投資自己或鞭策自己學習,才不會漫無目的的只是犧
牲時間,日復一日做公司給你做的無成長性事務還認為很有貢獻,等到有一天你
抬頭了才發現,40歲了但什麼都不知道才大夢初醒。...(恕刪)


現在的確有除了為了養家養小孩需賺錢外, 不知為何而工作的感覺...

套句國軍最愛問的「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信念? 為誰? 知道. 為何? 不知道...
「旅行不是為了孩子會記得這趟旅程,而是我們旅程的回憶裡有他們。」 - 網友分享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