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看來台灣許多企業負責人對長遠的規劃大都是只想賺穩穩的代工費
永遠只想以最少的成本獲取最大利益長遠而言被取代性高
只要有更低價的競爭者出現馬上就會被取代
台灣企業也許在電子業有許多優勢的部分
但能有叫的出名子的終端產品的公司屈指可數
絕大多數的公司遇到景氣循環低點所做的第一項措施幾乎都是靠降低成本
也就是裁員,少有公司會像三星反向做資本投入縮短或拉大與競爭者距離
部份的經營者只會要求政策配合公司已匯差達成公司營利
卻從不思考公司產品是否有競爭力
更有公司經營者不思考如何經營企業僅會炒短線
EX:炒股票,炒地皮
難怪大家都在進步,我們還在原地踏步甚至後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