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幾天的新聞
王品的董事長也是富二代的戴董
他說靠人脈借很多錢創業,但是一般人可不像他
可以隨便就借幾億創業,又可以失敗了在繼續借;或跟父母伸手要。
畢竟富家子弟的小孩,身邊資源跟一般人不依樣。
雖然不知他失敗幾次?當然也沒有敗家,因為他建立了王品
而這也是他有資源可以撐得住失敗。
就如同微軟或IBM就算投資失敗,還是依樣有錢。
又說了薪水沒五萬..要孩子回家跟父母要錢湊五萬,用來培養人脈.....
以及工作三年賺不到月薪五萬是能力有問題?
台積電的張董也認為錢是要投資
不過是在自己身上,不知(自己)包不包括人脈?
但卻沒說出要有如何投資才有好結果?
看了一些討論
說現在的企業喜歡拿香蕉請獅子....
不管是啥22K或19K
用這樣高或高不了多少的薪水來請人
畢竟當你花錢投資自己
卻又遇到變成獅子只有香蕉吃
獅子都變蝨子的感覺
企業變成只是把教育訓練的成本
轉嫁給求職者而又能用低薪聘請...
就算你會18般武藝
也只算你一般的薪水
不知花錢投資自己,但要如何投資才有好結果?
有人分享成功經驗嗎?
依照現今的時空背景及景氣環境,還是靠爸比較實在?

企業西進大多數的老闆與管理階層也發現對岸土地無限寬廣,勞力無限量供應,這個時候兩邊的勞工自然就會放在一起比較!

22K就可以請到物美價廉的大學生,表示在這種待遇差的環境下還是找的到人,站在成本的角度,如果人才堪用應該會選用便宜的吧!再搭配外勞與淘汰資遣制度兩手策略,大多數的人也只能選擇隱忍,敢怒不敢言!
針對這樣的大環境,剛畢業的同學可以慢慢建立自己的屏障(專業只是基本,工作上也不要計較太多,多做多學習累積經驗),加強語文能力,進修提升自己的學歷(當然不能只是去混文憑,不過好像大多數的人都抱持這個心態),十年後就可以見到成效!
playmore777 wrote:
看了這幾天的新聞王品...(恕刪)
1.賺錢,不一定要有人脈
2.建立人脈,不一定要用錢
3.他有今天,也是他爸幫忙的,而且有良好的成長過程 , 完全正確
-------------------------------
有些人,成功建立企業之後,都喊 白手起家,一毛 都沒拿家裡的錢
結果 調查,幾乎 每一位都有...
王永慶 就真的 一毛、一點一滴都是靠自己 創起來
恭喜他 他還是有一個良好的成長過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