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發現到104~1111人力銀行裡面的職缺,隔一段時間每家公司所開的職缺是重覆的(是假數據嗎)?是開給政府看的嗎?因我小弟我跟幾位同學從5月初開始,每天上網投履歷~至今沒一家回覆面試的,一天投個6~7家,一個禮拜下來幾乎沒幾家讀取.幾位同學投的職缺有(設備工程師,廠務工程師,製造課長,生/物管,採購)投的產業別以半導體廠居多也有傳產,覺得好奇怪喔~~
我們幾乎都在科技廠打滾6~13年了(從高中時期建教生),年齡層28~33之間,我們是私立科技大學工管系夜二技應屆畢業生,有些同學職場資歷相當豐富甚至有幾張證照,工作還是難找~~真不知問題出在哪?
不知道有哪位大大可以介紹一下頭路~~感恩
所以,造成他們人資部也有"撈"的心態.
但這樣來說
也許他們邀約的目的已經不存在,卻讓個資不當使用,有違法之嫌.
你看板上做人資的還會對你的照片評論.
有的寄去後,你的關聯信箱會多出一些垃圾信件.
更被人力銀行拿來充作抬高價碼的籌碼.
至於產生的"假面試"的問題
都應該有制度去防止,也達到尊重勞工的保護要求.
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鑑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延續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幹裡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桿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都仔細尋訪,辛苦倍至,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鐘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餵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餵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kekeda wrote:
天才在你眼前也只是我要的只是規格化的人
如果有一個職缺,主動應徵的履歷每天都超過500份,每個都有可能是天才。
如果一個人事主管一天面試10個人,那公司不就要先找50個人事主管。
而這只是其中一個職缺而已。
所以先進行書面過濾有什麼錯?
已經說是要學過會計的,來個護理的,你會要他來嗎?
職缺就已經說明是要寫程式了,來個學餐飲的,你會要他來嗎?或許他真的是天才,但是自傳也該有相關的經驗吧!至少讓人知道他是學餐飲的,但學過或寫過程式,而不只是對這個職缺有興趣。
難到Yahoo可以在一群青少年裡面忽然一道光照射下來,就知道誰是天才嗎?
長期徵才的好處就是:有好的就先留著,慢慢培養;沒有適合的也沒關係,職缺就開著等適合的人。
有人履歷投了三年,就是沒機會面試,國立資工碩士,自傳充滿憤世嫉俗。
有人當天投履歷,隔天面試當場錄取,薪水比他原本在台北地還高。
質疑職缺的真假對求職沒什麼幫助,反而會讓你沒有勇氣去投履歷。
重點是看清楚再投。
之前碰過一個本質學能很強,一直想進某上市公司RD,但是履歷投了都石沈大海,後來找我幫忙送履歷,還沒送過去我已經知道原因了,人家就要求必須使用email 應徵,而且必須是純文字檔,結果他搞了一個多媒體的履歷,永遠進不了人資的系統。
如果對自己要應徵的公司、職缺都不願花些時間去了解,就去質疑是不是假的職缺,那面試的機率相對的就很低。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Ricado wrote:
如果有一個職缺,主動...(恕刪)
如果你重視的話,為何不能投入50個人事主管?
你找了500個不同的人,你眼中只盯著寫程式.又何必找500個?
學餐飲、學護理,你就想著這些字,沒去了解教育體系
你怎麼知道那不包含寫程式?
我自己都感到用別人的程式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須要自己寫程式滿足自己的需求.
程式歸程式,你還是要跟客戶溝通.用語言溝通還有誤差.
還不如用這些混合主體寫比較能滿足需求.
只盯寫程式不盯寫出甚麼
只找個會寫程式的卻不知道寫甚麼的,還要花費成本觀察
看500個一樣的,還不如直接找來發掘更多他的訊息.
現在看到長期徵才都會質疑流動性高的問題
有些公司擺著自己會付教育訓練的成本
結果只是吸引人才的文字,你貼了就算真的也會有誤差
人家生氣是因為遭到這樣的待遇.
法律是要定紛止爭的.上面價值觀是人的幸福,知道真相的權利是供他自己追求的
你貼出這些是雖然是習慣
但是還是可以用制定法來追求和諧的
而且涉及到公眾.你最好也貼個徵選的標準
給人選擇要不要紕漏個人資料給你.
不昰丟一句開啟信件不代表錄取就可以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