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觀察 - 先審視自己
十多年來的台灣薪資情況很不好,薪資凍漲人才出走等問題。你可以找到很多解釋原因,你可以片面去解釋是老闆的問題,或是講年輕人部努力,甚至從總體經濟面去解說。我不否認這近20年來,台灣的創業成功機率大幅降低,而年輕人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達到一定的薪資水準。但解釋了一大堆,最後呢?軋然而止? 如果你出不了台灣本島,看再多批評時勢與企業主的新聞又有何用?你根本無法從中受益。
西敏寺有一個碑文,大意如下『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像力無遠弗界,我夢想要改變世界。當我年紀稍長較有智慧的時候,我發現這世界並不會改變,於是我把眼光放低一點,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但是,結果還是一樣,國家依然不變如故,當我日漸薄暮,我最後奮力一搏,我只求改變我的家庭和那些我最親近的人,但是,可悲啊,他們絲毫不為所動。現在,在我臨終之際,我忽然明白,倘若我能先改變自己,接下來,我的家人會以我為模範跟著改變,藉著他們的啟發與鼓勵,我將有能力改善我的國家,接下來誰曉得呢,我或許早就改變了這個世界』。禮記大學偏:「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這也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由來。
但是多數職場打滾數年的人,經常會嚷著人材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會習慣性的批評一些企業主或老闆不好。這些話誰都會說,但事實上幫助很有限。因為上天賦予我們審視每個人的能力,但是卻獨獨漏了審視自己。一篇『你要當幾號』在Mobile01引起一些迴響,從回文中的觀察就可發現這個現象。如果可以先審視自己,察覺自己的不足,並且持續完善自我,你就會發現事實上周遭環境沒你想的這麼糟糕。在職場上當1號很難嗎?其實一點都不難啊,只是有沒有那個心的問題,沒那個心的主因就是忘了審視自己。就如同有很多人不斷的換工作,怎麼換薪水就不會增加,就開始抱怨就業環境不好或業主不良,卻忘了審視自己是不是有那個價值。
shizuku wrote:
幫你支持一下,這種論點在01很危險OTZ
我也這麼認為
然後換個角度反駁一下樓主
我覺得這種觀念必須建立在你處在公平的環境上的理想情況
如非,我寧可當您另文中第四種人,也不要讓老板壓榨
容我這個社會菜鳥就我看的的部份講一句
要員工拿出真的本事(第一二類人),以及自我審視的客觀(本文)
那也要資方有那個本領,跟夠公平的待遇才像樣
不然一個苛刻,一個嘴砲,湊在一起也只是剛好而已,
香蕉請到猴,就不要嫌他三不五時在抓癢
一流的企業也不會有員工靠北自己的公司很爛
反而向心力強,也處處留心自己的不足
這是相輔相乘的
什麼樣的環境,容易出現什麼樣的人
相反的
如果只是暫時的棲身之所,有辦法將能力隱藏而不自敗者只是等待機會,在別人"眼裡"當第四種人又何妨?
工作說破,不過只是一種交易,拿一分錢辦一分事
士要為知己者死,而非葬於老板空虛無為的理想中
昏君前不懂得韜光養晦,就只有比干而沒有姜子牙了
shukae wrote:
職場觀察 - 先審視...(恕刪)
我是這麼覺得的,審視自己也是沒有用的,人類這種生物大多都不會
受別人影響,能影響全局,畢竟是少數人的特權.
但是至少能讓自己心靈層面有所提升,僅只於此,影響頂多就是個人.
nocar wrote:
我覺得這種觀念必須建立在你處在公平的環境上的理想情況
小至員工,中至企業,大至社會,大家都能「修身」自然天下太平,彼此合作娛快
而1號人是否為優秀?1號人是否為職場上的唯一正道?
如果當網路上出現不同聲音時,我們是否也可「修身」想想或許其實只是我們自己本身不想接受別人的聲音而已??
「陰」<->「陽」,「乾」<->「坤」,原本宇宙就是互相對應,相輔相成
只要職員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的企業,企業找到適合自己公司文化的職員
自然一拍即合,何在乎是1,2,3,4號呢?
而相對的企業對職員有意見,職員對企業有意見,原本就是在自然不過的自然現像~~
無需太過感嘆,反而那天訊息變成只有單向流動時,那才違反常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