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從事遊覽車車體板金的施養和,英雄不怕出身低,小學時喪父,十二歲就開始當學徒,四十二年來全心投入工作,由於大型車體板金師傅不多,現在他平均可月領十餘萬元,每天開賓士車上下班,羨煞不少朋友。
穿著一身工作服、牛仔褲,施養和就像一般底層的勞工朋友一樣,每天在工廠裡打滾,流得滿身大汗,衣服弄得髒兮兮的,有時為了趕貨,清晨四、五點就出門,晚上十一、二點才下班回家,但他卻樂在其中。
國小畢業就出來當大型車車體板金學徒的施養和,現年五十四歲,從事這個工作已逾四十年。他說:「現在的工作比起當年做學徒時,根本不算什麼,更稱不上是辛苦」。還說:「當時當學徒第一年完全沒薪水,同樣的工作,現在一個月可領十餘萬元,怎會辛苦?」
施養和做大型車板金,小型車也會做,但反過來說,一般修護廠的板金師傅要做大型車就做不來,而且在台灣大型車市場又小,會做的人自然很有身價。
施養和工作十分認真,幾乎以廠為家,同事都說他是現代絕種的模範勞工。他日常生活很節省,但喜歡開雙B車,前後已換了三部。
施養和說,現在他們做這一行工作都做不完,因為年輕人沒人要學,一般當學徒一個月含勞健勞及午餐也有二萬一千元,認真學三年出師後,約可月領六萬元,而且不擔心沒工作,但還是找不到人來做。
嚴重缺工 不知年輕人想什麼
他說:「現在年輕人寧可花大錢讀大學,幫人端盤子,月領18K或22K,也不願來『學功夫』。」工作嚴重缺工,只好自己埋頭趕工,也感嘆:「不知道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
明知這是一份辛勞的工作
為什麼老闆的心裡永遠只有政府所提倡的22K政策
說年輕人不願意做
政府跟企業到底知不知道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要的是什麼
同等的付出...同等的收入...
有辦法做到高獲利的公司
為何不提升勞工薪資
而是想用低薪資聘用勞工
心態永遠是走一個就補一個
走了一個便宜的勞工...後面還有千千萬萬個便宜的勞工可以聘用
真是感嘆...
pease818 wrote:學徒21k,學成出師就有60k,作得好就有機會100K左右
這樣會很難理解嗎
很多職業收入的成長曲線都是先苦後甘型的耶
你說的我能理解
說真的21K 給一個負擔較輕.住家裡.開銷較少的人也許還可以
但21K 給一個負擔略重.在外租屋者.食衣住行育樂都要靠自己.也許不至於不夠用.但要存一筆錢.真的很辛苦
我老爸本身就是做板模...從年輕做到老...18歲退伍做到現在(我爸45年次的)
他也是感嘆現在錢真不好用...以前小孩真的好養多了(我家3兄妹)
我72年次的...民國7X年那時21K 也許還不錯.物價水準都OK !!
但101的今天.物價飛漲.食衣住行育樂都漲漲漲
各位你們薪水漲了嗎?
真是難為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