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為什麼小公司留不住人才?


mark1008 wrote:
台湾这些年的媒体和政...(恕刪)


我必須說,的確當時創造出所謂的經濟奇蹟
但是,也就只是「當時」了

現在我所接觸的傳統產業(屬鞋材類)
撇除掉寶成豐泰這種代工超有名的
當時也是因為他們,台灣很多鞋材工廠也受到恩惠

但是隨著西進大陸,現在甚至到東南亞
時代在演進
但是台灣廠商卻沒有演進太多

我目前接觸的相關公司(工廠)
就真的是非常苦哈哈,說有沒有機會合作
有時候是一天有開一天沒開

我這時才深深感觸到
因為在那個年代大家的確是努力賺錢
但是也因為覺得錢好賺,所以不會進一步去想轉型之類的事情
所以說...現在台灣會這樣
其實也是有點咎由自取的(因為那時候代工就賺,誰會想去搞還要花錢的研發)
所以當時或是之後有警覺到不能單純搞代工的
其實現在可能會多少有點成就(如果說現在才警覺說實在是有點晚了)

年輕一輩如果家裡有點錢還可以出去
沒錢的就只求能進一間好公司
真的進去還得應付同事間的勾心鬥角
以及佔著毛坑不拉屎的老一輩

你覺得台灣絕不絕望呢?
但是,也就只是「當時」了

我看不懂什麼是當時,什麼是現在..
創新95%是失敗的,沒那麼簡單的

台灣的優點是什麼
台灣有很多短小精幹鬥志高的中小企業
這些產業很多世界Top 1
也需要非常多的人才去轉型

問題產業升級需要一步步來
但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想去很多產業
很多人都想一步登天, 做出一些危險的事

鼓勵年輕人去討戰,去創新,去~
但很多人,連做都沒做,公司的利潤都不是他的付出
一些人用抗議,用各種怪異行為,思想..去得到社會, 公司資源或甚至於某些位置
中小企業多半都是家族企業
父母小孩親戚負責各部門高層, 會讓他在這個部門當頭絕對不是因為能力
有些中小企業可能有股東或投資人,但主控權還是在家族成員中
待遇本來就會跟去面試討飯吃的員工有天壤之別.

今天某家族成員看你不爽,這在他們家族會以訛傳訛的蔓延開來
我看你最好也要有準備換工作的打算,就算他們不會馬上叫你走,但是你之後在這公司也沒什麼發展性, 差一點就是把你調到屎缺.

或許公司產品有未來性
但是掌舵的都不是專業經理人,所以畸形的商業行為非常多
其實不止餐飲,台灣大部分公司都不懂或是不願意做一件事,叫做 投資員工

公司只想用最低的成本,得到高收益

一個員工,從菜鳥開始做,慢慢學,原本不熟的事熟了,慢慢學新工作,做的事也多了,但是老闆卻不願意

讓員工得到應有的報酬,做越快,做越多,報酬並沒有跟著上升,自然人員流動就大了.

企業主寧可不斷用低薪找新人,繼續用不熟的人做事,企業自然不會進步,自然營收也上不去

對在台灣的員工來說,跳槽加薪是很平常的,但其實在國外是蠻奇怪的一件事.

外國公司很願意投資員工,因為他們很清楚投資一個新進員工,把他培養成資深員工的效益會比不斷換新人

來的高.

台灣企業的想法,就只是把基層當作消耗品,不斷更新,技術沒有傳承下來,然也沒有進步的空間.

連帶影響公司的營收,不斷惡性循環.


Pan.tc328 wrote:
但是,也就只是「當時...(恕刪)


「當時」和現在有個很大的差異是
「過去」為「勞力型密集」,而現在並不是

現在台灣公司有登記在經濟部下面的約將近140萬戶(2016資料)
可參考
http://www.moeasmea.gov.tw/ct.asp?xItem=13734&ctNode=724&mp=1
http://www.moeasmea.gov.tw/ct.asp?xItem=14033&CtNode=1189&mp=1

如果沒登記的加下去,搞不好200萬戶都有可能

以2016年的資料來看,中小企業的員工約有876萬人

所謂「優良企業」(假設薪資良好、晉升順利,有前景的)有個一萬戶
員工人數取個平均100人好了(這還取得有點高...)
那也只有100萬人真的進到所謂優良企業
其他700多萬人呢?

當然上述說法會流於「你努力往上爬,你就有機會」、「你那麼優秀的話,那就直接出去開公司啊」或者說「你那麼優秀的話,出去找工作怕會找不到嗎?」

那麼這時候我會反問
「既然這樣的話,優秀的你為何不願意再找更好的地方呢?」

相信大部分的回答會是
「我覺得這地方已經不錯,沒有必要這樣換來換去」

這樣的話會引導出幾個結論
1. 「好公司」的話,大家不會願意輕易離開,但是「好公司」有名額限制(公司總沒辦法一直擴編啊)
2. 工作換來換去的話,容易被外面企業解讀為這個人定性不夠;也因為這樣,一些人會這樣咬牙苦撐

我相信有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的傳統產業
但我看到的是更多的「為什麼要這樣做?幹嘛花這個錢?我以前怎樣怎樣...你這樣不行啦」的傳統產業更多
除非真的剛好遇到「開化」的老闆

在面試的時候,說法是一套,實際工作後作法是另一套
你能輕易隨便說說「這公司不行,我得要離開」這種話嗎?
沒辦法吧

我周遭的朋友(30~40歲這帶)
有些很有抱負,也希望做出成就
但...台灣老人那麼多不願意下放權力
自己上不去,有些遇到如其他人所述---「家族企業」的問題
一些有能力的就到大陸、到東南亞外派
但有家累的還是其他因素
就只能留下

不過講到最後結論是...算了吧,你還是關掉電腦還是手機
想想明天要怎樣跟客人應對比較實在吧
創新95%是失敗的,沒那麼簡單的
當你成為5%的成功者
你就可以我讓我的老婆當董娘,讓小三當會計長,讓所有親朋好友,以前最辛苦沒走的人當幹部..有何不可??

人家以前打拼過來的..當然現在享成就
一個大學碩士生進來,有何不爽??怎麼去跟人家搶資源

台灣很多都是拿政府資源..
不然你以為勞力密集到知識密集有那麼簡單
從傳產進化,從人才到產出到進化..那都是非常久的一段過程..
做不好就會倒
不是學校老師教的,印印名片, 找個題目,找個科專,要幾千萬然後幾個人就能開公司了

管你3721成功當老闆,其他當廢材..
你能找到好老闆那你就去..

akenomeisei wrote:
「當時」和現在有個...(恕刪)



有想法就出來自己作
除非你的行業没法子自己來


現在的公司不像以前
没人可保你永久!


上市的也一樣
說和作要一套 在公司理抱怨没用

//台灣大部分公司都不懂或是不願意做一件事,叫做 投資員工

那我們還算是少部分..
上程式課,資料庫,英文,日文..多才多藝..有的還送出國
出國回來的ideas有比較??
公司培訓的人才..時間到閃的閃,離開的離開
不爽長官的不爽..
有差~

現在年代..勁爭快速,勞退新制所有帶著走
老闆可以遲職到員工,員工也可以做到一半老闆我不幹
聰明的員工沒品的一堆..到底要不要投資,我打個問號

就我的觀念..公司的資源和職務福利..是那一種公司最艱苦,快倒時還能跟你一起把他撐起的人
不是空降,也不是找一堆人才,想辦法把老人拉掉的
也不是進來看到公司賺錢..這賺錢就要分給他..看到公司走下坡..公司看不到未來..趕快閃人..
//叫做 投資員工

什麼叫投資,怎麼叫人才??
自己投資自己的叫人才..
這你可以帶走
你可以大聲說,公司因為我的努力,賺錢,要求合理的回報
公司投資員工叫做資產,資產是公司的,公司在你身上投資300萬當然你要賺300萬回饋給公司
很多人學到東西,拍拍屁股跳巢去,甚至把公司資產或很多人合作的東西當成自己的資產或所有權拿去別家公司..

曾讚 wrote:
有想法就出來自己作除...(恕刪)


該說選的這個行業還真的如你所說沒辦法自己做
光是EVA發泡這個光是在台灣環評就會被盯不完(主要因為氣味,附近一定抗議)
這變成只能依靠他人來做,結果依靠別人也是等等等(等排上線)

自己出來做當然就是考驗之前的人脈
但說真的,在沒有一個穩定訂單下
製造產線的人脈到底能幫你多少呢?

唯一能夠做的大概除了轉行之外,大概也沒辦法了(苦笑)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