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有鼓勵,也有洗臉,都是感謝!因為鼓勵版是朝自己的夢想去努力加油,洗臉版是告訴自己該去面對自己所不敢面對的問題!
看到很多朋友分享自己或是朋友(同事)等當初念書的【過程】與辛酸,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面對自己的夢想,說真的也不要去騙人或是類似fb去討同情文!
剛剛下班離開產線,我在工廠看了一下,確實問自己【你到底要什麼】,不要不知不覺的!
面對自己38歲,一個人,確實有聲音去支撐自己的力量,但是卻也問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念書!
後來想想,確實念書出來不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價值,找到更好的機會,找到好的的工作!但是往往都是考驗或是其實命中注定!
說真的,除非已經在大公司上班了,四大名校(或是國立大學)在職專班,真的有機會往上爬加分!
但是我確實都待在系統廠或傳統產業,學校對我來說只是【多學習想要學習的】!
有前輩鼓勵先認清自己想要的,有前輩鼓勵去追求夢想,其實都是很感謝!有時候確實想多也沒用,想多只是更多阻礙,做就對了
我應該認清自己的現實面了,也許機會留給其他更想準備的人比較好,畢竟現在進不去半導體產業或是大公司(確實年紀真的很現實),
待在傳產是穩穩地過生活,那既然待在傳產業,學歷已經不是重要首選了!
所以感謝個網友與前輩的鼓勵與批評,這就是mobile論壇專業的地方,現在是凌晨00:20分,我感謝各位網友的回應!
yoyo0719 wrote:
個人倒是覺得各位不要再推EMBA了
人脈很重要沒錯
但人脈這檔事情是互相的
功課好的不會傻到一天到晚讓你白抄他的作業
有人脈有關係的也不會笨到一天到晚讓你免費用他的人脈
所以 你有人脈嗎你有關係嗎
你有錢去跟有人脈的同學交際應酬做朋友嗎
如果都沒有
去念EMBA也是白念...(恕刪)
您說的真是一點也沒錯!


除非本身已是某醫院部長或某上市公司處長、執行長..等,去讀EMBA才能發揮「人脈」的效果.
倘若本身只是基層醫師、設備工程師,去讀EMBA根本沒啥用處!
班上那些部長、執行長根本不會理你的.
沒有雄厚財力或背景的,去到那邊大概只能坐冷板凳或被當成空氣看待

獨孤小浪 wrote:
看到這麼多的前輩與...(恕刪)
我覺得是工作的屬性決定一切,雖然是公司的品保.當然不能說它不重要.但也絕對不會是公司最重要的單位
如果念完有機會轉RD千萬不要客氣.否則再大的系統廠,品保就是其中一個單位的而已.重要性與焦點
不會超過研發和業務或是專案團隊
你應該問自己先,念書可以讓你再增進甚麼?至於寫論文.我是覺得對系統廠而言.
根本幫助不大.從提出市場調查,定位產品屬性價格.到規劃產品及量產的相關驗證根本就是論文的實戰.
所以如果能夠充實你自己專業上對於品保統計,再流程,分析都有讓自己再上一層樓.
這趟旅程真的一定有收穫.至於工作上學習,我個人比較持保留.畢竟老闆是付錢讓你幫他賺錢的
所以回學校充電,對於學更多的理論絕對有幫助!
獨孤小浪 wrote:
Dear 各位Mobile...(恕刪)
台北去新竹上課應該也還好, 當初在讀成大在職專班時。
也有同學是從高雄來上課的, 既然樓主是很好請假, 如果可以準時下班的話,算是條件很好的了,那上課應該沒問題。
想想有些人常常要出差外國,或是常常要加班的。 要上課更是困難。
當然偶爾不去上課是OK的。 但抱持著不去上課也没關係的心態可是不行。
四大的碩班没那麼好混, 雖說碩究所通常己經不會點名了, 但太多節不去上到最後一定聽不懂。
而上課的內容不僅是關乎於你這一門課能不能過, 還影響你論文的實作。
因為上課教的內容, 就是在打你作論文的基礎。
很辛苦是真的, 以前遇到教授比較硬的, 每節課都小考, 做完才能回家下課時都11點了。
實習課, 還有12點才下課的紀錄。
上課辛苦是一回事, 但總是撐過就好了。 到寫論文才是真正的關卡, 有些人這一關一直過不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