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軍公教勞退休金差多少? 一張圖馬上看懂 !


得來不易 wrote:
不,你誤會我的意思...(恕刪)


了解~
不過這會有點事後諸葛了...不是每個人都能知道哪些股票未來發展
但中華電信應該還是有官股在啊...

阿政 wrote:
了解~不過這會有點...(恕刪)

其實這不是事後豬哥
你想想
每個政客都幹4年而已
4年後又要再選一次
那,就是劃大餅
沒錢呢?
就是砍「金雞母」
那國家賠錢的呢?
不砍,從沒砍過
連高速公路收費這種穩賺不賠的
也能賣給財團
真是......................
財團也很聰明
養了些立委民代
打著民營化的旗子
其實,就是瓜分國有賺錢的資產或機會

最近又有一件了
有心的人可以注意一下
呵~~~~~~~~~~~~~~~~

得來不易 wrote:
如果是照您的想法那...(恕刪)


抱歉得來不意大大!我不能認同你的說法
如過大家都自掃門前雪
國家長照政策也不用推動了
有錢的人多繳點沒錢的人少繳點
政府整合這筆費用才有辦法做整體規劃
並照顧到弱勢族群
講了又不聽~聽了又不懂~懂了又不做~做了又不對~對了又不好~好了又不服~服了又不改~改了又不認~認了

a24976440 wrote:
如果要拿最低的薪資來說,勞工當年的確比公務人員低
那時候最低時薪才80-90元而已
公務人員都破百元了

可是在那個70-80年代
只要肯拚就可以很有錢,
台北市普遍最低的起薪約27000
(不過這一點我無法舉出確定的數額)
但是油漆.木工.建築工人
師父級的隨便都有2000-3000
甚至2500.3000也追不到人


工人也有分級的
資深的木工師傅比較高可能有3000
油漆可能比木工低
另外,要做到「師傅」也不是隨隨便便那麼簡單
還是要看個人的造化和能力
在之前的小工也就1000~1500在領的
更別說建築工人是要在烈日下扛50公斤水泥爬樓梯的
拿公務員去比工地的工人,真的比的下去?實在是看不下去
meida wrote:
抱歉得來不意大大!...(恕刪)

meida大大
我認同您的說法
那,提高基金的績效
是不是也很重要呢???
如果別的國家辦得到
人家的退休金是6%以上在成長
那為什麼我們的不行呢?
我們是不是應該師法別的國家呢???

cywei wrote:
勞退我算給你啦
以「最高」45800(不是平均喔)的投保薪資算30年
自提6%,預計投報率1.5%(比2年期定存高,政府的投報率不期待)
勞退一個月就是1萬2
勞保+勞退 1萬6+1萬2,就是2萬8 (這高於平均值,因為勞退是用最高去算的)
都是公教退休金的50%以下
夠清楚了吧(恕刪)


理解!清楚~
也就是目前勞保+勞退最多是28000的意思
那如果要提高勞工退休所得
是不是
1.去掉投保天花板
2.提高保險費率
3.提升投報率

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cywei wrote:
工人也有分級的資深...(恕刪)


我能感同身受~
我以前就在工地建設初期沒有電梯狀態下
靠著雙腳一步一步的扛幾十公斤的電線和水泥
頂的烈日颳風下雨爬到十幾二十樓
民國80年代薪水還沒那麼高
師傅一天1800~2000
半師一天1200~1500
學徒一天500~800
現在年輕人不做工地了
世代在改變

講了又不聽~聽了又不懂~懂了又不做~做了又不對~對了又不好~好了又不服~服了又不改~改了又不認~認了
照小弟的觀察
財團們又在出手了
打著民營化的旗子
呵~~~~~~~~~~~~
實則瓜分國家獨佔的資源
套句老話
如果會賠錢
財團會想投資嗎?
不會

meida wrote:
我能感同身受~我以...(恕刪)

這個小弟也能感受
不過小弟年紀較輕
那時的工資已經沒這麻少了
小弟幹過搬家工人
也幹過一陣子的工地粗工
真的是辛苦錢
><

國家真的應該採單一種退休制度啦!
保障每個國民

我認為
退了休
一樣大
所以退休制度
應該一樣

得來不易 wrote:
70年代就比勞工好
那我想請問一下
為什麼當時70年的「人」找工作時,不去公部門找???
...(恕刪)

資料我已經給你了
相信你也知道我所言非虛

我再跟你說
假如再加上一些補貼.福利
其實軍公教人員來台灣,從民國38年開始
到了民國50幾年左右
軍公教的生活就已經追上大部分的百姓了
(請注意,軍公教當時的生活環境事實上,早就比一般百姓優
這在很多戲劇中都有表現出來,戲劇其實反映的就是當時的生活背景)

到了民國70年代,軍公教的表面薪資就追上勞工
並且每年以快過勞工的速度增長
這段期間正好遇上台灣經濟大爆發,百姓生活無慮
不患寡.患不均
當百姓豐衣足食,就不會去計較公務員的加薪幅度
其實這時候,公務員的薪資早就超越勞工
假如再加上福利.休假,勞工根本沒得比

民國70年代為甚麼找工作不去公部門??
很好的問題
第一,公部門人數有限,而且都是遇缺再補
一般百姓資訊的不對等,很難及時知道
第二,當時偶所謂的黑官存在,大家只是心照不宣
當時沒透過考試的人,透過關係取得公務員資格的人
為數不少,所以才會出現現在有新聞
工友不甩校長,而且領的比校長多
這些人很大程度上會出現排擠效應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