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聊聊大家在大陸的花費情形 (唬爛文勿近)

去年離開北京。
居住在公司宿舍,位居東三環的小區三居的月租是12K (小區的一居約6K;二居約8-10K)
公司同樣位於東三環 (近央視大樓),房租自然是不便宜,網路費10M月租費3K (號稱光纖,被小區物業壟斷)
另外,四環內的一個床位就要600元以上 (多人共居的房子)

北京的地鐵&公交車的交通費用算是全國最廉價的;不過2015年後,公交車與地鐵費用都漲價了,但相對還是便宜。

吃的話,基本消費都在15-30元不等,看吃啥。
沙縣一般來說都是最便宜的選擇,但沙縣小食真的不太建議常吃。

10年來待過北上廣三大城市,相較之下我個人認為上海是消費最高的地方,不論是食衣住行。

最後,看了一下前面的發言
說真的,不少人大多是待在工業區或較偏遠地區,所以各方面的數字會有較大的差距產生。
譬如北京,三環與六環的差距就好比台北東區與苗栗工業區。
深圳也是,福田算市區與寶安算工業區,雖然後者也有繁華地帶,但仍有差距。
上海也有相同的狀況,畢竟這些大城市的規模等同一個台灣 (人口流動數量破2千萬)

不可否認的是,在食\住\行方面,中國大陸是高於台灣,除非你生活在非大都市的偏遠地區。

對了,一般低薪的工作大都是有包吃住的。
所以月薪2-5K的工作者一樣能生活在大都市,只是大家的生活方式與質量不同罷了。

魯拉拉拉 wrote:
小弟目前在深圳,分...(恕刪)
在中國大陸生活,擁有自己的住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想在城市裏擁有完整的社保醫保等權利,都需要在所在城市擁有產權在自己名下的住房,否則各種麻煩不斷。

此外,家中子女教育權利的問題都和是否有自己的住房有關。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初中大多劃分學區,在臨近街區擁有住房產權的家庭有優先入學的權利,因此大中型城市的學區房非常熱門。前幾天還有北京某間破破爛爛的學區房掛出單價46萬元人民幣/平方米瘋狂賣價的新聞。一些城市如深圳,規定在學區內連續租房超過2年也可作為子女進入對應學校就讀的資格條件,因此好學校學區房的租金也會大大高於非學區房區域。

但是台灣人就無所謂,反正台灣人也不需要子女在大陸接受義務教育。所以在大陸工作的時候,先熟悉一下所在城市的學區劃分規則,選取不具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區域租房,可以大大節省租房成本。選對了,可以用便宜得多的價格租到更大、內部裝修更好的房子。

大陸一線城市一般指北上廣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去年之前,一般來說廣州深圳的房價比北京上海要低一截(2-3萬 vs. 4-6萬),租金也是相對低廉,尤其是深圳有大量本地土著自建的所謂小產權房(土地屬於農村宅基地或農業用地屬性,沒有取得合法的住宅用地手續,不能在房地產交易中心進行交易,只能私下轉讓),壓低了深圳的房價。但自去年以來,深圳的房市被大大炒作,目前的價格已經追上北京、上海。所以現在中心區域的租房價格也高得驚人。

現在在福田這樣的中心城區,一個靠近地鐵站,房齡較新,服務和設施良好的小區,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租金已經到萬元上下,就算是到龍崗、龍華、寶安之類的郊區,只要是在社區設施齊全的城區(龍崗中心區、寶安中心區之類的地方),100平方米房子的月租金也在6-8千元左右。

如果是二三線城市,房租成本就大大降低。比如我們公司,為派駐佛山的員工租宿舍,在佛山禪城區財政大廈旁邊的季華園租下面積18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每月租金才4000元。惠州市內很中心的城區,100-120平方米的房子,租金普遍在2000元以下。到人均收入比較低的三線城市就更不用說了,每月幾百元的房租是常態。

衣食住行除了住房之外其他的花費,一線城市比二三線就沒有高出太多。進口食品、汽車、3C之類的產品,甚至因為在大城市銷量大得多,商家更樂於組織促銷,往往能以比小城市更低的價格買到。典型的比如汽車,大城市的4S店組織優惠團購,往往能比市面價格低出萬元級別,在小城市就算認識老闆他也給不出這麼低的價格。即便日常買到的日用品價格略高於小城市,在產品的檔次上,一般也比小地方買到的更好。更不用說在大城市工作的薪酬比小地方要高得多(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的人均收入差可以有三至六倍這麼多)。

“食”方面,大城市會有超高檔的消費,一頓飯人均幾千都有,但是考慮日常大眾化的飲食,大約比小城市高出30-50%。例如快餐盒飯,深圳最低的在10元左右,考慮衛生、口味、營養的話,合理的盒飯在15-18元。在小城市可能最低檔的在5-6元,一般的10-12元。

“衣”方面最難對比,大中小城市人群對穿著的喜好、職場要求等差別太大。同樣買件衣服,大城市可以比小地方高出10-20倍,但反過來說,即使在一線城市,要以與小城市相當的價格在大賣場買到打折衣服也不是不可能的,無非是要在每年換季打折的時候多多留意。

“行”方面大城市可能比小城市還方便和省錢。大城市的政府財政充裕,在公共交通方面的投入和財政補貼更多。比如北京,在最近一次調價前,地鐵只要2元就可以隨便坐(機場線除外),公交車一般是上車1元/2元,使用預付費公交卡還能有很大折扣。自駕的話,全國各地的車價、汽油價格基本相同,大城市買車還更便宜(牌照費就貴不少,尤其是一線城市,但牌照屬於一次購買可以無限期使用下去)。出租車的話,中型以上城市還好,一些縣級小城市的話出門要攔個出租車都難。

不過,衣食住行四樣,只有住房和出行屬於剛性需求,吃穿方面是省還是敢花錢,其實更取決於個人的消費觀。要想在某個城市過的舒服,大致上查查當地的人均收入(中國地級城市基本上維基條目都可查到人均GDP),家庭每月的人均開銷有這個數值的一半,就能生活得很舒服(比當地人消費水平更高)。

cedia wrote:
台灣吃的比大陸貴!哪來便宜~
你太久沒回台灣了!...(恕刪)

看地方吧
最近幾個月往深圳、東莞這邊跑
就吃的來說,同樣的東西大陸確實比台灣要貴,如肯德雞、漢堡王

中午吃個盒飯,大概在30元人民幣上下
燒鵝便當-幾塊燒鵝加固定的兩條青菜,有時有半顆鹹蛋
一份30元,每個盒子加1元,每份外送加1元

貴一點也就算了,口味不合阿,沒台灣的好吃
我去過中山巿坦州鎮幾次

也常去逛雜貨店、量販店、家電城等等

我朋友在那交了個女友,有去過她家,她跟姐妹租的房子幾平方米忘記了,感覺室內至少25坪有

開價大約是二百多萬台幣,車位不知道有沒有

他們的家電售價跟台灣沒差很多,冰箱洗衣機電磁爐等等都是

餐廳的菜也跟台灣售價很接近

15元的例餐X5=75元台幣,10元煲湯也就是50元台幣。印象中薪資結構好像也是約台幣15000左右

想說這樣生活可以嗎...

聽說坦州鎮將會打造成第二個珠海,我朋友曾考慮過在那買一間置產

雖然還沒出手,但已經在中國銀行開戶了
iantsai74 wrote:
在中國大陸生活,擁有...(恕刪)
解析的很透徹,謝謝!
去杭州跟上海幾天,杭州硬體建設非常現代,道路整潔,地鐵便宜又方便,搭快鐵真便宜,設備一流,只是便當40元太坑人,没有豬排的豬肉便當只值10元!
目標地:上海長壽路附近,二室房,一個月8000元,公司付。
吃飯:因為不會煮菜,只吃泡麵跟買簡單的青菜煮,曾經一個月菜錢不到500元,但吃外食很貴。
行:公司有給一台車,上海牌,油錢公司付,不用錢,但停車費要自付,平均一個月要至少1000左右。
晚上應酬:基本上不會花到酒錢,但小姐費要自付,公司不給報,一般的ktv小姐600,上×之夜、k×之王,小姐要1200,日式店幾乎都是300。
衣服:從不在上海買衣服,平常只穿正裝,不然就是運動風。

總計:沒應酬的話,基本上只要2000元我可以過一個月。


但是…









我韌帶斷了開刀…7天…10萬人民幣…

sardine001 wrote:
搭快鐵真便宜,設備一流,只是便當40元太坑人,没有豬排的豬肉便當只值10元!...(恕刪)

鐵路15元盒飯,2元瓶裝水不斷供...
The Destinies mend rifts in time as Man etches fate anew.
我記得在台北街頭一家店買過一種池上便當,木頭盒子的,具體價格記不清了,雞腿飯應該是在80台幣左右,當時就覺得蠻便宜。在我北京的公司附近也有一個賣木頭盒子便當的,價格是25人民幣
我去年去台灣的感覺,就台北街邊的一般檔次飯館,肯定是比北京要便宜的。

sardine001 wrote:
解析的很透徹,謝謝...(恕刪)


台灣高鐵上的便當更坑人~

那還是有人去反映後才調降的~

大概只有台鐵這種全公家的才會便宜~

而且別忘了~中國的東西是大碗的~

台灣你要到鄉下一點的城市東西才是大碗的!但也比不過中國的大分量~

其他台灣大城市的東西你看到的都是小到有點很想打個老闆~

更不要說台北市西門町那個有名的麵線~越來越像給小朋友吃的兒童餐~然後賣大人的價格~

這樣你還認為台灣的吃的東西便宜?真的太久沒回台灣了~
想花費省一點就是快點融入當地生活
可能開始幾個月 就是吃真功夫 肯德基這類的
後來就開始嘗試 沙縣小吃 蘭州拉麵這類
再來就是乾脆自己煮飯了

總結來說 吃的方面 跟台灣差不多
不過份量來說真的很足
像早上起來如果不是很餓 可以兩人共享一份早餐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