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台灣公司去美國工作的機會考慮

Jonas Sie wrote:
前輩請息怒,我想其版...(恕刪)


美國很大,我當然同意各地差異很大.
這也就是我一開始並沒有發言,因為樓主並不是要到矽谷.

直到樓主在第五樓明確的告訴大家他回絕了offer以後,話題轉移到矽谷,我才分享自己在矽谷的心得.
因此,對於某版友還拿樓主作晃子,當成謾罵的藉口,令人無法接受.


台中上班族 wrote:
個人還是覺得這樣的標準實在有一點太過聳動. 矽谷是貴, 但絕對不是Bar Area只剩一種職業叫做coding寫軟體的電腦工程師. 一家公司難道不用會計, 不用倉管, 不用人事, 不用總務....等等等這些人? 在矽谷上班就是人人十幾二十萬美金的科技人? 那這些後勤單位的人領十萬以下的薪水, 人家怎麼過日子的?

講到房價跟學區, 從Greatschool.org上面看, 整個Bay area的高中在八分以上的只有八九間左右. 沒那個錢就不要去擠San Jose Mission High學區.

其他九分的高中, Irvington High在Fremont, Dublin High, California High, Granada High這些在Tri-Valley. 在Zellow or Trulia or Redfin上面, 都找的到這些學區七十萬以下的Single Family Home, 如果要Townhouse更好找. 房子是舊, 但是, 這些區大概也很難找到全新蓋好的, 不然就是天價. 我是不知道什麼的標準叫小黑屋.

一個人年薪六萬, 如果是夫妻有雙薪, 十二萬的年薪買六十多萬的房子, 有很困難嗎? 就算有二十五萬的年薪家庭, 為什麼就一定要假設買到一百三十萬的房子然後說自己很苦, 八十萬不行嗎?

(當然如果是發文樓主只有一個人賺六萬, 老婆在家沒工作, 要買房就實在很難了)

絕對同意Bay area的房價漲到太誇張太不合理了, 但絕對不認同要年薪二十幾萬才能在這裏過普通日子的這種說法


當年薪是當地的前10%的收入,卻只能在當地住後半段的物件,或是跑到Tri-Valley住,上班來回要花到3小時.這種現象本身就不健康.

這種說法和台灣一些人的說法"XX買不起,去郊外買". "公寓買不起,去買微型套房","30年還不起,去貸40年",有何不同? 既然如此,房價就不是問題了.

還有,我從來沒說過要"年薪二十幾萬才能在這裏過普通日子的這種說法"!!!

我說得是年薪二十幾萬的家庭,搬到灣區是住不起豪宅名車!

你的回文要住的舊,住的小,住的遠,不正是符合我的結論?

mkhsu wrote:
還有,我從來沒說過要"年薪二十幾萬才能在這裏過普通日子的這種說法"!!!


兄台的原文是:
mkhsu wrote:
拿不拿的到25萬美金一年是一回事,真的拿到扣完稅每月也只剩下約13K.
不要以為這樣的生活能過多好,灣區房價漲得亂七八糟,除非你是單身+不用買房.


拿25萬年薪不能過的多好, 不就是過普通日子的意思?

我上面也說了, 絕對同意這裏的房價太離譜. 但是住到Tri-Valley去健不健康, 跟能否在這裏生活, 個人認為這是二個不同的命題.

因為高房價, 所以即使是高所得的人也只能往外找房子, 就像在台北上班但去林口買房子一樣, 這種現象不健康我同意.

但是25萬年薪在Bay area只能過沒有多好的生活, 這個論點我是很不同意的. 講個極端點的情況, 如果我有25萬年薪, 不買房, 租個2 bedroom apartment一個月二千多塊(學區還挺好的), 但是我卻可以買一部十萬美金Porsche 911. 這樣的日子過的算不算好? 有多少錢要過什麼樣的日子本來就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台中上班族 wrote:
拿25萬年薪不能過的多好, 不就是過普通日子的意思?

我上面也說了, 絕對同意這裏的房價太離譜. 但是住到Tri-Valley去健不健康, 跟能否在這裏生活, 個人認為這是二個不同的命題.

因為高房價, 所以即使是高所得的人也只能往外找房子, 就像在台北上班但去林口買房子一樣, 這種現象不健康我同意.

但是25萬年薪在Bay area只能過沒有多好的生活, 這個論點我是很不同意的. 講個極端點的情況, 如果我有25萬年薪, 不買房, 租個2 bedroom apartment一個月二千多塊(學區還挺好的), 但是我卻可以買一部十萬美金Porsche 911. 這樣的日子過的算不算好? 有多少錢要過什麼樣的日子本來就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拿25萬年薪不能過的多好, 不就是過普通日子的意思?"
不等於要過普通日子要25萬年薪.

你八成不是理工畢業的,如果是,你懂得何謂"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差別嗎?

再來,你舉的例子不就是我說的不買房? 當然可以過的好,有問題嗎?

至於,我所說得如果要買房,"不要以為這樣的生活能過多好". 以你舉的例子,要住到"tri-valley", 上下班要3小時,你覺得爽,就搬啊.我就是覺得受不了天天通勤3小時,因此不考慮買在tri-valley.上班夠累了,還要開車三小時,對我來說,這不叫普通日子,這叫很差的日子.

最後,你不同意我的論點就不同意,正如我不同意天天開車三小時是可接受的.
mkhsu wrote:
"拿25萬年薪不能過...(恕刪)


夫妻兩人有25萬
十幾年前就在Sunnyvale, Saratoga買房
這樣就可以過像樣的日子了
這是我老婆大姐與姐夫的生活~

十幾年前就買好了
省的真多~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mkhsu wrote:
"拿25萬年薪不能過的多好, 不就是過普通日子的意思?"
不等於要過普通日子要25萬年薪.

你八成不是理工畢業的,如果是,你懂得何謂"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差別嗎?

再來,你舉的例子不就是我說的不買房? 當然可以過的好,有問題嗎?

至於,我所說得如果要買房,"不要以為這樣的生活能過多好". 以你舉的例子,要住到"tri-valley", 上下班要3小時,你覺得爽,就搬啊.我就是覺得受不了天天通勤3小時,因此不考慮買在tri-valley.上班夠累了,還要開車三小時,對我來說,這不叫普通日子,這叫很差的日子. 笑

最後,你不同意我的論點就不同意,正如我不同意天天開車三小時是可接受的.


大部分要買房子的人都有類似的想法。其實你不需要鎖定地大獨門獨戶的老房子。你說的 Sunnyvale, 很新的同樣大小的 Townhouse 也只要 80 幾萬。這類的房子在10年前也要70幾,後來跌到50幾,最近才又漲回來。

很多人都是趕在FB上市前買房子的。不要說在灣區,到山上買度假的房子,房屋仲介都預期FB上市後,房價會漲。聼仲介說,現在買房子的很多都是年輕人拿玩大富翁的錢在買。現在這種時機,能力與人脈夠,25萬的收入在灣區真的不算什麽。

要去的話六萬鎂+保險+其他全報公司帳才是基本
更何況還是去打天下
假如不去的話還是快跳外商比較實在
摳門的中小企業不會有啥發展可言

rogerkuo2001.tw wrote:
夫妻兩人有25萬十幾...(恕刪)


真的差很多,十幾年前1百多買的,現在起碼3百以上.

要想買到3百以上,只有去start up拼拼看了.



台中上班族 wrote:
但是25萬年薪在Bay area只能過沒有多好的生活, 這個論點我是很不同意的. 講個極端點的情況, 如果我有25萬年薪, 不買房, 租個2 bedroom apartment一個月二千多塊(學區還挺好的), 但是我卻可以買一部十萬美金Porsche 911. 這樣的日子過的算不算好? 有多少錢要過什麼樣的日子本來就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1

過日子本來就是豐儉由人

特別是樓主這樣來美國白手起家的人,這種25萬元過日子的方式,當笑話聽聽就好

我個人過去來美國打拼也是白手起家的,出國念書也沒跟家裡拿一毛錢

我不會拿我現在的收入或者上百萬的"小黑屋"去給年輕人澆冷水

因為拿矽谷最貴的地區來跟年輕人講房價,就像拿台北大安區跟年輕人講房價一樣,沒意義

況且這邊一兩百萬2000ft的獨棟房子叫小黑屋,

台北那一堆幾千萬的房子,50坪裡面只有35坪是living space,15坪是公設的房子豈不是小小黑牢

有那麼誇張嗎? 美國住久了,很多人住不了2000ft以下的房子了? 真是太可笑了

這邊扯高收入的,如果不是靠爸族,靠自己一分一毫賺的錢在美國立足,誰一開始不是從蛋白區買房子開始?

在台灣不也是如此? 當然01可能很多富二代,人生第一間房子可能就是帝寶等級,這不是樓主能夠參考的對象

mkhsu wrote:
我說得是年薪二十幾萬的家庭,搬到灣區是住不起豪宅名車!


別說矽谷

就算是台北,年薪八百萬,也住不起豪宅名車,更甭提跟矽谷同等級的"豪宅名車"了

別怪我扯台北,因為你自己眼裡也只有"好區",不是嗎?

要在好地區,靠年薪高就能買房子? 那柯文哲當了醫生買房子就不用跟他爸爸借錢了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