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年輕人真的該死--?


kira0403 wrote:
小弟想幫您這句話稍微...(恕刪)


就您框的那部分
小弟十年前不才還在學校鬼混的時候
其實就有那種感覺了
只是近年來算是越來越明顯
問題是 "這該怪年輕人本身" 還是整個社會教育 ?
現在用30歲以上 ?
再過20年呢 ?
當然如果您不是老闆或是反正交棒了事
不然終究得面臨這問題
總不會20年後變成 "只請50歲以上的人吧"
但是從01這迷你小社會透露的是更令人擔心的
當一直怪年輕人抱怨
其實很多人"抱怨年輕人"也是種抱怨
到最後 .... 得到什麼 ?
年輕人不爽上一代..
上一代看不起年輕人
then ?
事情仍然在哪 ..... 這才是最令人擔心的
因為下下一代面臨到的就是部分人看不起的這一代年輕人
帶領或是教導出來的
那時又會是如何 ?
我扯遠了

continuum wrote:
就您框的那部分小弟十...(恕刪)

20年後這倒是不用擔心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中小企業平均存活壽命僅有13年
所以沒有接班人的問題,也不用在意接班人的問題...
mariase wrote:
年輕人是年輕不是傻
果子剩多少怎麼分配怎麼拿不是不知道
大餅是真的在那邊還是畫好看的也不會不清楚
爛果子、畫大餅看多了,傾向先驗貨後付款也是正常的
公家機關餅跟果子都放在那邊,照規定拿,年輕人怎都搶著做
私人公司擺張大餅照片在那邊,看老闆心情分,再來抱怨年輕人不願做
都很正常啦,市場自然會調整嘛...


...(恕刪)


同意阿,

不過這種聰明也許是會害了自己,

以前在台灣常聽人家說,不要以為自己很聰明,別人比你更聰明,

出了台灣十多年後才發現,

聰明的人海了去,別以為自己想的到的別人都想不到,

但是你要怎麼和別的聰明人不一樣?

就是要比別人先跨出那一步,也就是要比別人笨幾回,

才能看到或是發現別人沒發現的意外性.

掌握和有效運用那個意外性,才是走出和別人不一樣道路的關鍵.


就像作生意的時候,面對一個不知信用幾何和前景不明的小客戶,

選擇交易還是不交易?

這是外國大廠和台灣廠做生意最常遇到的情況之一,

這時候,小弟最常用去說服廠商的破爛英文就是

I trust you 所以 you trust me.....

冒著可能收不到錢的風險,也敢先把貨送給廠商試用,

好用再收錢,改版改到bug都過了再收尾款,

只要自己評估好,這個風險是自己可以承擔的,

人家願意給我試驗的機會,就大膽地去往下做.





能夠開私人公司又立足市場不倒的,

不管是騙還是搶,總是有他過人之處(市場機制自然會淘汰掉不良的企業)

如果年輕人不願意照人家的遊戲規則下走,

走公家機關是一條路(那就不要願錄取錄低或是考試不公平)

不然就是自己去開一條路,

日本年輕人現在傾向這條(因為日本人對公務員倒是沒有那麼執著)

不過人家走的產業比較偏向美國那套,不是搞網路就是搞金融和小物流

而非台灣人喜歡的美食服務業(因為輪轉太快,跟不上潮流變化馬上收攤)





小弟想要表達的就是,人生的路是自己選的,

沒有人強迫年輕人要走哪條路,

沒有池塘可以釣到魚,那就走更遠去找有魚的池塘,

不然再把魚餌吃掉前,想想魚餌還可以幹什麼,

才不會把魚餌一次性吃完後,不知道下一餐要吃什麼之外,

又把將來可能生財的機會也走斷了.



說再多也沒有用,雞生蛋,蛋生雞,

誰先誰後也很能說得清楚,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小弟也不是什麼成功者,期望和大家一起共勉之,

時時刻刻不忘初衷.

kira0403 wrote:
同意阿,不過這種聰明...(恕刪)


“沒有池塘可以釣到魚,那就走更遠去找有魚的池塘,”
雖然同意
但是必須承認離鄉背井是很辛苦的 ....
這是不長期處在異地很難去體會的 ....

continuum wrote:

“沒有池塘可以釣到魚,那就走更遠去找有魚的池塘,”
雖然同意
但是必須承認離鄉背井是很辛苦的 ....
這是不長期處在異地很難去體會的 ....

...(恕刪)


是真的很辛苦,

雖然不比很多前輩,小弟也離鄉背井了十多年,

捨棄了朋友,捨棄了雙親,

自己一個人到陌生的環境從頭開始,

以前網路也不發達,更別說資訊當然也不是這麼透明,

在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和走遠路之後,

至少現在也換來三餐溫飽,自己也有了小家庭,台灣和海外可以各養間房..

總之,有捨才有得....

大家一起加油~~~~

FunX wrote:
安安我是標準的九零後...(恕刪)

該死的人就該死
但不一定是年輕人
只不過年輕階段很多人都是一付該死的鳥樣
經歷過一些洗禮才願意變得比較不該死
也很多人到死都是那付該死樣啦

政策?政府?集團?
所謂的學運也是當中的一環,不過也是種政治操弄而已
但這些說實在的,關你屁事?
你只要學好你的專業知識、養成你的工作態度、培養你的人格素養…就好了
mariase wrote:
年輕人是年輕不是傻果...(恕刪)


應該說年輕人變了 真的 ~~~~
職場變了 也是真的 ...
(個人也遇過畫大餅的老闆
你太客氣不懂得要 直接就吃定你 還被親友笑傻子 替老闆想那樣多幹嘛
不過這也過去式了 )

職場的變化其實很明顯
從20多年前 那時加班很多都有加班費吧
後來窮一點的公司 沒加班費好歹可以補休
不管能不能補休到 (那時也很多人嘆說休不完)
問題總是有個回饋 ... 回饋不到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現在呢 ? 一堆公司大辣辣的跟你說 我們責任制喔 ~~~
以前搞主管責任制 .... 現在連啥基本職務都可以拿責任制來說嘴
源頭 ? 不知道 大概是半導體業吧
10多年前一堆爆肝的加班方式 ....
問題是大家都沒想過那時就算責任制 大家也領的爽 ~~
因為有股票 !!!! 拼了一年手上有幾張股票總有踏實感 尤其那時股市又上萬
那時造就出多少年輕的千萬富翁 ? .....
後來股票不能分了....還是一樣搞加班 ... 就越來越 ...
記得當初問半導體業的朋友怎都需要那麼晚下班 ?
回 ~~ 裝忙也是必要的啊 不然主管還沒回家 你能怎辦


kira0403 wrote:
同意阿,
不過這種聰明也許是會害了自己,
以前在台灣常聽人家說,不要以為自己很聰明,別人比你更聰明,...(恕刪)

不論這種聰明會不會害了自己,但前人的苦幹實幹傻傻做已經先害了年輕人
多年來許多公司用這種說法獲得低成本勞力,沒大餅的公司也學著畫餅要勞工努力做
說法都是不要考慮報酬先做再說,但常常是做了就不會說報酬啦
現在年輕人不吃這套就開始有各式各樣的批評
手握龐大資源的的公司不先付出,卻要求兩袖清風爛命一條的年輕人先付出,這樣合理?

您提的例子也剛好呈現台灣勞資雙方永不對等的情形
公司肯給客戶先使用再收款,對勞工卻要求先付出再給報酬
到底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還是先當勇夫才有重賞?
這點連古人都比現在的人清醒...
mariase wrote:
不論這種聰明會不會害了自己,但前人的苦幹實幹傻傻做已經先害了年輕人
多年來許多公司用這種說法獲得低成本勞力,沒大餅的公司也學著畫餅要勞工努力做
說法都是不要考慮報酬先做再說,但常常是做了就不會說報酬啦
現在年輕人不吃這套就開始有各式各樣的批評
手握龐大資源的的公司不先付出,卻要求兩袖清風爛命一條的年輕人先付出,這樣合理?

您提的例子也剛好呈現台灣勞資雙方永不對等的情形
公司肯給客戶先使用再收款,對勞工卻要求先付出再給報酬
到底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還是先當勇夫才有重賞?
這點連古人都比現在的人清醒...

...(恕刪)


您的說法,和近幾年一些不知所謂的政客所提出的XX正義有點接近(XX可帶入一推東西,如居住之類)

從古至今,這世界上哪來的公平正義? 世界上哪來什麼合理的事情?

付錢的那方,永遠都是老大,

資方永遠都是凌駕在勞方上(小弟也是被雇用的那一方)

拳頭大的講話就是大聲(A一對說話...)

在追求極大利潤的自由經濟的前提下,有奶就是娘的道理是不會變的.




最近日本人也開始說這句:やられる側よりも、やる側の方がいい

也就是說,想要脫離被壓榨的那方,當然要去當壓榨別人的那方.

等自己也當了老闆後,不知不覺也會演變為壓榨別人的公司.



沒有人強迫規定手握龐大資源的公司必須先付出(不要說什麼社會責任之類不切實際的話)

也沒有人規定兩袖清風的年輕人要先付出,

剛好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慢慢地變成了聘用的社會秩序罷了,

這也算是另類的供需平衡不是嗎?



既然都已經兩袖清風,只剩下爛命一條,

又不甘於成為被壓榨的那一方(日劇裡面寫到:果然是生不如死嗎.....)

當真的生不如死的時候,

就只剩下揭竿起義,自己創業這條路,

反正失敗了也還是回到兩袖清風,蝨多不怕蟲咬了.

最多就是捨身取義,如果做好這樣的覺悟,那就揭竿起義創業吧,

不然就還是乖乖按照目前的體制走.


另外一種,可以學習日本的萬惡資本化社會主義,

公司新入社員一律齊頭式的平等.同薪同酬

不管你應徵什麼職缺,起薪一律19-21萬,

也輪不到你自己決定歸屬哪一個部門,

公司一個調派令,當天立馬收東西轉任.

景氣好的時候.每年平均3%的調薪,

剛好和所得稅的調幅抵銷掉(也就是說實收並沒有什麼太大改變)

這樣不知道有沒有符合公平正義?





至於您說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小弟對這句話的解讀還蠻悲觀的,

通常會出現這句話,大概那個所謂的重賞,勇夫都是拿不到的,

就像是您提到的畫大餅.

古時候將軍在動員時,總是喜歡對著士兵大喊:取大將首級,封萬戶侯,賞千金之類的

最後那些上去的多半都是砲灰,

最後收割的就是將軍本人,

也才留下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名句,

如果將軍還有心的話,頂多幫陣亡將士的遺孀討些福利,

士兵就要感動的賣終身了.........


推一下最近造成話題的日劇:ブラック・プレジデント

草莓世代和現實所謂黑心企業的交集,

許多經典的台詞,值得發人深省.


ex:

自分のやろうとしていることが,本当に価値のあることなら,
その価値を理解してくれる人間が必ずどこかにいる


労働基準法を守れって言っている時点で自分は交換可能な人間ですって言っているのと同じだ .


サービス残業とは、会社にお金を預けることだ.


しかし人間の成長にはある程度、負荷が必要なんです!
ちんたら仕事していて成長できるとお思いですか?



特別是這各,

お前たちはボールペンだ。
書くために使われて、インクがなくなれば使い捨てられる。
お前たちに付加価値があるのか?
お前たちにいくらの価値があるのか考えてみることだな」

懶得翻譯,有心的人可以看看,

小弟拿來當座右銘放在桌上,隨時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提供大家共勉之





真的要說大概就是不切實際而已
看看滿街的業務跟服務生
還妄想台灣有個屁生產力
毫無生產能力只想用好吃好
花不夠就借
借了又沒本事還
基本上每一代都有這種人
不過現在的比例太高
薪水低其實也是自己害的
拿著微薄又可悲的薪水
什麼東西都想要最好
這種薪水你們都能創造此等消費能力
壓榨你們剛好而已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