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仔楊 wrote:
北京的平均薪資,如果...(恕刪)
我也知道你講的
但如果我講出來一定又跟這些人扯不清
乾脆不要講
因為人均GDP是由GDP平均出來的,
大陸的GDP很大的比例是"政府建設"
舉個例:就好像你的國民所得假設有年薪15000美金的話,其實實拿7500,但7500是可以使用那些看似漂亮的蚊子建設,所以其實只能拿到年薪7500的薪水
整個政府建設扣除的話15000真的是高估了
林林林林林 wrote:
據我所知 大陸很多小公司為了幫員工逃稅和少繳勞健保 會少報員工薪資...(恕刪)
tracer1000 wrote:
臺灣對大陸也是人力"順差"的單向輸出,這不僅是環境造成,也存在著政治因素,
大陸人只要來臺,哪怕是念個書,臺灣人都怕被大陸人佔便宜,校園內打個工都不准
臺灣人則是幾十萬人往大陸去工作,人才單向過去,臺灣未來人才大失血,也將是必然的結果
且很多是臺灣自己的選擇,這些問題,正經話節目也談了不少,不過民粹的臺灣,很少會真正去看問題
看看美國副總統在大使館外對排隊要去美國念書的中國學生說歡迎他們未來留在美國,
因為他知道這些人都是中國的菁英,都是年輕人材 (不管是能力或財力)
如果今天換成臺灣的總統這樣講,會是甚麼情況? 民調會不會只剩1%?
當世界各國都在搶人才的時候,臺灣在把人才往外推,不准外國人才進來(進來難度高,特別針對中國)
the world is flat,未來是人才的競爭,沒有人來臺灣,就不會有人才來臺灣
你今天在臺灣失業,很可能是北京or首爾的另一家公司把你公司的生意搶走,而讓你失業
封閉的保護主義已經保護不了我們了,應該要放眼世界,我們的競爭對手可能存在在世界的任一角落
美國吸取外國人才,他們的想法很簡單,這些在美國念完書的人才,如果不是留在美國
那就是回中國回印度,然後回來跟美國競爭...(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