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事實的真象是: 再吵,可能真的連 15K 也到不了!

無責任的聽說,
台灣的機器人產業只達到五維而已,
但是現在最先進的機器手臂是有六個維度的,
我認為要等到台灣的技術達到六維之後,
由於台灣同時具備低價量產和小量客制化的製造實力,
如此才可能看的到更大量的機器自動化取代傳統的作業員.

jeffwu6705 wrote:
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不管是15K還是22K
我覺得應該要先捫心自問:我能幹甚麼? 我在工作上有甚麼價值?


這才是重點!
什麼都不會,那有資格要求高薪?
現在台灣的大學生多如牛毛,學校水準落差慎大。
有點聞到金錢傲慢的味道

貴公司不曉得有無舉債

你們公司應該把人全部資遣掉了

然後多多舉債,全裝自動化的機器手臂

還能獲得政府自動化獎勵及高科技免稅支持

記得上來貼圖~~
揚州鶴背騎來慣 wrote:
其實老闆的無良不是一...(恕刪)


我覺得樓主的論點並沒有錯啊。機械化之後的確可以取代許多低階人力(日後的ETC便是最好的例子)。

樓主也提到許多傳產需要技術工,但工作環境很辛苦,年輕人不大有意願學習或吃苦,我想這些都是事實吧,你我身邊應該都看過不少這類人

高不成低不就是很多年輕人的問題,我想15K或22K對象應該是那些不願意學習卻冀望坐領高薪的人吧

不要因為樓主是企業主大家就拼命開炮,沒必要階級對立阿

傳統的製造業 除了要面對全自動化的機器生產外 另外一項科技的發明 可能將會取代n個行業 就是3d列印的技術 這是一台非常可怕的科技 想想當有一天螺絲.扳手.玩具都可以列印的時候 到時候將會有多少人失業

s1635584 wrote:
這才是重點!什麼都不...(恕刪)


好笑了, 啥都不會的員工你幹啥錄取進來? 學校畢業層次落差大, 面試還不知道他能力在哪裏? 還不就貪他便宜好用作奴工最好, 用人政策有問題, 只會拿這種話說項, 不想想這些老闆搞不好在對岸也是被騰籠換鳥給拿掉, 不會升級只會幹一輩子的勞力密集, 台灣當這些老闆叫鮭魚?????
現在有些老闆是有賺錢的都以景氣不好為由壓低工資,金融風暴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

每行業都有基本的行情但在金融風暴時,老闆都說一句景氣不好大家共體時艱,

然後景氣有點好轉時之前降的薪水~~就跟變心的女人一樣回不去了

不然就為了搶單自己砍價格,結果咧等景氣好時~~價格也回不去了

一味的降低成本,你降他也降低,最後的結果~~~你也賺不到錢,他也賺不到錢

景氣就更差,現在中小企業傳統產業就是這樣
我是覺得樓者的意思是說..剛出社會的台清交大會領28000.是因為他們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相關行業).但是能力好的也有過調薪50%..這樣的公司會沒有前景嗎.有那幾家會這樣調.除非你經驗很夠.那就沒話講.不要說台清交..其他講不出名字的大學一堆..那些有的跟本是混文憑的..是我.我連22K要給都有問題..要怪只能怪政府~..大學過剩....那些雜大學(很少過的)畢業.畢業就是失業的開始..現在年輕人多充實自己吧..不一定要白領才高尚..蹲的下去才是生存之道..等你有技術是老闆求你.不是你找工作~~

虎班喵喵 wrote:
各位資方覺得台灣的勞工不夠格領高薪,
我是想問現今你們還能出走到那去??
中國?東南亞?非洲?墨西哥?巴西?歐美?
我就不相信你們的管理方式還能在那些地方吃香,


這就是最弔詭的地方

口口聲聲嚇唬人

叫他搬走 又還賴在這邊

現在 我知道的傳統產業 就卡在這個地方

沒辦法 自動化 但是又需要勞力密集

中國 不管在官方政策 或者是人民的素質也不像二十年前的勤勞的中國人

成本日益高漲 代工費用 日益降低

西進 只是延緩出走的時程

南進 風俗民情語言也是很難進

鮭魚返鄉 中國的勞工成本目前還是略低於台灣

只是 有成本繼續提高的預期心理...

剩下唯一的處女地北韓 但正恩哥又還沒開放

就算在台灣本外勞脫鉤 完全拼出口的話

還有最重要的重點 以台灣的加工業從大陸要移轉到台灣

那個規模 起碼要上千萬人力缺口

台灣有哪個地方可以容的下

就算容的下

在東協國家裡面 經濟也逐漸起飛了

真的有辦法 能夠吸引千萬外勞來台


Chiouyang wrote:
裕隆汽車幾十年了
還是只能生產拼裝車
換了牌子那隻細菌還是一樣啃蝕台灣


這個汽車廠 成立時間比現代汽車還要早

重點是 兩個都是國家扶持的產業喔

現代已經是世界前五了
沒有推不倒的女人,只有推不倒的價錢
brexchen wrote:
真的好作的話還會拿出...(恕刪)


所以就應該殺雞取卵? 在品質優於他人,還具有競爭力的時候

老闆短視近利把KNOW HOW 奉送給大陸,讓它們學會之後自己當老闆?

當然創業維艱大家知道,能夠活到現在可能就是便宜又好用闖出了天下

但是當大家都需要你的產品的時候,還是靠削價競爭?

卻不想利用累積出來的人脈與經驗往前繼續研發?


自己的數十年專業與賺到的錢,如果不能讓產品繼續發展,擁有更高價值與不可取代性?

那應該怪誰? 怪沒有15K能用? 還是怪自己錢都拿去送子女出國? 炒地皮?

這不是自取滅亡是甚麼呢?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