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

在大陸來往近10年定居5年,而去年我回台灣了。

ATB wrote:
跟樓上的一樣有個大問(恕刪)


我也是因為小孩才回國~你會問這問題代表可能沒在大陸待很久~或是沒去大陸待過~台灣不管怎麼樣~還有點日本的根性~如果你的小孩在幼稚園就回家問你~爸比~你有幾間公司?你有幾台車?你的車子是什麼牌子?我不知道你怎麼想

我的想法是.....這是沙小~幼稚園耶~我想我的孩子快樂成長~而不是從小就在比較~比較不是不好~但是....比較自己所擁有的跟比較別人給的是兩回事.......就現在來說大陸的教育出來的孩子比台灣教育出來的孩子競爭力更強
兒孫自有兒孫福~以後你賺80萬買台本田我會覺得很厲害~而不是去羨慕拿著老爸錢開奔馳的~而是自己賺錢開奔馳才厲害~這概念我不知道你能了解嗎?
Arensai wrote:
你應該帶孩子過去大陸(恕刪)
我感覺你可能沒在大陸久待(恕刪)
你知道大陸的教育環境嗎?
我跟你說說吧~所謂的雙語幼稚園~就是大陸好的幼稚園~(一個月8000~25000CNY)你沒看錯是一個月(人民幣)逢年過節得給老師學校包紅包送禮這些都沒算
在台灣~我(一個學期)學費20萬NT我可以讓小孩讀學校全部都是金髮藍眼睛的老師的學校~所以你所謂的受更好的教育指的是?更好的教育還是花更多的錢卻沒更好的教育?不是錢花得多代表好而是要花對地方才叫好~
再來說大陸的公幼~台灣人也是可以讀但是環境教室廁所.............你可能會想吐~只差廁所大便沒堆成山~牆壁髒~桌椅髒~環境髒~(一個學期費在8000~12000CNY)一個學期約4萬台幣~你在台灣花4萬台幣上的學校如果有上述環境不給告到爆炸?(逢年過節得給老師學校包紅包送禮這些都沒算)
台灣公幼一學期扣掉補助2000NT有找~就算你讀私幼一個學期也就2W~4W不用紅包送禮
這應該能回覆你說的所謂的更好的教育了吧
這就是差異點~台灣人還感覺花多點錢讀好一點~反正有賺那麼多(在台灣是這樣沒錯)
但你不知道在大陸你花多一點~並沒有照顧比較好~反而問題更多
在大陸塞紅包進好學校的比比皆是~還有自己老婆為了讓小孩能進第一學校陪校長睡的也有~就希望小孩能進他們學校~就得讓校長先進入她體內.................忘了在補充~進入體內後~學費還是要繳...............
一非凡一 wrote:
我的想法是.....這是沙小~幼稚園耶~我想我的孩子快樂成長~而不是從小就在比較~比較不是不好~但是....比較自己所擁有的跟比較別人給的是兩回事.......就現在來說大陸的教育出來的孩子比台灣教育出來的孩子競爭力更強

您沒發現您說的已經自相矛盾了?

簡單說如果想活得像狼就去中國(老實說他們所謂的狼性,很多在我看來是把不正當手段合理化的藉口)
想活得像人就回台灣

另外很有趣的一點
跟他們現在看台灣一樣
中國人發達後很瞧不起日本
覺得日本就是個沒落破敗的國家
就只是靠吃老本過活
特別是最近幾年這個心態很明顯
但要不要看看日本人21世紀拿了幾個科學類的諾貝爾獎?
19年間日本拿了18個,而中國只有1個
狼性不能變出諾貝爾獎
狼性只能變出樂視和瑞幸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您没发现您说的已经自...(恕刪)


拜托,学术研究是长期积累与局部突破的结合。

你看到日本的获奖,你没看到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摆脱亚洲传统教育,西学东渐。到如今的突破用了多少时间?

中国从清末乱象一直到文革结束,才逐步的发展。

看看这十年中国大陆在学术界的投入。

未来可期!
近几年除了北京没去过 上海广州香港都去过了
那些春天吹中国多发达的是什么行李 难道都是喜欢用那种移动支付 我至今也不懂到底有那么好么
去到香港要不是 要不是物价太贵 房价太高 地铁站老旧 有点拥挤
但是香港人很多即使这样都不去深圳买房 为什么 你觉得上海房价很贵 香港的房价比上海的房价还要贵一倍有多
香港可以说是最满意的城市 城市设计的十分人性化 很多基础设施80年代就建好了
即使你再山上的房子都有门牌号 和路名 交通十分发达而且不堵车 香港的路不宽 十分的神奇
在中环那里到到码头 可以出了地铁可以有一条直接通道 一直到码头 类十余过街天桥一样 这样的好处是即使是下雨天或者大太阳天你都不需要打伞 身上也不会湿 直接到地铁口
这是上海和广州现在都做不到以后也很难做到的
从城市设计领域中国那些城市真的还差挺多的
因为日本没去过我不敢说香港是东亚最好的
关于移动支付我就说一件事把 有一年元旦去广州旅游 用了一天去深圳来回你也知道广州深圳都是腾讯的微信支付的天下
我自己呢喜欢支付宝 微信我就没放过钱银行卡也没放钱 我去深圳那天身上几乎没带钱 就是没带超过50元 我在那里吃了可以说最丢脸的一餐饭
当你没带钱又不能支付的时候 一次就让你一辈子记得 不要完全相信移动支付
近几年除了北京没去过 上海广州香港都去过了
那些春天吹中国多发达的是什么行李 难道都是喜欢用那种移动支付 我至今也不懂到底有那么好么
去到香港要不是 要不是物价太贵 房价太高 地铁站老旧 有点拥挤
香港可以说是最满意的城市 城市设计的十分人性化 很多基础设施80年代就建好了
即使你再山上的房子都有门牌号 和路名 交通十分发达而且不堵车
在中环那里到到码头 可以出了地铁可以有一条直接通道 一直到码头 类十余过街天桥一样 这样的好处是即使是下雨天或者大太阳天你读不需要打伞 身上也不会湿 直接到地铁口
这是上海和广州现在都做不到以后也很难做到的
从城市设计领域中国那些城市真的还差挺多的
因为日本没去过我不敢说香港是东亚最好的
关于移动支付我就说一件事把 有一年元旦去广州旅游 用了一天去深圳来回你也知道广州深圳都是腾讯的微信支付的天下
我自己呢喜欢支付宝 微信我就没放过钱银行卡也没放钱 我去深圳那天身上几乎没带钱 就是没带超过50元 我在那里吃了可以说最丢脸的一餐饭
当你没带钱又不能支付的时候 一次就让你一辈子记得 不要完全相信移动支付
王当当 wrote:
拜托,学术研究是长期(恕刪)

虽然我是不懂明治维新1860年代 到中国你说的清末中华民国诞生1910年到底有多久的差距
我倒是相信日本每天一杯奶 强健日本人的概念到什么时候开始
起码近代日本搞研究都是出于兴趣 这和日本读书时有大部分时间培养有关
在中国你会发现读书就是为了高考 还各种补课 不能提高分数的读书 都是垃圾
读完书之后就是找工作和结婚 买房的问题
你搞研究别人第一个问你赚钱么
这世界有一种奢侈就是花钱做哪些没有意义的事 你会发现发达国家的孩子读书的时候都在做哪些没意义的事
可惜中国人没那么奢侈
我很中性的看中国科学发展拿奖 中国还能风光也就是还有近30年左右 30年后未来老年人数量会很多
那时候中国很多GDP 会花在那种没意义的老人身上
留给中国拿诺贝尔奖的时间也真的不多了
而且还有一点日本因为在这地球上所以很积极的参加全世界各种科学研究
所以你会发现有时候一个奖同时几个人拿 就有一个日本人
但是中国呢 因为不在这世界地球上 很少参与全世界的科学研究 都是自己闭门造车
你看下中国什么时候能像日本一样参加美国NASA的探索宇宙的科学研究 大概是除了中国人意外全世界都可以参加
又给中国人拿奖提高的难度 所以留给中国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渣物渣人 wrote:
虽然我是不懂明治维新1860...(恕刪)


井底之蛙 去看看最新自然指数吧

中国的数据是美国的8成 中美之外 其它都是弱鸡

日本更是江河日下 距离英国 德国都很远 你吹日本还不如吹韩国了

至少韩国是除了中国之外 这20年唯一的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 赶超不少老牌发达国家

看过日本人自己的报道没有 ?日本对自己的科研都几乎快绝望了 现在根本不敢说要超越中国 只求不要被欧洲拉的越来越远就谢天谢地了

其实也不怪你们台湾人是井底之蛙 现在你们台湾人根本没有能力接触高端科研

也不了解什么是科技 在你们台湾人心目中 所谓的科技 大概就是所谓的科技业 。。。也就是IT业。。

几十年前 中国还没有开放 那个时候 不少台湾人靠着在美国留学 还能接触不少高端科技

现在美国科研合作的第一大对象就是中国 看看美国有多少顶尖华人教授吧

这些华人教授几乎都只招中国留学生 极少数顶尖高校以外的其它很多美国本土教授 也乐于招中国留学生 没办法 美国本土理工科生源太垃圾了 而中国优秀人才太多了
既来之 wrote:
井底之蛙 去看看最新(恕刪)

虽然我是不懂什么新自然指数 不过看到你这种人我就很放心 我啥都不会我就会看中国两次拿诺贝尔奖时间的间隔
你有那时间在这BB 还不多去搞点研究 你说的韩国至今都没拿过任何有技术的诺奖 因为只有一个人拿过和平奖 和平奖和文学奖是没有任何科学技术含量的
我真是谢谢你全家了 你说的韩国 有一半人 读书的时候都想参加选秀当明星 不论男女
你再看下看过的网游落寞了 娱乐圈 不是有那些更无聊的人饭他们一定会落寞 最近也就是电影圈比较出名 但是韩国电影一直在学好莱坞 和黑政府 科学圈 我都不知道韩国大学排名第几 我从来也没见过韩国拍摄科学方面的纪录片 你说他们读书很爱科学想探讨 那种自己不知道的问题 要不是韩国成天输出那垃圾流行文化去日本 我觉得日本会更好 那些饭韩国偶像的日本女性你觉得她们有什么梦想 不就是靠援交赚的钱饭偶像 年龄到了嫁个有钱人而且只要和韩国人沾边的 日本还好 看下中国年轻人也饭韩 只不过中国人口多 就算只有1%甚至只有0.1%的中国人去做想做的事都会取得一番成就再加上应式教育和各种其他因数能成功的只有0.01%或者0.0001% 也许这数字日本是5% 甚至10% 日本因为没墙再加上各种和全世界交流 能成功的就算只有1%甚至只有0.5% 都比中国高得多 台湾就没那么幸运了年轻人极度饭韩 人口又不多 最后搞科研是需要环境的 如果个个中国人都在看什么创造101 追什么蔡徐坤 B站看到那些科学视频本生不是因为科学本生很棒 而是因为“中国”科学很伟大 他的重心不在“科学”而是“中国” 反正我又不搞科研给“中国”科研点个赞 自己又能已“中国人”自豪 像你一样出去各种吹逼“中国人”多厉害 而不是 而不是以自己又懂得一些“知识”自豪 叫我高科研 我第一个想能赚钱么 你TM是不是傻 给那些有钱有时间的人去做我们只负责作为“中国人”自豪就够了
忘了说你到底出国国没有 在美国大学虽然有两个国家的学生被称为为人脑计算机 一个是中国 学生一个是印度学生 美国人就比较笨认为能用计算机的为什么用人脑算 所以到高中还在加减乘除 但是美国人想象力丰富 画个圈可以认为是太阳 可以认为是月亮 可以认为是大饼 但是中国人看到一个圈然后问老师这就是一个圈你不要骗我了好吗 这才是中国一直吐槽的应试教育的根本原因 而且中国人留学生普遍喜欢学MBA 金融相关 学没几年就相应中国号召回中国创业了 还要哔哔一句中国市场大 有未来(不就是赚SB钱) 结果是全世界500强企业的CEO印度人占大多数 所以你却还在这做梦 你还以为现在的中国是90年代或者2000年代之前 留学是多么稀罕的事 现在说到中国留学生更多是去美国闹事 显摆被抓的新闻
渣物渣人 wrote:
虽然我是不懂什么新自...(恕刪)


说再多,你不信!

有意义吗?

前一段新冠疫情,各种消息。

我回过一句话:人只相信自己想信的东西。

无所谓了!

反正你信不信,大陆都在向上。


你信不信,台湾都在减缓或者停滞。


我说了未来可期,何不心平气和的等着看呢!
  • 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