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pan66 wrote:
因為麵粉是米的替代品
我覺得這比喻不大對~
沒有米就沒有麵粉是前後關係,但是沒有台積電一樣有其他公司存在是獨立事件。
要高薪去台積電OK,但是其他的麵粉公司能否跟隨台積電拉高薪資水平?其實這根公司本身賺不賺錢有關係,現在有報導能跟台積電搶人才大幅加薪給紅利的可能也只有聯發科一家,否則年薪只給得起60K的公司,你要他如何給到台積電的100~200K?
就算加到年薪70K、80K、90K你還是拿台積電的200K在說嘴不是嗎?
其次,台積電在高雄設廠,你又知道有多少是從台灣各地調過去的員工早占好缺了?就好像北部的台積電有一堆是南部上來的員工?我們新竹就一堆外來人口。
最後,不管公司是哪一家,其實不同職位本來就有不同的薪資水平。根據104調查近2年產業年薪中位數排名,其中半導體排第二,軟體及網路相關業排第六,其實薪資本來就存在著產業別的差異,不能應徵工作時拿來來亂比較一通。
當有一天你發現你隨便在其他公司上班也不會輸給台積電的待遇太多時----此時不會是所有公司的薪資都調到跟台積電相當,而是台積電不行了。
frank7488 wrote:
我覺得這比喻不大對~
沒有米就沒有麵粉是前後關係,但是沒有台積電一樣有其他公司存在是獨立事件。
你沒修過經濟學,所以不知道什麼是替代關係
米跟面本來就是獨立兩者
我不知道你所謂的沒有米就沒有麵是什麼意思
比如颱風讓蔬菜歉收
因為米跟麵不是蔬菜的替代品
所以蔬菜漲價不會讓米跟麵漲價
但是在颱風前就收成的蔬菜
你可能會說它的產量有沒影響,為什麼也漲價
就是替代關係
因為某幾種蔬菜產量減少,價格上揚
會讓需求的一部分買不下手,需求會轉移到替代品,也就是其他蔬菜
造成之前就上市的蔬菜價格也上揚,這就是替代效應
----------------------------------------------
回到台積電
原本當地就業市場的需求是100人,供給也是100人
現在台積電來了,招走20人
原先的企業還是要100人,卻只有80人可以選
薪資一定會上漲
這就是替代效應
bnse wrote:
每次看到 大家都是台清交成的,我都超自卑
沒什麼好自卑的,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享受的資源本就不同。
沒有人有資格可以去批評別人的成就低是因為不努力的結果。

對某些人來說,人生最大的挫折也許只是差一分沒考上台大,或是演唱會沒搶到票。
有些人可能從小就必須與生活環境搏鬥,才知道明天在哪,早就不知道什麼是挫折了。
在 22K 以前,我們公司也開過 18K 的,給誰呢?
只要大學畢業,非本科想寫程式的,都可以。
基礎訓練期三個月,隨時可以走人。
三個月滿可以留下來的,正式敘薪。
有人可以不工作花12萬去資策會上二專長的訓練。
有人會選擇來我們這裡,免費上課,還有錢拿。
不用簽約,隨時可以走人。
對 01 的許多起薪百萬的天之驕子,這種在它們眼裡領18K 學習補助的低端人口,不是他們所能理解的。
被罵慘了,所以辦了兩期,不再辦。
其中有兩位,我印象比較深。
一位是成大財稅金融研究所碩士的小女生,很認真,老公是 F-16 飛官,反正不缺錢,學學看,隔了一個月哭著跟我說,她可能不適合寫程式,我跟她說沒關係,至少嘗試過了,不試試怎麼知道。
另一位的求職條件可能比你還慘,高職畢業,進來的時候私立科大夜間部二年級。實習結束繼續留用直到大學畢業,又待了一年,後來北漂,薪水聽說 10 幾萬了。反過來說,以當時他的程度,樓上那些要求起薪 45K 的大大願意收嗎?願意給機會嗎?
另外,我不會在 01 上徵才的,所以不要在這問職缺,也不要私訊給我,我不會處理的。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tonypan66 wrote:
原本當地就業市場的需求是100人,供給也是100人
現在台積電來了,招走20人
原先的企業還是要100人,卻只有80人可以選
人力資源不是簡單的數學題,您的假設是這些人的品質、良率是均等的。
以下節錄一段鴻海高軟的新聞
鴻海喊要招募3000名工程師,最後只來500人。除高雄人才難尋外,鴻海只要有經驗的高端人才,今年5月底鴻海開出高軟徵才職缺,擁有工程背景的起薪最少45K。
鴻海來了,薪資一定調漲,然後呢?
鴻海只要有經驗的高端人才!
沒實力的還是沒實力,不是嗎?
完整新聞請看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614000559-260118?chdtv
就像台積電來了,房價漲了,台積電的員工會去住舊部落的矮房子嗎?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