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狼01 wrote:我圈紅字的地方,就是(恕刪) 你的眼睛大,嘴巴大但是輿論等於你現在所說的話。雖然微小,不代表沒有,你的主張現在不是在支持剝奪其他人的貢獻?現在現在現在你不是支持因為政治可以否定運動員因為國家貢獻,而取得的獎勵。現在不是支持剝奪運動員,那是什麼?
ProphetOne wrote:如果有一天, 某個奧(恕刪) 不要擔心不需要擔心的你所說的狀況不敢跟你保證以後台灣會不會養不起這些人如果真如你所說選擇月領12.5萬的人那時月領可能會超過125萬讓有資格的人去選擇不要因為想像就去替別人選擇
ProphetOne wrote:的確也有運動員不擅長(恕刪) 官方有很多沒有做的事。這一點,是官方的事還是運動員個人的事很難分辨。如果關心運動員,最近有報導一些種子球員,已經被各種公司簽約,未來視其狀況,給與固定工作或職位。不要只停留在片面訊息。但是,對於沒有特優被簽走的球員而言這種看的到吃不到,但是又鼓勵大部分參與運動,因而選擇這條路發展的人。他們是非常吃虧,並且沒有制度保護。
當然啦 就先造成樓主你的對立了不是嗎奧運都辦這麼久了金牌獎金又不是第一次發我還真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言論你我都不是運動員無法想像要靠運動維生到底有多麼困難國外有一堆職業球員選手可以靠運動靠代言廣告過的很瞎趴住豪宅開法拉利台灣你可曾看過這樣的運動員拿奧運金牌有多困難就拿樓主你生活中來說好了在你從小到大成長過程中哪個項目那一件事情有作到全校第一?還不要說全縣市第一或全台灣第一了有一件事情你如果能做到全世界第一你認為價值多少?台灣實話說的確沒這環境人口甚至企業可以像美國歐洲一樣各個運動都可以職業化可以找到企業贊助可以有門票收入坦白講大家天天罵政府不重視體育大家又有多重視體育?一個已經最多人看的職業棒球幾乎還是年年虧損狀態這些企業玩棒球,是當作打廣告當作社會責任其他還有多少運動能靠門票靠獎金靠贊助養活這些運動員最後最傻的是你怎麼會覺得月領多出來的錢是從納稅人口掏出來的呢你頂多只能說這2000萬獎金是從納稅人口掏出來不然幹嘛要你選擇月領還是一次領難道你要說你勞保退休金如果選月領也是納稅人拿錢來養你嗎月領就是讓你政府分期付款這2000萬政府你自己要找東西投資讓這2000萬生錢出來每個月付給選手政府自己一堆基金都會去找東西投資難道你以為政府把這些錢放定存??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重賞之下才有勇夫不然這個世界也不會有C羅產生難道你以為人家單純就只是好愛踢足球嗎還是你以為人家只是想要大家幫他拍拍手
畢竟奪牌的是少數,4年就幾個罷了我國的財政應該還負擔得起如果像那些體育大國動不動拿100面獎牌的話就不可能像我們這樣子發錢啊重點在於那些沒拿到獎牌的選手國家有沒有好好照顧他們不要變成有拿牌才是台灣之光能入選國手代表國家出去比賽的都應該是國家之光
yoyo0719 wrote:坦白講大家天天罵政府不重視體育大家又有多重視體育? 我覺得台灣人的價值觀真的有問題, 郭董說:政府應該要獎勵金牌選手一億元.歐美等先進國家, 給予奧運奪牌選手的獎勵比台灣少很多, 整體來看, 歐美各國平均連台灣的1/10都不到,以美國為例,金牌的獎勵相當於79萬元台幣,有人會覺得美國不重視體育嗎? 台灣人的體育有比美國強嗎?我個人是覺得, 選手能獲得多少報酬, 交給市場去決定,那個運動項目有市場,就會有人去訓練, 成為該運動項目的專家.政府只要提供運動設施就夠了.過度的獎勵奧運選手, 只會造就台灣人針對一些冷門,沒有市場的運動項目拼命訓練,只為了奪取獎牌,獲得政府的獎金. 奪牌後就失業.冷門的運動項目,就讓它自然的被市場淘汰. 也可以增加奧運的可看性.女子舉重,如果它有足夠的商業價值, 我不認為台灣人有機會拿到奧運冠軍. 雖然是奧運冠軍, 它也只是名義上的世界冠軍, 並不是實質上的世界冠軍. 真正有市場的世界冠軍, 價值何止2000萬, 2億都不是問題.隨便舉個例子, 像是網球單打這種有市場,有商機的運動項目, 台灣人有可能拿到冠軍嗎?瑞士有費德勒這樣的選手, 是瑞士政府給予運動員獎勵所造就的嗎?如果台灣出了網球男單世界第一的好手, 就算奧運冠軍有2000萬的獎勵, 他還不見得會想參賽. 把身體保養好, 參加大滿貫比較實在, 何需政府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