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覆說菜市場買菜這點很剛好家裡正是菜市場攤販我開店前也曾在市場擺攤過什麼客人可以伸縮,可以多給少收我很清楚我不懂的明明有事先告知,後來才說她吃的少不能收今天到店內吃飯本該照著店內規矩走,如果沒辦法接受那就別來消費
有回覆說菜市場買菜這點很剛好家裡正是菜市場攤販我開店前也曾在市場擺攤過什麼客人可以伸縮,可以多給少收我很清楚我不懂的明明有事先告知,後來才說她吃的少不能收今天到店內吃飯本該照著店內規矩走,如果沒辦法接受那就別來消費
戰神邱比特 wrote:所以最後客人是想買單...(恕刪) 三個套餐一個單點四個人都有使用白飯 湯品 飲料我點餐時有先告知這樣第四個人也就是她的小朋友要加收共餐費才能使用飯這些她也說好,結果結帳的時候那個媽媽說她自己只要吃一點點飯而已不能收她共餐費
客人:氣的是店家的態度(原本想說不用多付這費用)但店家硬要收讓他沒面子,後面抱怨二句,更生氣。樓主:氣的是原則,所以不能讓步。讓步了你覺的自已沒面子今天如果是店員:對不起,公司真的就是這樣規定,不然有監視器,我會被老闆罵,你的問題我在和公司反應。所以成功解決。施比受更有福。其實何嘗不是自已做了老闆,而你忘了以前是學徒時,你是怎麼去面對客人的。今天其實才半年我建議還是以和為貴,原則應該用方法去實行。除非已經是非常穩定了,但穩定你又會想導入標準化。想想看如果穩定了,你不當待在店內,結果店員和客人起爭吵,店員用和你現在一樣的方法回覆,你是老闆聽到了,你會和店員說你做的很好,客人管他去死,還是你會教員工下次態度如何做。
也就是大家創造這樣的消費環境..常常因人而異,導致互相不信,買家沒殺沒吵.就怕吃到虧,店家賣價不灌.就怕沒折打.結果就是同樣買個東西.價錢因人而異.物品也就算了.現在連吃個飯都搞這種..規則都訂好.吃完才在那殺..對嗎..又不是規則模糊交代不清,同樣情況.沒人會喜歡比別人貴.如果老闆少算別人,自己則是被算原價的客人,還會去嗎(這邊誰敢說願意無條件就是比別人貴還會買單的?)現在連吃個飯,買個便當也都要殺嗎.和氣生財不是用在這的.樓主唯一的問題就是,回答很不行.要做服務業.就依你需要回的去回.要收多少錢,就依規則去回應..說不差你一組客人...這樣是不行的..就這點確實就是不及格.跟賺多賺少一點關係都沒有.賺多是客賺少也是客,難道賺多就可以給奧客蹧蹋?若樓主觀念是以賺多賺少來區別服務,那真的就是完全不行了.
其實問樓主心裡最準。店內生意如何?缺不缺這組客人?如果只是在草創階段,當然要把口碑做出來,就別計較了。如果生意好得不得了,當然不差這組客人。其它都不是重點。奧客雖然討厭,但是他口袋裡的錢,對你來說重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