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多,我舉例幾個:
1.政黨惡鬥.(快20年了)
2.產業90%是出口導向.(會遇到costdown問題)
3.出口導向的產業有一半以上都是代工,沒有自己的品牌.(會遇到轉單問題)
4.教改問題.(會遇到人才參差不齊)
5.少子化(產業招不到人)
.
.
.
.
.
.
所以;就.......

johnlove wrote:
沒想到有網友突破盲點了
如果把這篇文章的國家
從中國改成美國...
你會發現
大部分去了美國的人
最後係家帶眷在當地落地生根
很少會回來台灣
很少人會放棄在美國已經建立起來的事業..人脈
毅然回來台灣
這裡指的是大部分人..
不用舉幾個特例
反而中國改革開放那麼多年
就一直有人說中國多好..
但是為何最後還是為了老婆小孩回到台灣
這是讓我最想不透的地方
一個國家那麼非常有競爭力,
現在就那麼好了
相信未來10年20年會更好
台灣的年輕人過著小確幸的生活..
你不怕自己的小孩未來也是其中一個嗎?
如果依照你的觀點來做比較
我會選擇讓小孩在中國長大,因為這是對他最好的教育環境
我可不希望我的小孩變的跟你說的台灣年輕人一樣
話說我自己很感謝我爸媽在我選擇就讀大學的時候
毅然把我趕去美國...而不是留在台灣
所以以後你的小孩是否會怪你做了錯誤選擇?
文中一個月月領4k的小店員
滿懷信心的希望...問題是...成功了嗎?
要籌到多少錢才開的起一家咖啡店..
不可否認錢多錢少是一回事...
沒錢有沒錢開咖啡店的做法
這種勵志的故事..
在台灣也絕對有
可惜的是成功的永遠都只有那麽1,2個
中國唯一好的地方...
我認為是文宣
中國可以控制媒體,整天播送中國強大的故事
中國社會力量正面的地方...
不過某程度這已經是洗腦
每個人都充滿希望...可惜希望落空的人更多..
這位講的其實也是很有道理
像我在廣州多年
為何老婆小孩都在台灣
其實還是因為教育, 說實在話因為意識形態跟教育背景的不同, 很難讓多數的台灣人去讓小孩在大陸接受教育, 特別是他們的紅領巾, 愛國愛黨的教育.
再來就是基本的醫療問題, 一般普通感冒在台灣都有診所可以搞定, 在大陸都是要去大醫院, 大醫院一去至少就是半天了, 真的很不方便.
樓主文中說到的小店員
說實在話 他說深圳咖啡市場還沒起來這是錯的.
深圳就在香港隔壁, 咖啡市場怎麼會沒起來呢? 我倒是認為已經飽和了
而且深圳市區小店的租金都是幾萬塊人民幣一個月的水準, 台幣一個月10萬的租金很正常, 本錢夠的話倒是可以試試看.
平均一年也就回來一兩次 每次待不超過一星期
後面估計還是會一直待在大陸
因為回台灣我也不知道找什麼工作
今年剛滿40歲 回台灣也只能創業
但創業的話我算是在大陸已經創業了
如果回台灣等於又重新開始
在大陸我老婆還可以幫我(大陸配偶)
要說自己的感觸當然有
我就說說我接觸的的這個首飾行業吧
我2004年在親戚的首飾廠工作
大陸的首飾行業基本上就是台灣人帶起來的
不過幾年下來 一些台資首飾廠 規模越做越小
很多老闆的想法就是 我就是接單我外發給別人去做
省得管理那麼多人
有很多說實在也不會管 直接以罰代管
但是那些從台資廠出去的那些人企圖心可不只是幫忙加工而已
也學著如何開發客戶 學習技術
漸漸地訂單就被大陸的搶走了
最主要的是價格上有絕對的優勢
大陸可怕的在於 我先少賺一點 先把客戶搶過來再說
我在親戚的工廠一直工作到2008年 也覺得這樣的日子沒什麼意思
後面就自己創業 自己找廠 找客戶 做點外貿 批發 零售這樣
所以樓主說的台資企業比較沒有企圖心 這個我很認同
一些老闆是投資房地產什麼其他的賺了不少
也就不怎麼去管自己的本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