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在職碩士班甘苦談-2017年度

我55歲讀(3X取得2個公務高考與1個專技高考技師證照),全班最資深的,克服諸多困難三年達標,仍然衝勁十足啊
工作經驗重要,技能重要,學歷仍然重要
寶貴的是增加自信,這對您的將來一定有幫助
獨孤小浪 wrote:

Dear 各位Mobile前輩高手:
在Mobile上面看到很多關於在職碩士前輩談的【甘苦談】,有一些感想!
因為現在小弟本身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了,希望前輩學長姐能夠指教!
小弟今年38歲,在五股塑膠廠擔任品保課長一職,公司沒有什麼福利,唯一福利是:很好請假!
所以小弟之前有去上一些品保課程,因為只有大學夜校的畢業,所以今年度去報名在職碩士專班工業工程系(非EMBA,畢竟小弟不是很有,也不是要去認識大老闆與交朋友,今年很幸運地考上新竹大學路上的在職碩士專班,可是發現雖然有六日課程,
但是平日課程也不少,所以小弟想說不然投新竹一帶的履歷,結果投了3周沒下文,開始慌了~~~
當初會報名只是很單純的想法【想提升自己,順便有碩士學歷,想學東西不是混】,但是發現【現實面】非常重要
,畢竟在職碩士學分費不便宜,小弟因之前家裡因素花費,存款不多,念書的話可能要辦助學貸款了,不是小弟37歲還沒存款,
再來想到以後五股→新竹這樣來回上課,有點想是否有機會能夠堅持下去,找了一堆理由來支撐自己努力,但是還是很累,
光我朋友問我說:就算是六日上課,請問星期六下課是回五股?還是住新竹哪裡?
也許會有前輩說:不要管那麼多理由,只問你【要不要,想不想】,沒錯!但是想到為了去新竹念書,投新竹傳產的品保工作
卻都沒有下文,這樣還不知道念了有沒有用?該不該放棄?畢竟為什麼要念書,是因為之前學歷關係,再來是想去工工把品保等其他
知識學到精隨,可是才發現在職碩士需考量很多【錢+時間+家人因素+........】(難怪當初口試時候教授問我說:先生你在五股上班,
你確定你有時間上課嗎?),這樣去上課拿到國立四大其中之一學歷,很怕爬高摔更傷!
現在有點猶豫了,希望版上的前輩高手能提供給小弟一點建議!謝謝!



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我想你的動機太過薄弱,所以才上來這裡求神問卜。

不過上來問是對的,因為能再讓你多方思考,免得頭洗下去,又沒辦法洗完,賠了夫人(錢)又折兵(自己的時間)。

說說我的經歷及淺見供你參考:

一、先確認你去念在職碩專是為了自己(想要從學校得到東西?)或是為了別人(給別人看的學歷)?
我自己的學歷是企業管理,而現職工作是績效/客群等資料統計分析,因為我想要精進我在統計上的學能,所以我的報考方向就鎖定統計相關的在專班。

二、不曉得你在報考時,是否有事先去了解報考科系之教育方向/教學方針,以及產學方向?
我在報考前一年,去看了許多校所的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向與歷屆考古題,了解該校對於在專生的教育理念是給釣桿,還是給魚。

三、當自己開始工作學業二頭燒,甚至再加上家庭三頭燒時,是否能夠兼顧或者能夠達到平衡?
在報考前,我先與家人與老闆溝通,讓週遭會因為我去唸在專班而有所影響的人知曉,如有不及之處還請他們見諒。

四、你對於你所從事的職業夠了解嗎?以及你所擁有的技能有多少?有無辦法應付學校的課業?
我覺得會想上在專班就是想要讓自己的職能更專業一點,就像電玩角色一樣沒有習得特定skill或取得特定的東西是沒辦法轉職的。而你夠了解你職業轉職階層關係嗎?否則就算畢業了你的角色也只能平轉。(戰士轉僧侶,而不能轉騎士…lol)。而你所具備的技能及知識能否應付課程所須?因為同學大多數都是在職,沒有人會跟個拖油瓶作研究吧。

所以,最終能不能唸在專班,可不可以去唸,還是取決於自己本身作好準備了沒。
老話一句,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沒有準備的人只能靠運氣。

加油。
獨孤小浪 wrote:
Dear 各位Mobile...(恕刪)


新竹大學路教授所言 沒做好準備就不要來念 某系所碩士專班標準比照日常班 如果沒辦法準時來上課 請考慮休學~
而且週一到周五晚上都有課要上 上完還要做實驗 如果工業工程不要做實驗 就寫論文 那你要好好考量畢業後發展 畢竟這間學校在科技業滿吃香 其他行業我就不知道了~

你做好準備了嗎? 坐好了就衝 念這間學校對人生會有很大幫助 也會幫助你提升一些想法的能力
但如果沒想好好念 那真的會很痛苦 也很辛苦 好幾個朋友同事到最後都沒畢業 放棄了 ...

念書需要一股作氣 辛苦總會有代價 好好思考吧 加油~
我是40歲才去就讀中部某國立科大的碩士在職專班.

平日上課是選週二及週三的課,公司在六點下班後,開車約需50分鐘的路程,待下課到家大概都已11點了.
假日則只修星期六的課(上午及下午各一堂課),星期天陪家人及好好休息.

這樣一個學期修了四個學科(12學分),到二年級時剩二個學科,就盡量選修自己指導老師的課,因為去上課時,
可找老師談談論文,除了容易碰到面之外,也不用專程跑一趟學校了.

國立在職班若選課在平常日,有時會碰到三個學生就開課了,由於上課人數少就需很認真,有時稍一點晃神
或瞄一下手機訊息,教授看到就會關切問一下了…
而平常報告大概都是報指定題材的期刊或論文,期中報中文paper,期末就報英文paper,有些比較嚴格的教授還有平常考.


讀研究所我個人是覺得還蠻累人的,特別是二年級開始準備論文,教授會要求一定的進展,
在過完年之後,幾乎週五、週六都是熬夜在趕論文,不然平時需工作也沒那體力或能集中精神去構想論文內容.

書寫論文很耗時間,除了平時需閱讀許多篇別人的論文著作、探索其研究方法與方向,有時坐在書桌半天還寫不到幾行字.
欠缺寫論文的經驗,只能慢慢累積及不斷作內容修改才能完成,並通過最終的論文口試.


已考取上就盡量想辦法讀到畢業吧,也許現在對你職場/求職沒幫助,但不代表以後都用不上,
若現在有理由不去讀,很可能十年之後還是會有理由沒讀完研究所的.
說說我的經驗吧

當初念在職專班
第一個目標非常明確 就是2年畢業
不要找一堆理由 就是2年

目標確立了 就是挑學校
我在新竹上班 理應找讀新竹最實際
私立的排除 要念私立的 不如不要念
新竹國立的 進的去 也非常難出來
要打仗 當然要挑有把握的打
有一個同事 去清大 學分都修完了 但是論文生不出來
錢丟到水中 什麼都沒有

最後選定試去中南部的國立科大電機所
名聲也還不錯 至少是國立的 大家都知道的
這間科大不錯 有開假日的專班
為的就是讓遠途的學生方便
平日就是新竹上班 假日就是下去上課
碰到值班 自己想辦法喬
非常辛苦的 上班又上課
就這樣 我第一年就修完所有學分

讀過碩士專班的都知道
修學分是最簡單的事
基本上 不缺席 有上台報告 有去考試 就一定能過
真正的重頭戲是:寫論文

論文無他 就是指導教授ok就ok
你的任務就是滿足他的需求
不管是作學問跟做人都很重要(有再社會打滾的 應該知道了吧)
當然不是讓你混的 教授也是有自己的堅持
meeting沒看到東西 也是會被狗幹
論文也是這樣努力的完成了
就這樣 論文第二年寫完
順利畢業

結論是 我2年完成在職專班

沒有行不行 只有想不想
交大生路過
我是覺得
請不要為了一個校名
而跑去唸在職專班
畢竟都工作幾年了
校名的影響應該開始小於工作經驗+能力了吧
建議你還是認真想學點東西再來比較好
但還是很恭喜你能錄取交大
希望你能找到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不是要潑冷水
以公司的角度
38歲真的算老了
其實你的年紀還在進修根本不算老,現今很多學校都有超過35以上學生,我本身就是36歲唸書(不同科系),38歲拿到碩士學歷(在職班),同學們中很多年紀相仿。
學歷,有沒有用,沒人敢確定,而會想念書,表示自己有想更往上一層的念頭。
學歷,就像駕照,沒用的時候,放到都忘記樣貌。需要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多急切需要它。
念書真的很辛苦,尤其又要上班後,趕到學校上課,假日還要去學校,晚上還要找資料準備論文等等,但是,就如同駕照或專業證書一樣,擁有的時候就跟著一輩子。

我也是前年考上在職碩班
我大學是念管理
結果在職碩班很跳tone的跑去念資工..

一邊工作一邊念書真的很辛苦
尤其是念與自己本科系無關的學科...
想當初我還有白天的課要上
結果只有一半時間是有上到課
但...我熬過來了
現在只剩把論文寫出來,然後再通過口試就可以畢業了

樓主還是再仔細想想
跑到新竹上課念這個學位到底有沒有幫助?
畢竟你不只是要花費時間,金錢
主要是精力跟耐力的消耗
我在期間也好多次都想放棄(我現在還是)
因為工作忙之外
之前要寫計畫書,投稿研討會
弄得人仰馬翻
還要抽空寫論文
但...沒有靜下心來,根本一個字都寫不了

所以...建議再想想吧
如果真的要念
沒有必要跑到一個距離家遠的學校念書
除非...你有非那間學校不念的理由
不管怎麼樣,投資在自已身上的任何事都是好的,都是建議去做的,而在這邊討論要不要去唸是比較次要的事,在這邊跟你分享一下我朋友的經驗,你看看再想想要不要去唸。

他30初頭歲時也唸過在職專班,他的工作領域是跟他的興趣相關,但卻不是大學所唸的相關科系,由於他很確定他以後就算不在這間公司,他也會找極度相關領域的工作,因此他"需要"一個本科系的學歷,所以他就去唸了。

其實他工作沒多久有一點存款之後就打算去唸,在報考之前,他查他想報考的學校,而很多都有一些限制,例如在職年資,有要求三年的有要五年的,所以當他決定要唸在職班時,他就打定主意不從現在這間公司離職,至少等考上再走,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在職年資去報考,但這還不算什麼,對他來說比較傷的是一個"學歷限制",就是有些學校會限要報考碩士班,其大學學歷必須是相關領域的科系,但他不是,也就因為這樣,台清交成、台科、北科他都不能報,最後就鎖定報考中央(排名依序往下,只有中央不限大學學歷要相關科系!),所以他決定報考中央時,很單純只是因為中央是他能夠報考的學校中,排名最高而且也沒任何限制的學校,在此之前,他根本沒把距離放在考慮的因素之一。

決定考中央資工之後,還要等一個“在職年資”,為了爭取以後唸碩士班能夠快點畢業,他也沒閒著,他就趁這段時間去唸"學分班",那時台科大有開資工科系的"學分班",唸完沒學位,但是拿了學分以後如果唸碩士班可以抵學分,他也就去唸了,總共唸了9學分,後來有順利抵掉6學分,再怎麼樣也省掉一些修課的時間。

再來就是準備考試的過程,在職班雖然有"口試"跟"讀書計劃"這一項,但還是有筆試,科目跟一般生也都大同小異,他也是跟著一般生去買他們的教科書原文書來唸,線性代數、離散數學這些也是一題一題算,準備的過程也沒比較輕鬆...,最後考出來,備一,他天天打電話到系辦去問有沒有人放棄沒來報到,終於被他等到,倒數第三錄取進去,當時他高興的程度不亞於他當初大學放榜的那一刻。

許多人認為在職專班的學生程度比一般生差,認為都是當初考不上一般生碩班就先當兵工作一陣子之後才去唸,但是他進去之後發現跟他同期考進去的第一名,當初就是中央資工大學部畢業的,那位同學他畢業之後先去當兵,回來之後一邊工作一邊唸在職專班,最後那位同學在職專班畢業之後還考了中央資工的博士班也錄取了,而這博士班是一般生的博士班,不是什麼在職博士班,也算是打敗一堆碩士一般生才考進去,所以你還能說在職專班學生的程度不好嗎?還不止他一個,同樣情況還有好幾個,所以有些人就是必須一邊工作一邊唸書,也有一些人是大學部不覺得有什麼動力去唸碩士班,當兵工作一陣子之後才覺得真的想要或需要去唸,這樣的人,唸書的動力、自發性不會比一般生差。

進去就讀之後,首先面對的問題是找指導教授,有一些教授明白跟你說他"比較"想要指導一般生,因為一般生才有時間做他的計劃,你要找他指導你也可以,但是論文研究方向就比須你自已想辦法找,你就做不到他主要的研究領域,這一點我真的建議你好好想想自已想做什麼方向的論文,然後就找這個領域的指導教授,不然真的會後悔。

再來就是修課,在職專班的課程跟一般生大同小異,可以說是一模一樣,老師是用同一份教材同一份投影片在上課,上課時,有些時候還有一般生的人在旁聽(因為白天上課沒聽懂,晚上再聽一次),所以這種情況,你說在職專班唸出來程度比一般生差,那也只能說你沒認真唸。

再來就是 meeting,他們 meeting 跟一般生一樣的方式,就是唸 paper 報內容,只有一點不一樣,就是一般生唸的 paper 部分是老師或博班學長分配給你的,但在職生是自已去找,唸碩士,找 paper 唸 paper 報 paper 這點很重要,這對於以後工作做簡報有很大幫助,跟他同期的同學,很多都沒時間唸 paper,所以 meeting 時也就沒有內容可以報,久而久之他們也覺得無聊,雖然學分都修完了,後來他們也都自已休學,因為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論文。

碩士一般生做的論文題目,大部分是老師指定給你,就好像公司主管派給你一個任務,你做到一個階段,做一個文件整理一下進度,就畢業了,這個計劃下面再由學弟接手做下去,但在職生沒這個機會,研究方向只能看看實驗室以前畢業的學長做些什麼,你自已再想想有什麼地方可以加強,再問老師做這個好不好,等於是巴著老師要他給題目給資源,這個過程教授也看在眼裏,從這裏也觀察到你的積極度,工作時如果也是這種表現,老闆還能不賞識?

我知道有一些一般生在 meeting 時,教授或是博班學長會罵得很不好聽,還聽過有把論文初稿用丟的去給學生,這個情況在在職專班可以說完全看不到,但也因為是在職專班的關係,老師不太會跟你一直陷在討論論文的過程,因為他知道在職生時間或程度比不上一般生,就是說你看得會比較粗淺,他沒辦法從你報的論文得到他想要的資訊,老師也要看論文,但他沒那麼多時間看論文,只好叫學生看,他再從學生報論文的過程中知道這篇論文在講些什麼,他覺得跟他的研究領域有很相關,他再花時間去細看,所以有一些老師會要你慢慢開始寫你的論文,然後再從中指導,再從中跟你說你有什麼不足哪邊需要加強,這個過程很明顯跟一般生有差異,我覺得未嘗不好。

真要比較的話,我是覺得碩士一般生雖然程度好素質高,但他們花太多時間在做老師的專案,很多時候看起來等於是在上班,晚上加班做老師的專案,快畢業的時候再做一個文件整理進度,而在職生通常不需要做老師的計劃,所以全部的時間都是自已的,你愛怎麼運用就怎麼運用,你說他們在唸碩士的過程真的比在職生有什麼很大的收獲,我是不這麼認為。

大部分的在職生,老師都有不成文的默契是3年畢業,因為他們覺得你可能沒太多時間做論文,所以只好付出時間成文再多一年,最後他為了要快點畢業,還跟公司請了三個月的留職停薪才在2年半畢業,同一時間也有一個一般生也是2年半畢業,碩士能不能畢業其實看老師要不要放人,其他口試教授的問答有時候比較尖銳,覺得你做這個什麼東西啊,憑什麼能畢業,這樣某些程度也在間接質疑你的指導教授放水太嚴重,所以他會適時幫你擋,表示你做的論文他都看過了,也有某種程度的付出,現階段這個問題的最佳解可能就是你提出來的之類的說法幫你回,還蠻有趣的。

唸完之後,我朋友他並沒有選擇去外面再另外找工作,而是選擇在原公司待下來,因為他覺得原公司還願意讓他去唸,也能忍受他三不五時請假從汐止到中壢去上課,待下來算是報答,原公司也有對他加薪,所以有些人說唸完就是洗學歷再去外面找工作就看你怎麼想,有時候這是做人的問題,而他當初要去唸的本意是想要一個本科系的學歷,可能以後好找相關領域工作之類的,但他後來還蠻享受"唸碩士"的這個過程,每次看他要去上課都特別有精神,誰說白天上班晚上去上課會累?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

他覺得其實時下一般的碩士生當初在唸碩士的時候只是因為看大家都在準備考研究所所以也就望跟著考,就是一種拿香跟拜的意思,對於自已為什麼想要唸碩士可以說完全不知道為什麼,不要說碩士,你能說現在時大的高中生在考上例如台大資工的時候,他們真心想唸資訊工程的有幾個?他還看過一些資工系畢業生,在唸大學之前是完全沒寫過任何一行程式碼的,然後他唸完大學就再接著唸資工碩士班,只是因為考試的科目跟大學唸的很有相關比較好考,這樣的情況下,你說我朋友難道就會比較差?我是不這麼認為,至少這個學位是他想了幾年準備了好幾年的過程得來的,還先去唸學分班來抵,還跟公司請留職停薪,這樣的努力過程難道有比一般生大學唸完直接唸碩士生的努力來得少?

比較麻煩的是,當你唸完交大碩士之後,別人會以"交大研究所"的水準看待你,這時候就要麻煩你有這樣的自覺就是學校排名在你後面的,就算是碩士一般生,程度也比不上你,你要有這樣的自覺跟自信,然後這時候你的表現就不能再像以前大學生的程度那樣,一旦你表現出"交大研究所"的水準,別人就不會覺得你的"在職專班"是去交朋友混畢業的,但一旦你的表現跟以前一樣,人家就會覺得你的在職專班不過只是去洗學歷,那對於你的工作就完全沒有幫助。

我朋友走過這麼一遭,最後雖然有順利畢業拿到學位,不過他覺得特別珍惜的是這個"過程",而不是"結果",這樣的過程對他以後工作也都有幫助,這些已經不是"要不要去唸"的問題,真的建議你去"享受"一下這個過程。

獨孤小浪 wrote:
Dear 各位Mobile...(恕刪)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