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當新聞寫著大立光 員工分紅平均90萬 只感覺台灣好可悲


Lorenzt1982 wrote:
沒有研發能力?
當時...(恕刪)


我不想跟你比見識和年紀,當初分紅配股這個制度時我在念大三,那時就已經發現這個方式根本是印股票換錢,而且是拿公司和股東的利益去換。
這個現象至少過了3年,才看到政府有動作,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財務和稅務的觀念,還是說既得利益說不得。
有太多可以成功的機會和人才,但在台灣有遠見的人真的不多,怪東怪西就不會怪自己,有能力的當然可以出去就出去嚕。
Ciris wrote:
我舉台積和大立光就是對照組, 為什麼在分紅費用化後, 當初有研發進步賺錢的越賺錢


外資很高興阿 然後高階人才持續流失國外當打工仔

台灣只能吸引一堆五流外籍人士

上次行政院定義高階外籍人士 薪水4.2w.......

賺錢要在台灣投資阿 結果外資直接投資世界倒數

低薪化 人口流失 一堆人沒錢不敢生小孩

原本在電子業賺不到錢 跑去考工教 他們素直一考就上 沒看過沒上的

台清交第一志願是進台積電替外資打工

在也沒有人願意組團創業

跟我當年風氣差太多太多了

ps 我已經不是既得利益者 只是看到一堆台灣最有創意跟學力的人 在台灣賺不倒錢 紛紛出走台灣

這現象只會月來越嚴重 賺錢很好 但是要替自己台灣賺錢


Ciris wrote:
沒人跟你說沒有研發...(恕刪)


台積、鴻海一樣有分紅,但不是配股,比起來還是比其他公司好。但是,只要有在這2個公司工作過的,都知道分紅費用化後,拿到的跟以前差多少。會說台灣科技業只能算製造業,看來你應該對科技產業也不十分了解。台積在製程的研發,大家有目共睹,也是公司內部薪資最高的部門之一,分紅費用化後,影響也最大。薪資差異這麼大,看看誰還想賣命啊,可以出去國外的,一樣能拿到跟台積全盛時期的薪資以上,但是工時只要台積的一半,福利好上3倍,順便拿個「高科技移民」,不過,好處就是現在好像沒聽過,工程師死在座位上的消息了。

台灣資源有限, 不可能雨露均霑發展所有產業.

只是要發展某些特定產業, 自然會有不公平的現象.

要公平, 資源一稀釋, 自然就被國外相關產業壓著打.

矽谷都是賺錢多年, 手握一堆專利的大廠,

台灣企業怎麼可能發跟他們一樣多?

hello
薪水42K...這個數字是對岸朋友在澳洲工作的周薪.
你確定這個價錢可以吸引外籍高階人才來台灣?
光08年在台北想換跑道, 面試好幾家公司, 提了虛擬化技術竟然一堆人聽不下去, 就已經可以預見未來的情況.
另外教育和法律也是很大的問題, 當詐騙可以騙很多又不用關很久, 這就是在教育現在人用騙的比較合乎經濟效益.
台灣真的很低薪, 在分紅配股改成費用化後, 薪水並沒有大幅上調, 老闆喊沒錢還是要買跑車買豪宅, 最底層的22K還是22K.
違反勞基法罰個幾萬?買跑車都上千萬了, 罰個幾萬是會痛?
看看這次美國的聯航要賠多少吧, 台灣的法官還可以嫌賠太多.

Miky23 wrote:
台積、鴻海一樣有分紅...(恕刪)


我是說有部份科技業只能算製造業, 就是買機台沒技術, 或是技術的鍍金能力實在差的可以, 我就是在說某雙星產業!
能賺錢的指標企業我是舉了台積和大立, 他們比較容易拿到相關訊息, 也有不少名不見經傳, 但賺得嚇嚇叫的科技公司, 只能說台灣的轉型路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Ciris wrote:
我不想跟你比見識和年紀,當初分紅配股這個制度時我在念大三,那時就已經發現這個方式根本是印股票換錢,而且是拿公司和股東的利益去換。
這個現象至少過了3年,才看到政府有動作,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財務和稅務的觀念,還是說既得利益說不得。
有太多可以成功的機會和人才,但在台灣有遠見的人真的不多,怪東怪西就不會怪自己,有能力的當然可以出去就出去嚕。


要發現制度有沒有問題很簡單.

但是要知道甚麼制度, 對現實有幫助才是難的.

假設南太平洋某小島國家國王突然說:

ok, 我們來發展科技業, 但是我們要秉持有獲利才發紅利的原則, 還要做到完全公平公正.

於是找了10個矽谷的人, 用年薪15萬美金挖角, 一年共花去150萬美金.

研發一樣產品需要至少3年, 還需要至少50名員工.

所以這10個矽谷的人要花掉450萬美金, 還要找來40名當地員工.

請問這些員工要給他們多少薪水??? 假設只給一萬美金好了,

這所有員工沒獲利前, 至少就會燒掉570萬美金, 來發展一樣產品.

3年後, 發表新產品了, 會有兩種情況.

1. 成功獲利, 100萬美金: 國外大廠發現這40名員工具有開發一流產品的能力, 直接每個人用5萬美金挖走.
公司繼續找40個, 一萬美金的當地員工.

2. 失敗, 燒掉570美金, 直接出局.







hello
我一直以為那是外資陰謀
沒想到台灣會有人支持
科技業就是人材最重要
股票換現金就是拿外資去跟美日搶人
被身為台灣人的你說的這麽不堪
如果買機台就可做面板
韓國中國會花幾兆發展
你是商周看太多
把複雜問題用娛樂角度去解釋
台積被你當典範也是好笑
一年也要花1/3去孝敬艾司摩爾
2007慘成那樣 執行長都滾蛋
十年後。台積逝微。風水輪流轉
現在只是他賭對
摩瑞斯接任人選不知道有無他的遠見
如果賭錯
你是不是要說台灣發展半導體很笨
報紙最會成敗論英雄
科技業就是本性就是賭
賭對贏者全拿 輸家旁邊玩沙
沒人能預測五年後科技會怎發展
這需要大量高值量的人才
台灣沒本錢跟美日抗衡
現在對岸覺得制度很好照抄
報紙跟你說很爛的東西
中國都在做
報紙少看點
大立光偏傳統產業我不熟
所以不敢亂扯






Ciris wrote:
我是說有部份科技業...(恕刪)


不好意思,我說的人才出走,就是從你口中的賺錢公司噢。

Lorenzt1982 wrote:
外資很高興阿 ...(恕刪)


+1,你說的就是現在的情況啊。就算還留在台灣科技業,很多人也把自己當公務員,準時上下班,工作交代的過去就好。跟以前的打拼心態完全不同,學長也會勸學弟,錢又不多,不值得賣命。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