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水果日報:工作太血汗不是「一例一休」的錯

當初,一休一例只是個假議題,只是為了砍七天假..

那現在,可以還我七天假嗎?
sai662 wrote:
在國際上,缺勞力,...(恕刪)

OppoSKY wrote:
別再怪東怪西了! ...(恕刪)


當然不是一例一休的錯
是爛法條的錯
聰明慣老闆的錯
是坐在辦公室想這爛點子的官員的錯!!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水平線 wrote:
好政策會搞得勞方+資方都抱怨嗎?


這是你的盲點,因為新聞記者為了收視率,只會去採訪那些"有受到影響的人"
沒受到影響或是反而可以賺更多的的人,他採訪了也沒屁用,甚至還會被指為政府的業配文
所以你看到的新聞,當然只有負面消息
實際上問一下你的周遭,看是沒影響的人多還是受影響的人多

有受影響的,一定是老闆非常摳,平常必須狂加班來補的那種
更有趣的是資方犯法要被關廠時,勞方會出來跟政府哭說:求求政府放我一條生路
一例一休確實造成勞工, 政府, 守法的資方三輸的局面,

唯一贏的就是那些本來就不守勞基法的惡劣資方,

立一個法卻不嚴格執法, 還不如不要立這個法..



Marvinray wrote:
哪裡沒爭取過了?你...(恕刪)


既然你都這樣想了
那也無言
自己的權益,自己不確實爭取到,那就自己承擔

而我常常看診的地區署立公立醫院
裡面的護理師
每次去都有笑容,可以聊天,還可以划手機,聊八卦,討論下午茶,飲料,點心 精神100%
完全感覺不出你所說的那些問題
這是本質出了問題,不是你我他,
一天、兩天、三天,或是一年、兩年、三年...可以解決的!

亞洲相對歐美思想較為保守,歐美都普遍周休二日,
日本周休二日行之多年了,台灣卻還在搞「一例一休」減少競爭力,
那歐美、日本似乎沒有競爭力可言,但事實是這樣嗎???

教育是根本,不是全台灣滿街跑都是大學生,代表這國家教育水準高,
這就作齊頭式的平等,即便台灣最低學歷是碩士,這問題一樣存在。
就是「缺乏創造力」,創造力才能有「附加價值」。

但台灣或亞洲國家,趨於保守,台灣更是守舊,加上「兩顏色黨派」(不贅述)
求學時代富創造力 → 父母擔憂未來沒飯吃 → 無創造力 → 薄利時代 → 降低薪水 → 延長工時 → 取得競爭力

沒創造力缺乏額外利潤,只能從人員下手,
又加上東南亞國家人工便宜,競爭力???????

台灣偶有創造力的企業,新聞總會報導,
那些創業者多半是出國留學過,看過井外的其他風景,
台灣卻反覆內耗了N年,亞洲四小龍......
先別搞這麼多大學再說吧!!
報紙整天報台積電 大立光
讓全民誤以為自己應該跟他們同一群
事實上 是完全的誤解


那種好公司可能只有佔全體就業人數不到 1%

在舊勞基法邊緣的公司 佔全體就業人數可能是70%

很多老闆都在苦撐中
~~~
員工還以為他賺很多

所有認為罐老闆賺很多的
都應該 勇敢的離職
去開創一家 他心中理想的好公司
來造福國人

資方永遠覺得給的薪水太高
勞方永遠覺得賺的薪水太少

正確的方法是 交給市場決定

今天 政府要照顧勞工
應該是拿國庫的錢出來放福利
例如 颱風假 當天薪水由國庫出帳(或抵稅)
這樣就沒爭議了

但是目前不是這樣
一個法令 強迫資方買單

很多原本在職的邊際勞工
老闆雇用他 已經是不划算了
再加上這種片面的更多薪水福利
造成雇主成本上的更大負擔
應該讓雇主可以先全部解僱再重新談雇用條件

員工不滿薪水太少 可以離職

為何法令強加的薪水福利
公司無法承擔 卻沒退場機制
公平性在哪

勞工局不會處罰勞工
消基會不會處罰消費者

台灣這兩個組織 常常扮演仲裁的角色
合適嗎~~
追根究柢就是慣老闆不願遵守勞基法,又愛鑽漏洞、壓榨勞工

一例一休修法方向沒有問題
但比不上應先修法彌補漏洞、強化監督慣老闆遵守勞基法規定
確保勞工該享有的權益都能確實得到

地基沒先打好,就急著蓋房子,那整個就是問題多多
agde56128 wrote:
....學校評鑑要逐年取消了....(恕刪)

聽你在說。

教育部的說法是:

「評鑑明年取消,但是分數點數還是要算照算。」

聽不懂在講什麼鬼話對吧。

意思就是取消的是「評鑑」這個名詞,但它的內涵與工作型式保留。
以後可能改名叫考核、審視、核評、紀錄....隨便,反正它就不是評鑑了,這樣懂吧。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