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漁農民的損失,要找誰償??


vesper4507 wrote:
農民確實是賺啊

說不賺都騙人的

沒賺隔年還能賭?

只要天災都要政府補助

休耕也補助

動不動就漲價

敢說沒賺的都是假農民


我家有兩分地,早就不當農民了

租給你,你來賺賺看好嗎?

不要射後不理唷
如果務農這麼好賺
為什麼有那麼多農地荒廢了,休耕了?

家父務農(70歲,老人家不願田地在他手上荒廢掉),水稻
一年兩期
第一期收比較好,但也要看老天爺
大概7000台斤(濕穀)
糧商收購價約每100台斤1300元(乾穀)
濕穀換算成乾穀大概要打個8折
也就是說
一期稻作
7000×0.8÷100×1300=72800元
二期稻作就更不用講了,更少
也就是說,平均一個月大概1萬
還沒算成本(好笑的是,光請人插秧,割稻就快2萬了)
大家想想,你要做嗎?

如果大家都不做了
臺灣的糧食都仰賴進口
不等於把命交給其他國家嗎?

臺灣農業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
就是盤商,就是盤商,就是盤商
稻米收購價100台斤(60公斤)1300元
等於每公斤約20元
但各位在全聯或超市買到的米
每公斤是多少錢?

囧rz~ wrote:
種高麗菜像賭博, 運氣不好了個十幾萬, 運氣好賺個數百萬。

我們屏東鄉下, 種菜的年收入都百萬以上。 不要再以為, 農民很窮了。


我也住屏東鄉下,請問你說的種菜年收百萬以上在哪?

地多大?種什麼菜,小弟可以去觀摩嗎?

ghong wrote:
如果大家都不做了
臺灣的糧食都仰賴進口
不等於把命交給其他國家嗎?

臺灣農業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
就是盤商,就是盤商,就是盤商
稻米收購價100台斤(60公斤)1300元
等於每公斤約20元
但各位在全聯或超市買到的米
每公斤是多少錢?
...(恕刪)


長期操控台灣稻米市場是那些人
其實大家多少都有聽過

其實台灣不要農業也無所謂啦
台灣真的農產品大多數必需仰賴進口時
覺得最痛苦的不會是務農的
反正務農的人本來也夠苦了
再差也不會差到那裡去
原本賺的就是勉強夠基本生活用而已
最差的情況就是種自己吃的

連新加坡這種以商業金融為命脈的國家
都在有限的土地中支持部份農業發展了
台灣能搞到沒安全的糧食自給率
那只能說活該

雷小炫 wrote:
1.肥料、農藥買了不會自己幫你灑好

2.農機具不用錢?不用保養?

3.人力成本呢?

4.要是農民賺的多,為什麼斷層這麼嚴重?

5.你怎不去賺賺看?


1. 你可以把人力成本也算進去,結論一樣

2. 你可以把農機具投資成本算進去,攤提使用年限並加入保養費用,結論一樣

3. = 1

其實你1~3講的是同一件事,就是人力成本而已,機具的投資就是為了節省人力成本,所以完全是同一件事。

4. 就跟做技術性工作或3K工作薪水不低,但斷層嚴重是類似原因。農民斷層還有個原因,既有土地都把持在上一輩手上,請問你會去租地當農夫創業嗎? 年輕人務農大部份都是回鄉接手家裡的田。所以斷層問題有兩個原因,一是務農有門檻,自家沒有農地的根本不可能當新創農夫。也就是年輕人是自家有農地,才有接手的選項。但實際上家中有農地,回鄉種田的年輕人也不多,這是原因二,臺灣的教育觀念,就是要年輕人多唸書,往都市發展,離開農村。

5. 放大絕了 。我沒說務農好賺,務農不是窮,是苦。種田的確很苦,但不太會窮。我家沒有田(不然我就是田僑仔了),我想務農也沒有基本條件,怎麼賺?


其實... 臺灣的農民,說好聽點很憨厚,說難聽點就是笨跟蠢。有些老人家堅持繼續種田,唯一原因就是因為不想讓祖上的地荒廢了,稍微聰明點的都炒地皮去了。

當然堅持繼續種田是好事,說這些農民笨的確不太公道。但事實是,在現代社會,務農也是需要用腦的,一樣是種田,有的人就是只能像上面有人說的一個月只能賺一萬,有的人就是能年收百萬以上。為什麼?
yagami7215 wrote:
5. 放大絕了 很混。我說了,務農不是窮,是苦。種田的確很苦,但不太會窮。我家沒有田(不然我就是田僑仔了),我想務農也沒有基本條件,怎麼賺?


農地不難啊~便宜的很 人人買得起

比方說高雄這塊

300多萬而已耶 去跟銀行貸一下就有了 反正很好賺不是嗎~

而且不管哪個縣市(除了台北市) 都能找到這價位的農地 快來賺喔~!
可見一堆沒接觸過農民的,你知道菜蟲農會跟農民收購的價格嗎?你有逛過市場知道農產品交到你手上的價格嗎?這中間剝奪的有多少利潤你知道嗎,以鳳梨為例一個鳳梨收25元妳自己去買一個多少?每個都破百,滯銷或品相差的淪到你手上才有50元左右的價格,
最可恥的是香蕉,便宜點的果菜市場25元一串.取得成本12元怎到便利商店變成一根25元 便利店都賣一根25還真有一堆人買單,旁邊全聯看了,那我賣一根20就好,大型量販店一看,那我賣15元/根,最後賣水果的表示量販店都可以賣15了那我便利性高點賣個17也算好的,但你別忘了他們取得成本是25元/串,便利店擺了幾十根高高賣其實他賣兩根基本上其他報廢也是可以,的,糧食嚴重浪費就是由這些便利店開始,當便利店由賣食品轉為賣食物時台灣糧食危機已經開始發生了而你,還傻傻的去吃,根本沒資格來評論農民,因為物價是由我們開始帶頭的
有待過食品廠的就知道,一小小瑕疵一小小疑慮,倒掉浪費掉的食物是公噸算的
大家愛罵盤商,乾脆以後立法規零售商售價不得超過盤商收購價格10%, 這樣是不是很棒?

售價超過盤商取得價30%直接判有期徒刑好了

yagami7215 wrote:
其實... 臺灣的農民,說好聽點很憨厚,說難聽點就是笨跟蠢。有些老人家堅持繼續種田,唯一原因就是因為不想讓祖上的地荒廢了,稍微聰明點的都炒地皮去了。
...(恕刪)


真的喔...
那你有炒地皮嗎? 沒地皮?
那你有房吧? 你怎麼不炒房?
如果你也沒從不動產買賣得到獲利
你就是笨跟蠢還不怕別人知道的!

ghong wrote:
如果務農這麼好賺為...(恕刪)


先幫你父親鼓掌,這年頭願意堅持種稻的已經不多了,感謝為臺灣農業繼續堅持

不過請恕我直言,令尊務農會不賺錢,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沒跟上時代

還在用一百年前的思維跟方式在種田,能堅持下來也算是厲害了

外面現在一個饅頭3~5塊就有(蒸好可以現吃的不過10~15塊)

試問,如果你是做饅頭的,從麵粉開始全人工下去做,一天能做多少饅頭? 一個只賣不到十塊,月收有多少? 扣掉成本搞不好還要倒貼

懂了嗎? 問題不是種田,問題是用古早方式在現代種田


先來看一下令尊的例子

一期稻作收7000台斤,一般一分地約可收2000台斤的溼穀,所以你們家的農地面積約是3.5分 約等於3500 平方公尺,約等於一千坪

以農地種稻來說,三分地是非常小的面積,但也差不多是一個人彎腰插秧收割的極限了

所以問題是什麼? 令尊嘗試用最原始古老的方式(純靠人力耕作),然後要跟現代用機具大量耕作的產量來比拼,當然落的收入超低的下場,想想前面饅頭的例子。

那要怎樣才會賺錢?

1. 弄個幾甲地,弄幾台機具,全面機械化。等於投入大量資本,進入現代化製程。

2. 差別化產品,手工饅頭不會跟機器饅頭一樣價格,但前提是手工饅頭要跟機器做的有所差別,消費者才願意花更多錢買單。

如果在現代社會,還在用人力耕作,卻種不出有差別性的產品,就跟應徵行政助理但是不會用電腦電話一樣。如果可以用產出直接換算薪資,你認為公司應該花多少錢請這個人?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