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觀念的不同

一堆人在講屁話!
現在的年輕人不努力? 或許媽寶爸寶~養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可以不努力!
有多少年輕人家境真的很差,在學期間就要打工,出社會就要租屋。
而且多少年輕人要想成家卻不敢成家,高房價 高物資,
別說現在奢侈品太多,很多工作是需要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
你看看工程師,現場拍照還拿相機嗎? 直接手機一拍就傳去老闆手上。
又不是活在古代,現在是資訊化的時代了,老古板們~拜託~
不是拿個智慧型手機,就叫奢侈品!
不是所有年輕人都跟名牌,有些年輕人真的很苦,還要養爸媽,
爸媽還背著房貸的,要兒女們幫忙。
如果老闆有這樣的想法自私啦!
老闆不能給的多就閉嘴啦!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遇到這樣的老闆,我連待都不想待!

老闆最喜歡跟鐵汗工廠比較 或 以前比較苦比較,說我們公司怎麼樣好...
從不跟好公司比較,這就是台灣老闆,所以越做越爛!
好的公司,就可以做到週休二日,高薪 高福利等

看一家公司的流動率與年輕族群,就可以知道這家公司適不適合待。
記得30年前我還是高中生時, 和同學打屁說未來的社會是越來越艱難了, 年輕人已經沒有機會了, 要成為王永慶那樣的有錢人已經不可能了; 那時候有錢的名人不多.
但事實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現在又多了許多白手起家的大老闆. 有正當的, 也有不正當的. 但總是會有更多人成功的.
沒有年輕人已經沒機會了這種事.

我不認為有一代不如一代這回事; 有的只是社會一直在改變.
比如說現代人離不開冷暖氣, 只是因為取得冷暖氣的成本隨著社會變遷變得便宜了, 沒必要再勉強自己.
交通方便了, 就坐車, 沒必要堅持要走路, 如此而已.
至於這樣的改變是變弱嗎? 沒有一定的答案.

科學一直在發展, 技術一直在進步, 新的商業模式一直出現. 如果說一代不如一代, 是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至於這樣是好還是不好, 我是無法評斷.
成成大 wrote:
一堆人在講屁話!
現在的年輕人不努力? 或許媽寶爸寶~養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可以不努力!
有多少年輕人家境真的很差,在學期間就要打工,出社會就要租屋。
而且多少年輕人要想成家卻不敢成家,高房價 高物資,
別說現在奢侈品太多,很多工作是需要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
你看看工程師,現場拍照還拿相機嗎? 直接手機一拍就傳去老闆手上。
又不是活在古代,現在是資訊化的時代了,老古板們~拜託~
不是拿個智慧型手機,就叫奢侈品!
不是所有年輕人都跟名牌,有些年輕人真的很苦,還要養爸媽,
爸媽還背著房貸的,要兒女們幫忙。
如果老闆有這樣的想法自私啦!
老闆不能給的多就閉嘴啦!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遇到這樣的老闆,我連待都不想待!
老闆最喜歡跟鐵汗工廠比較 或 以前比較苦比較,說我們公司怎麼樣好...
從不跟好公司比較,這就是台灣老闆,所以越做越爛!
好的公司,就可以做到週休二日,高薪 高福利等
看一家公司的流動率與年輕族群,就可以知道這家公司適不適合待。


忠言逆耳
若只想聽好聽話那本身就是媽寶一個
因為將個人情感需求至於實務之上
這種非理性為主思維個人會很難面對現實也只能依賴別人
自行選擇由謊言安慰話語來包圍自己

現在的年輕人本來就比較不努力
就跟上代與上上代相比亦然你不承認又能如何?
說的是平均數與刻板映像不是在談某個人特例
這就如"白目國中生"及"中二生"一詞所代表意義雷同
在鑽牛角反駁談個人不是如何如何前就先該"理解"該詞的真正用意
你不是就不是是要反對什麼?
除非你反對的是"這代人"比上一代人努力這才有說嘴之必要

如今不用含金湯匙出生只要上代有者中產以上穩定收入
就可能養出媽寶經濟優勢只是其一最主要是心態
經濟方面當人的基本需求被滿足時自然會轉往第二與第三需求
你若生在能供應基本需求家庭自然不需努力先完成第一需求
可以跳過這階段直接向更高需求目標前進
這就是大環境所帶來的變化與立足點不同優勢
而在如此資源豐富及可選擇的道路機會多元之時
卻還不滿足認為"很苦"
只能說那個"苦"有可能只是在見識與歷練不多自以為是情況下的產物
鑽牛角說的是只抱怨自己沒有的卻忽略已經有的
那不是你天生應該就得到的那是上一代直接或間接給你的
當這代年輕人普遍立足點跟上一代相同
你再來比較誰比較苦這才能有比較出苦的意義

至於那些"藉口"就別提了
不是別人當成奢侈品是多數人花了過多資源在享受上這才是該例的用意
科技的進步應用那就是你這代的"優勢"
可是在你把它當成掩飾慾望的藉口時
優勢部分你就視而不見只剩下"必須性"需求為藉口
不說別的你看看時下年輕人最主要是用來幹嘛的?
決不會是工作相反地那只是附屬的應用
除了是開發本體應用的人外
以整體來說不是有那麼多人要依靠該科技產物之功能才能維生
事實上不是多數人靠那些手機花俏功能在賺錢
多數只是在滿足情感需求提升生活品質而已
所以說你這只是"藉口"
需要性跟必要性對於各人而言並不一定是等義詞
你因為藉口用途將兩者綑綁並扭曲了
也之所以這代有些人將個人慾望上綱為必要性
要維持較高的生活品質卻又要存錢取得更高物質享用
在分配不均失調下叫嚷者很苦活不下去不能生不能置產等等
對比前代人的環境它們多數只能選擇放棄這些需要去追求必要
你卻有可能可以兼得情況下是在比較苦什麼東西?
請搞清楚那些"慾望"需要性跟生活品質是你個人選擇
不是別人應該替你承擔的部份是你讓你自己苦

換言之
當個人沒有突出能力與好運跟家世能累積夠用的財富前
就該適當運用手頭資源做分配有得必有失有利也必有弊
不管你去投資還是享用後果都該自己承擔
這苦不是環境給你的考驗(環境對你同輩之人皆相同)
是你本來就是要去適應高房價高物價等環境
這就是個人"能力"能展現的部份
當社會國家已經給了你安穩的環境相對健全的制度
使多數人不用像第三世界國度還要為生存提槍對幹這就是你的"優勢"
如同現今社會科技便利相較之前人們需付出更多時間精力去處理應付
這也是這代對比上代優勢
而上代的優勢多來自於國際局勢而不是科技兩者其實是相同道理
各代各有優缺及長短處只看其一不看其二這就是片面武斷

短視近利、見樹不見林、以井觀天才是這代隱憂
因為以上心態導致不了解自身問題在哪衍生往後的怨天尤人放棄心態
加上好逸惡勞只出張嘴用"藉口"掩飾自身"問題"通通歸于大環境
安慰到認為就是如此就是事實如只會吵"基本起薪"的人思維
他不看往後它只要目前因為他目的就是什麼都不用做就有了
可想而知在十年二十年還是一樣抱怨用相同的"理由"
因為每一代都有這種將個人失敗歸於他人環境之人
不管他的立足點是十分二十還是五十因為他只看他想看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
不足不滿之心在有能力下是可以當成進步動力
但過之或無能不認命下就只能是個人失敗藉口
最大的問題是
大多數的公司都是血汗公司
大部分的人也都是平庸之輩
只有5% 左右的肥公司
只有3% 左右的真人材
然後大多的血汗公司想用血汗價找真人材
一些平庸之輩拿著他永遠進不去的肥公司福利 ~~ 要求他的公司 比照辦理
個人覺得年輕多拼一點多學一點!
讓老一年代的人看出現在的年輕人
不是各個都是草莓族..加油吧!!
真的會有差異阿

liu88tw wrote:
小妹我是七年級中段...(恕刪)
老實說我並不想詆毀現在的年輕人拿低薪的事實。

既然幫慣老闆們解決問題,他們不給錢,就閃人了吧。


還有忍不住批評一下...

既然現下年輕一代能力超越過去,大家何不組成一個團隊?

把慣老闆們幹掉自己做!!


例如說組織一個團隊賣雞排,高品質、衛生安全且美味,

一條龍大量生產,全省開店門市當天供應。


還是你要依靠慣老闆繼續被奴役嗎?

靠別人給是一定被人吃死死的。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