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4210 wrote:
真的..明明一技之...(恕刪)
德國是基礎研究型的大學及技職學校,各自不同發展各自專精。
德國有很多非常驚人的高科技在基礎研究型的大學被發明出來,再藉由技職體系訓練出來的一等一的技師加以實現。出"腦袋的"跟出"工藝技術"都很厲害,才是德國成為工業大國的原因。
台灣的問題是這些教育體系的博士豆腐腦,活在自己的幻想,搞不清楚專精用腦的跟專精工藝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專業,必須分開培養,不可能混在一起。
德國人跟日本人可是非常清楚,兩者皆需要,各自有專精,不能混在一起,必須分開培養。好好看看日據時代,日本人在台大建立的研究體系,他們可是培養了一批厲害的技師,幫只會動腦的博士把瘋狂的想法落實。這才是台灣該走的路。
小弟是傳統研究型大學畢業,任何的Crazy idea我可是非常倚重技職體系畢業的同事,幫我提供精確的落實可行性建議(本人基本上只出腦袋跟嘴巴)。我們公司技職體系畢業同事,只要夠厲害十年後的薪資,也不差於傳統研究型大學碩士畢業同事。一切靠實力!
BBdog3388 wrote:
德國是基礎研究型的...(恕刪)
問題出在台灣是以代工型態為主的產業
與德國這樣一等一的工業強國有很大差別
德國有眾多BMW.BENZ.BOSCH這類完整體系的企業體
可以吸納這些由國家.社會培養起來的技職精英
至於台灣
咱們可就一清二楚了,技職體系的能在產業環境中幹些甚麼??
走到最後能在國營企業混個終身俸就算有出息了
好一點的最後還不是轉入產業體系決策.業務那一條路
真正留在技術場地.精研技術能力的有幾個??
問題在台灣根本沒有技職體系可以發展的產業環境
就算把德國那一套教育體系拉到台灣也沒用
因為再好的教育制度
都要有末端的產業鏈去吸納這群人才
不然就只會像現在台灣的大學一樣
練好的人才都是送給別人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