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有點感嘆.
以下為本人的自言自語.
個人認為所謂合理薪資待遇是要考慮物價狀況做調整的.
不然日本人以日本物價卻拿台灣的薪資.日本人怎生活?
還是情況必須要嚴重到這種程度才算嚴重?
目前這樣的情況.理由不就是共體時艱?
其實要知道合不合理也不是沒方法.
可以直接算看看要花多少工作時間可以買多少東西.
過去的人買房子要花多少工作時間.
現在的人買房子要花多少工作時間.
原來物價漲價除了原物料漲價等理由外.
又多了一個理由是會影響到台灣受薪者的待遇?
還看過讓本人覺得誇張的回答是類似這種的.
反正情勢就是這樣.要做不做隨你.對不對?
一副奈我何的態度.對不對?
要不就把一些對的或其他事和有爭議的事放在一起試圖合理化有爭議的事.
即便這些事和有爭議的事根本沒相干.
這能反證受薪者應拿合理待遇的說法是錯的?
一點也不能.
且以此心態.
本人也不信多給小費或多花錢買商品.老闆會回饋給員工.
看了真是無言.
本人滿疑惑為什麼商人賣商品可以漲好合理.
受薪者賣勞務要求漲卻不可以漲然後理由一大堆反正就是不能漲?
反還看到有人問受薪者願出多少錢買商品?問這的意義何在?漲的還不夠?
至此除了無言外.個人不禁覺得有什麼好說?又有什麼討論的必要?
WER11 wrote:
以下純個人看法和感...(恕刪)
WER11兄
我完全尊重您的意見
因為我相信那是您生活工作所得的經驗與感想
我同時也完全同意您前半段的想法
然後我解釋一下我自身遇到的狀況
我是資方
我沒有賺很多
在01說出來會被笑的
但是我單身沒有家累
所以你問我我願不願意多出那一點錢
我是沒有影響的
對於店家來說
這每人增加的薪資一兩百元
加總起來就是每日數千
我也不懂這行
可是我相信這數千元
對老闆來說一定是壓力
不會是少賺一點而已
同時
我以前也當過保全
12個小時月領2萬7~8周休一日
如果你要讓它實領3萬月休6天
這樣要算3個人頭(如有總幹事還要另加)
業主要多付10000元
除以社區戶數200戶來說每戶只要多付50元
我反問您
您會買單嗎?
當您本身不願意為他人加薪買單的時候
您該如何期望他人願意為您加薪?
每天都有人在說慣老闆
可是同時
每個人都只在意自己的利益極大化
這才是我所看到的部分
WER11 wrote:
以下純個人看法和感...(恕刪)
我沒有胸部 wrote:
1
哪一家公司沒有照勞基法走的?
你為何沒有去爭取自己的權益
2
何謂合理的薪水?
所以現在一般的行情算是不合理
我講的應該很清楚
當一間公司連最基本的勞基法都沒辦法遵守時
沒有資格上來對勞方指手畫腳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標準
因此連勞基法都無法遵守的老闆
表示連最低限度的道德都沒有
至於勞工檢舉與否這是勞工自己的選擇
企業恣意違法卻指責勞工不去檢舉?
這是「你們勞工就不敢檢舉啊,怪我們資方囉?」的意思嗎?
再來,合理的薪水定義過廣
很容易造成雙方認知不同而有爭議
那種齊頭式平等一律起薪三四萬的言論我也覺得不切實際
其實照目前勞工的待遇,只要超時工作的部分有按照勞基法支付加班費
很大一部分的勞工收入就會獲得提升
不過在沒有罰責配套的實施下目前是不可能有改善
資方作假工時有哪些手段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勞工朋友應該都很清楚就是了
所以我的看法從頭到尾就在一條勞基法上
連勞基法都不遵守的慣老闆
顧客給再多錢都只是收到自己口袋裡
的確這社會上大多數人都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
但這與整個社會對專業的不尊重有關
總是想去砍別人的利潤來讓自己省錢
所以一路輪迴就變成老闆壓榨員工來保持自己的利潤是合理的嗎?
對我來說如果我購買的服務或產品有更好的附加價值,我願意花更多錢去購買
因此沒辦法創造更多價值的老闆就只好回頭從員工身上把少掉的利潤榨回來不是嗎?
這樣看來,問題似乎不完全出在員工身上呢
你的服務、產品跟其他人有甚麼不同,為什麼我要多付錢給你?
這句話聽起來有沒有很熟悉呢?
安娜LEE wrote:
我講的應該很清楚當...(恕刪)
真的很抱歉
天助自助者
你可以認為我慣老闆
SO WHAT?
人的權利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天賦人權是騙人的
天賦人權是騙人的
天賦人權是騙人的
反過來說
被慣老闆欺負的可憐勞工
卻不敢爭取自己的權益
反而是慣著慣老闆在加害自己
我沒有吵架的意思
而是真心地在提醒
請注意我前面提過我也當過保全
剛開始我也戰戰兢兢
到後來我跟著擺爛
原因也是勞基法
我沒有胸部 wrote:
真的很抱歉天助自助...(恕刪)
我也是好心提醒你們這些資方
繼續抱著社會達爾文式的思考
覺得自己拼命成為了資方就變成人上人
覺得自己是踩在勞方頭上可以恣意妄為的想法是很危險的
我前面有講過,我目前的待遇跟經歷絕對足夠跳到資方側來戰勞工不爭氣沒實力
但我也發現目前整個勞資關係是嚴重傾斜的
對勞工多釋出一點善意,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你自己當過勞工,也知道其實勞工要的真的不多
我是不希望講那麼白
繼續壓榨勞工,到最後民怨爆發
你覺得你英明神武努力半輩子的身家比得過那些憤怒勞工手上的一把刀嗎
而那些多領一些就沾沾自喜的勞方也不要得意
工廠一關,平常高高在上的你跟那些你平常瞧不起的基層員工又有甚麼分別
還不是一起舉布條跑陳情
起落都是一瞬間的事情,大家彼此尊重不好嗎
我沒有胸部 wrote:
很抱歉我真的不是針對您
可是上面這句話是怎麼成立的?
我真的很好奇
20年前
銀行貸款利率有比現在高?
如果照現在卡奴的還款方式每個月繳的還不夠付利息
報紙的分類廣告打開
有超過整版的各種借貸
全部都是暴力討債的吸血鬼
事實是
暴力討債不論
你現在生意失敗欠400萬然後跑去當保全
你的所有債主們循法路途徑總共只能一個月拿回7-9千不等
還有20年前的娛樂比現在多更多
沒有什麼像現在靠網路就通通免費的
起碼看電影是一定要花錢的
還有滿街的電動玩具跟八大行業
就算是純電玩也很容易一天可以花個幾百塊下去玩
只是
當時的人比較純樸比較認分
真正淪落下去的人都是本身就接近邊緣的人
20年前的利率比現在高很多喔,照理說是比現在難還,是這樣嗎?錯
只要你願意去投資再投資,成功率都有7成以上,翻身的機率非常高
如果是現在,光學貸就能壓死人了,各行各業都飽合,傳統工業不是移到東南亞就是大陸
服務業幾乎被連鎖店壟斷,電子業不用多說吧,這年代要翻身太難,但2.30年不是這樣
只要你敢衝很容易有一片天,像我爸就是個沒什麼能力的人,完完全全是搭上順風車
還有你說20年娛樂多?真是不予置評,是20年前服務業多還是現在服務業多?
更何況那年代的人大多數是很節儉純樸
//只要你敢衝很容易有一片天,像我爸就是個沒什麼能力的人,完完全全是搭上順風車
//還有你說20年娛樂多?真是不予置評,是20年前服務業多還是現在服務業多?
1.成功的人可以搞到連鎖,失敗的人還在想翻身太難
2.20年前有20年前的娛樂法,現在有現在的娛樂方式
3.還學貸,你家的事,不能反映在別人身上.讀書就是投資,投資就是有賺有賠
我爸做工的,小時候就是讀書無用制
我國小就要去包裝廠作業,國中就要去建築工地,清潔公司上班,高中要去鐵工廠,專科畢業就去當自願役
前2年就把學貸還清
現在不也在研究院裡面當小小工程師,領平均多一點的薪水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