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業務不同規模不同一般非勞力密集大公司(500人以上)要求人事佔"管銷費"15~25%...所以大約4~7倍中公司(50人以上)要求人事佔"管銷費"20~30%...所以大約3.3~5倍小公司(20~50人)要求人事佔"管銷費"30~50%...所以大約2~3.3倍但是如果是微型公司(5人以下)就很難說...另外總務職通常會估要求低一點,業務效果達到2就OK業務職會高,有時候以簽約額算10~20甚至100都正常
我在後勤單位上班,日子好的時候單靠匯兌操作,就可以幫公司賺不少錢!好的時候賺個幾仟萬,日子不好的時候虧個幾佰萬,幾年下來賺的比賠的還多!(操作績效還可以)老闆就覺得,你這個部門能賺錢,明年度預算裡就要你賺更多的錢!但原來操作避險的功能卻沒有了!改做套利!也不在本業上想想,要如何提升公司產品的競爭力,目標做到了只多發約半個月年終,做不到就砍部門員工薪水,奬金,甚至連人也砍了......!唉..賺錢的時候,後勤單位是草(油水少)......不賺錢的時候是圾垃.....說丟就丟.....這個問題的答案,現在要我回答:公司付多少,我就付出多少!多的也是老闆賺走的,他又不分你^^
本人在洗車場打工,時薪〇〇〇/H其實真正賺錢的是汽車美容,我只是幫老闆維持住客戶,客戶來洗車都是我洗,最近天氣冷我的手洗的很痛。其實我每小時為公司創造的效益低於我所領的時薪,但我的功能是協助老闆能夠專心的美容,進行高單價的服務做為一位協助者,就不能用CP值去計算了,老闆因故把我趕走,除非他有再找到人,不然老闆就要自已來洗車了。所以上面的問題,其實不太適用於年薪60萬以下(或50)的工作,請問掃地阿姐怎麼幫公司創績效??
fatman99 wrote:【問卦】公司付年薪3...(恕刪) 要看公司型態我以前有問過會計成本有分一般營運成本 行政人員成本 管理成本 薪資成本一般公司都是靠員工賺錢支撐整個公司如果公司的地點普通 又有一堆行政人員一般大概是抓薪資的四倍左右就是說你領一萬 耀邦公司賺四萬公司才可能維持下去所以才有微型公司之類產生透過公有資源減少成本如共用的電話秘書,共用的會議室
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算法,做老闆的有廠房租金,員工,材料的問題,包含業務的薪水等,並不是簡簡單單的這樣算,以30萬來說負擔的應該只是比較簡單的操作部份,而且老闆也要幫你負擔勞健保,年金部份,不滿意就自已貸款出來開,做老闆並沒這麼簡單。
其實.你可以用最普通的算法.你今天不管是做啥工作..如果公司給你一個月2萬..你至少在這份工作上可以幫公司賺4~6萬一個月..原因喔..很簡單..因為這四~六萬就是你的薪資.你的福利.加上器具的損耗(其實就是公司的儲備資金).很多人看到這個可能會很不平..怎麼我幫公司賺這麼多我一個月才2萬??其實只要你當上老闆之後你就知道了..舉個例子..如果你一個月只能幫公司賺2萬.而公司都把2萬給你當薪資..那麼我想請問..那你的福利的錢從哪邊來?老闆自己出?你在公司工作損耗的器具誰出錢維修???老闆自己出??那你要當老闆麼?很可能當老闆當到最後是老闆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