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科技業是不斷在變的!
筆電大概是在 198X 年出現,筆電 Panel 需要背光,當時是用 CCFL,需要 Inverter 去驅動,有一群電源工程師在當時算是做對的案子。
只是 CCFL 含汞,有環保問題,在 2005 年 LED 背光的 Pannel 出現,不需要 Inverter 了!請想想:從 1990 到 2005 這 15 年,這群電源工程師把 Inverter 做到完美無缺,可是,一夕間,他們的拿手絕活完全無用武之地!
201X 年,我待的上市公司,董事長決定要做 LED 的驅動器,由一開始的幾隻小貓,一年內擴展到 60 餘人的部門,幾個月後,又從 60 餘人縮至 30 餘人!
其次,小心你的工作正被人家蠶食鯨吞,我看到兩例:
198X 那個時代,有看過 Apple II 的主機板,上面超過 70% 的面積都是 TTL,當年有很多硬體功能是 EE 工程師兜出來的,之後,這些功能全被 IC 廠吃掉,199X 年,我的主管就告訴我:以後的主機板,把 CPU 和 CHIP 拆掉,就剩電阻和電容!
於是:主機板工程師 debug 的 SOP
1. 確認各組電壓對不對
2. 確認 Ripple Noise 有沒有過大
3. 確認 Power Sequence 有沒有亂掉
4. 若以上皆非,拿起電話 call FAE
1990 那段期間,PC Power 用的 PWM IC 就只有兩種:TL494 和 UC384X,2009~2016 我在上市電源廠期間,RD 辦公室外的會議室,架設整套儀器,供 FAE 幫忙 debug 用,因為 PWM IC 多如牛毛,各半導體廠為了推他們的 PWM IC,會雇用經驗豐富的 FAE 幫你解 bug,常常因為 schedule 壓得很緊,工程師也沒多少時間去找 root cause,叫 FAE 來解 bug 比較快!這樣的工程師遇到公司要資遣員工時,當然排第一的啊!
郭台銘說得好:公司找你來,就是要你解決問題,如果你不能解決問題,那麼你就是問題!
我再加註一點:是你把問題解決了,還是找人把你的問題解決了?
所以【變是唯一的不變】,當你闖進科技業時,請認清一件事:
不要肖想你現在的知識能用一輩子!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淘汰他,要淘汰你嗎?
我 1992~2016 任主管職,1994~2016 待上市公司。
為什麼現在還在做工程師的事?
主管是一個很籠統的名詞,它涵蓋:
副課長、課長、副理、經理、副處長、處長、協理、副總、總經理
各職稱還能疊床架屋的冠上【資深】兩字
就我看到的,上面那串主管職務,左邊和右邊的比較能長治久安,中間那一群其實是很危險的,有時候不是技不如人,遇到結黨結派時,真的欲哭無淚!
我不能否認 60 歲還能有 30~40 歲的體力,當然,工作型態就要【變】啦!
現在講重點:
現在 IC 的功能越做越強,以前要工程師兜電路的,現在的 IC 都打包進去了,工程師要做的事,只是外部電阻設定,如何設定,IC Datasheet 都教你了,有一個很重要的事:請問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功能,IC 內部怎麼做出來的?你能不能用 discrete 兜出 IC 的功能?
我很喜歡用 discrete 去兜一些東西,IC 廠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想吃,我舉一個例子:
很多東西都會用到音頻 IC,十幾、二十伏的音頻 IC 多如牛毛,超過百伏的只剩下 Infineon,超過兩百伏的,沒有,其實 Infineon 有一個,只是功能有限,不是 IC 廠做不出來,而是做出來賣不了多少!IC 廠能做而不做!但是還是有超過兩百伏的需求!
此時,你會用 discrete 兜 IC 的功能嗎?
我就是幹這種事!學校教的都是熱門產業,你要搶熱門的飯碗,學識、體力,二者缺一不可,學識只要有心,努力就學得會,年齡不得不向體力低頭,此時,【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你就知道年長的你體力不如年輕人,那就要【變】,找年輕人不會的東西來做。
我曾待過一家上市電腦公司,最大的股東是做運動鞋的寶成,寶成老闆曾說:寶成能有今天,要感謝在座的各位,因為台灣最優秀的人,不是學醫就是學電,不會想來做鞋子,讓寶成沒有競爭對手!
如果你是聰明絕頂的那一群,你絕對沒有工程師出路的問題。
如果你跟我一樣,腦袋平庸的人,就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電子不是只有半導體或 3C,還有不少獨門的領域,那些領域競爭對手少!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