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momo wrote:是呀,低薪是整體現象...(恕刪) 為什麼環保跟經濟建設會衝突?該拿錢出來改善汙染減少環境衝擊不想拿才是原因吧廠商省這筆錢要社會賠上環境,省不掉就宣稱是環保拖累經濟發展很想知道這些廠商在國外設廠用多少成本做汙染防治,在台灣又是用多少成本...
很多廠商還不是貪圖台灣的人力跟資源相對便宜才來設廠,這些成本省下來後連環保防治的設備也想省,更多是厚臉皮的大廠污染後耍賴(日月光),以台灣的法令罰則真的是很便宜,環保法則最多就毒管法罰1000萬,這是重大事件才罰的到(有死亡),其他就6-30萬或是頂多百萬罰款,再打個行政訴訟就會更便宜,真的是廠商的天堂,那何必要把薪水提高,廠商賺錢第一,很多知名上市公司的薪水也是超低,他也不怕外面叫他血汗工廠,道德面跟法律面完全是2回事
iimomo wrote:朋友,你進社會多久了...(恕刪) 呵,我舉的例子是新人課長/經理/店總和資深課長/經理/店總之間的差別不是你所想的“新人“我所指的新人已是主管職,且也有不少是從基層爬上去的兩者位於同的位階,做同樣的事,薪資不增反減,你認為這是正常且應該的嗎我出社會的時間想必沒你久,但卻已畢業很久但我運氣好,卡位的早,所以起薪都比後人來得高但若我離開這公司,再去相關產業應徵同樣的職階或更高的職階我的薪水想必也跟這些新人一樣因為對公司而言,初應徵者就是新人,就如同你所提的,三萬就請得到人為啥還要用老標準的5萬可以幫公司每個月多省2萬何樂而不為我的經理是從其它友店離開後再應進來的他擁有友店豐富的學經歷但到了新地方,薪水一樣只有新人水準為什麼?難道一個百貨經理就只值這些錢?比一個區區資深課長的薪資還低另,你所指的正常現象的確是正常,但一國的薪資成長率與通貨膨脹率向來是觀察政府施政好壞的指標,各國都希望追求高薪資成長與穩定偏低的通膨。根據美國勞工部將OECD主要成員國與台灣、新加坡、菲律賓共33個國家的通膨、薪資成長率的統計分析顯示,台灣在33個國家裡面,是唯一一個薪資負成長、通貨膨脹率卻正成長的國家,這顯示台灣民眾薪資所得不但衰退、而且擁有越來越高的物價與痛苦指數。圖表如下所示在表裡可看出,在有23個國家是薪資成長率高於通膨成長率,有6個國家是通膨成長率略高於薪資成長率、但相去不遠,薪資成長率仍為正數。而在表中,台灣是唯一勞工時薪成本衰退、消費物價指數卻正成長的國家,也就是說台灣民眾的薪資雖然衰退、但物價卻不斷變高。由表可看出,除了55〜64歲階層薪資偏低外,30歲以下階層從2000年以後就停止成長。好吧,我自己先承認我的薪資已經三年沒調過了,但要做的事情比我三年前剛進這家公司時還要多。先前公司應一個儲幹,起薪開3w5,結訓後升為課長薪水再往上疊1w-1W5,三年後,應一個儲幹一樣給3萬5,但通過訓練後升成課階後薪水不變…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很可憐,但更可悲的是那些倚老賣老的中年人!以上
22K不是不見了,而是被很多不合理的物價、薪資、加班制度掩蓋著,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企業讓你領28K,把你當狗操,其實你的生活不見得更好,領22K還被當狗操,叫人情何以堪現在各大企業都愛玩的底薪+獎金(津貼),再看看你的保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