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台灣年輕人失去競爭力,快速低薪化的重要原因


真的很省 wrote:
這10年來傳產業看到的真實案列,一位工廠技術人員薪水45k,工作內容機台射出,模具架設,搬運貨物,有天來了一位越南外配,她來應徵射出人員薪水20k,第一年射出量超越台灣勞工,第二年學會操作機台,第三年學會架設模具,第四年可以帶領新近員工獨立作業,此時她的薪水還在20k,第五年老闆把資深45k員工趕走,越南外配生組長在加薪6千元,她高興到差點跪下來,此時工廠已慢慢在聘請外配員工了........(恕刪)



為什麼會這樣....??

理論上聘請低技術的外勞會造成品質低落,競爭力下滑,收益會減少
但是這些事卻沒有發生,代表老闆(公司)還是賺到錢,並沒有競爭力減少而虧損

我推敲這產業依舊維持在二十幾年前的情況

除了將設備升級,有新的製程方式,但是管理思維,核心技術依舊沒有改變

台灣當初大舉西移或大量聘請外勞就是因為這些事情的技術能力只到這裡
工廠不需要大學生,研究生的等級,只要一般國中生,高職生就可以做到事
當然請外勞來,就可以降低成本

台灣普設大學造成學歷的浮濫,產業的人力佈署成為倒金字塔而沒有全面性
多餘的高階人才因為環境,文化,政府缺乏前瞻性,造成沒有機會或能力去創新

台灣的稅制不平等,也造成老闆賺的錢不需要公平課稅,沒有稅金就無法將資源做公平分配
無法創造製造一個穩定的環境,被裁員的人也無法提升或改變自己的技能

台灣的嬰兒潮在1951-1971年,目前大約是60-40歲這個階段,這也是台灣的黃金世代
台灣迅速發展,這些人聚集了大量的財富,目前也是這階段的人擁有最多土地跟房產
在房地產泡沫興起,這些人掌握的台灣許多命脈,不管在人脈上,在政治上也是想當有影響力
透過政黨的綁架,不斷地穩固了自己的權力地位,甚至擴張
這二十幾年,政府沒有預先架立起公平的法規,反倒是為了維持政黨的統治,
單方面的偏向某些族群或財團,這也是財富無法均勻的流轉,而被扣了起來

近期中國的崛起,強力的吸磁,台灣以往的經濟的地位慢慢被取代了


我認為未來要改變,還是得靠全民去督促政府,不管在稅制,環保,人權等議題
不能只靠政府或所謂專業人士督導,而是要越多的國民去了解,參予,甚至促使政府的改變決策

第二打破政府被政黨綁架,多了解政黨或立委,議員在會議時的表現
打破政黨的偏見,選舉能為公共利益做事的人,

第三改變自己對成功的觀念,很多人對成功的印象還是在賺很多錢,事實上,堅持自己的理念
創造夢想,或者努力改善社會的人,都是成功的人生,不應該把成功聚焦在物質上,反倒要是精神上
能否反觀自己的這一生無悔?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你以為模特兒界不競爭嗎?

不是年輕人失去競爭力,而是政府失去競爭力。
我把靈魂賣給路西法 wrote:
在我們這個時代要創業有以前人所沒有的資源

那就是網路/智慧財產權/複合式通路/整合式行銷等等

假如你會寫APP 有可能一夜致富登上報紙頭條

未來3D列印時代 如果你創作的東西有創意 或者你會畫設計圖你也有可能一夜致富

而且在現在這個時代你要找供應商要找合作夥伴

比起過去必須拎著公事包到處跑到處發名片來的簡單又有效率多了

我從來不認為在這個時代創業會比過去困難

只能說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浪潮

如果遙望著以前的海浪

只能說他已經過去了


過去的時代背景和現在當然會不同,你提的只有一小部份,就是資源取得容易,可是你沒提到的,因為資源取得更容易,造成更多競爭者加入,過去你們只要面對台灣就好,現在年輕人要面對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競爭者,未來十年更強大的競爭壓力會來自對岸,他們要比你們花更多倍的力氣,去達到競爭門檻,鼓勵創業?別鬧了吧?是鼓勵更多人往火坑跳吧?

當老闆本身就只適合少數有精英能力和資源的人,才能勝任,一直鼓吹年輕人去創業,而沒辦法提供對等的資源,是把他們推向死路,台灣目前該作的,是強勢整合產業,績極、主動得淘汰不良企業,才有能力面對未來的競爭,這些是目前掌權的世代才能作到的,遠不是年輕人能掌控,他們能作的就是進入外商,或你講的用腳投票,是少數能掌控在手的,但這時就別再用上個世代的老觀念去綁住他們了。
失去競爭力是整個國家失去競爭力
不單是年輕人而以

原因
全球化 產業未升級 政府失能
荒廢技職體系 小小台灣 搞了162間大學
其實很多大學生沒有實力 程度比以前高中生還糟
供過於求 薪水自然會下降

台灣多數人待在中小企業
但政府只重視財團或大企業 問題是少數人才待大企業
造成GDP 有成長 多數人卻無感
仍再走老路 缺乏創新
因中小企業資源有限 一切靠自己

低薪原因 也是一樣
全球化 導致產品會以最低成本生產
同樣技能的年輕人薪資
企業會找較便宜的地方生產
所以會漸漸均等化 台灣下滑 其它 大陸 東南亞 漸漸上升
除非台灣能有大躍進 不然誰執政都一樣

這就好像大家買東西 會去便宜的地方一樣
我們總不會罵自己是無良消費者 剝削廠商吧
這是經濟學法則
供需問題 很真實 也很現實
不然你以為郭台銘沒事幹 一天到晚轉生產基地所為何在?
因為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就是要便宜 好吃 又大碗

但與其埋怨政府或是資本家 不如多培養自己
充實自己 事在人為 真正有能力的人 22k 只 是暫時的
好的人才 搶都來不及了
但如果工作性質技術不高
雖然22k 很低 但是因為全球化 只要有比你低的 就很難漲上去
臺灣年輕人沒競爭力,原因是就是沒競爭力的社會、
因而有沒競爭力的家庭、沒競爭力的學校、沒競爭力的企業,
所以才會有沒有競爭力的薪資。

掌握社會一切資源的長輩,卻只怪剛入甚至未入社會的年輕人?
養子不教父之過,這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台灣還有一個致命缺點
就是沒有國際觀 也無法吸引外國人才
以前亞洲四小龍 新加坡 香港的白領外籍人口多到爆

台灣還在固步自封 管東管西
白領外籍少的可憐
因為跟本沒誘因
3K 產業年輕人不願從事 薪水其實都遠高於22K
只能引進外勞

媒體更沒國際觀 只想短期炒作
作事都一窩瘋 最近又再炒巧克力
成天 黃色小鴨 圓仔 狗仔
跟國際脫軌很久了 怎麼會進步?

之前聽一個心靈醫師說
現在的年輕人失去競爭力甚至不肯努力
原因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要為什麼而努力
早期台灣(父母輩的)經濟正要起飛
大家都很窮 所以有共同的目標想要賺錢存錢
現在大家就算失業 住家裡也是吃飽穿好
所以根本就是生活過得太愜意了

去觀察街上的年輕人就知道了
平板.智慧手機人手一隻
一個月多出500元以上的支出
星巴克每天客滿 一個月多出1000元以上的支出
夜店.KTV.燒烤.大餐....等等早期年輕人從來不曾有的消費支出


低薪真的好可怕.....
年輕人只能往國外發展了..

kch008 wrote:
不是台灣年輕人失去競爭力

而是台灣失去競爭力 才導至年輕人低薪的原因

搞清因果關係 不然只是緣木求魚...(恕刪)



中肯..................
題外話!!在說現在巳經進入機器人時代!關鍵時x那個節目在20170206的節目有講到,怎麼說企業開機器人工廠不繳納勞建保和薪資現在的政府沒有規定那一塊怎麼來比請一個外勞比較划算!。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