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資工出路一談..

鼴鼠 wrote:
1) 這不是台灣存在...(恕刪)


問題似乎是大公司的思維還在過去。如果再進大公司,培養出來的也是同樣的思維。 這個討論”專案“這個名詞提了好幾次。軟體工作必需要跳出這之外,才能往前成長。 如果你看美國,基本上是年輕人的天下,原因之一因爲他們的思維是新的。

台灣軟體創業環境其實很好,素質高,工資低,有勞保。重點需要轉到軟體上,針對美國市場,只要有人成功一次,應該也會造成一股”風氣“。 這是我在M01看到最可怕的力量

鼴鼠 wrote:
1) 這不是台灣存在...(恕刪)


01內就有些軟體類的勇士創業,

台清交基本上是很難產出創業勇士,產出螺絲釘倒是容易.

為了下一代,還是得多創業,別總認為那不行這不行

15年前認為台灣人很喜歡自己當老闆,但今天所看到的社會現象是受高等教育者只想當螺絲釘.

所缺少的正是少了一股生命的創造力.整個社會死寂一片

dp2046 wrote:
你有點無聊...感覺...(恕刪)


你才是要來戰的吧
我只是回答樓主的問題
反正不干心被挑的人
就會跑出來說兩句
我又沒批評沒名氣學校的人都不上進
只是當新人時月薪會少個幾千罷了

lyre1710 wrote:
你只是不想承認沒名氣...(恕刪)


沒專業當然只能比學校,有專業自然就比專業,所以真正瞭解人才者,要區分軟體人才主要只區分兩種人
一種是俱備專業等級的軟體人才
一種是只有概念,沒CODING過者

寫程式其實算是一項需要腦力與勞力的工作,一個好的軟體程式,除了有良好的程式邏輯設計之外,好看的使用者介面設計(User Interface)也是一項重點,當軟體系統規模愈來愈大的時候,軟體的除錯將會變成一件困難的工作,必須花費相當的心力才能將其完成。所以說,軟體作品就像一個工藝作品,需要花費很多心血並且投入很多時間才能夠使其完美;軟體開發工程師就好像一個藝術家一樣,要有相當的熱情,才能持續下去

一個軟體開發工程師的功力,在於其撰寫的程式碼的數量;唯有真正看到該工程師的程式碼,我們才能真正斷定他的程式開發水準的高低。

同樣也可用於電子硬體產業中。從台灣的大學電子相關系所訓練IC設計人才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一個要從事IC設計的工程師,一定要有實際下晶片的能力」;同樣的道理,要培養紮實的程式設計人才,就必須有完整的程式撰寫能力

Mainline Pocket wrote:
4萬有點低,行情真的這麽差?


起薪四萬還低?

大學生畢業平均薪資才兩萬多

資工念的人又一堆,

除非你是天才,絕大多數剛畢業根本到不了四萬

還沒談薪資倒退了十幾年呢,比小弟當年在臺灣還糟

bobbycomboy wrote:
15年前認為台灣人很喜歡自己當老闆,但今天所看到的社會現象是受高等教育者只想當螺絲釘.

所缺少的正是少了一股生命的創造力.整個社會死寂一片


天才們都立志當螺絲釘的結果

就是老闆們都是15年以前的老闆

也難怪馬雲笑臺灣,說如果臺灣都是老人們在談創新,那就..
不要再說名校出來的不會寫程式了好嗎, 這個真的會笑死人wwww

前段學校相關科系畢業會寫程式的比例鐵定高於後段學校, 只可惜這些大款很多都不會在台灣公司上班, 畢業就跑去美國留學的一堆。前段學生接受的訓練強度是比後段學生強的,當然畢業後看造化,但是前面這些人通常畢業進好公司受到比較好的訓練成長自然比較快,沒有這個條件的當然說一切看自己。

專業程度, 大部分的學生畢業專業都要重新訓練啦, 何況台灣職場裡面老RD觀念錯誤的也一堆, 會porting driver很了不起? porting出來的東西又快又好才是厲害, 這些都跟學校學的基礎觀念有很大的關係, 但是外面相關工作有80%以上機會你學不到這些,大部分的RD根本就是靠經驗在混....
Mainline Pocket wrote:
台灣軟體創業環境其實很好,素質高,工資低,有勞保。重點需要轉到軟體上,針對美國市場,只要有人成功一次,應該也會造成一股”風氣“。 這是我在M01看到最可怕的力量

台灣軟體很難跟素質高劃上等號
講句不中聽的
在大陸要找到比台灣好又更便宜的並不困難

bobbycomboy wrote:
沒專業當然只能比學校,有專業自然就比專業,所以真正瞭解人才者,要區分軟體人才主要只區分兩種人
一種是俱備專業等級的軟體人才
一種是只有概念,沒CODING過者

其實你忽略了目前許多一流公司所更重視的一種能力:思考和學習能力. 資訊這行日新月異 目前所有的技術都會過時 只有不停地思考和學習才能讓你保持領先

真是一流的軟體人才不只是要有很好寫code的能力 還要可以預見還沒發生的事以早做準備 當事情發生時以逸待勞. 這樣的人面對問題時不是只知道how 還要深入思考why

至於做一個好的創業者更需要這種能力 才能把公司帶往正確的方向 因為決定做什麼比怎麼做還要困難的多

在高科技這行我看到大部份的好公司都是名校學生創立的 amazon, google, facebook, microsoft, 聯發科.
大家也不要妄自菲薄,上週商業週刊才報導'38歲駭客CEO"其他媒體也有報導駭客CEO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