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賣十年 wrote:
坂大 您不要白費口水了
很多人看不懂 聽不懂 還是在那邊叫
明明就很簡單 版大堤了老闆心態而已
就有些人把 外勞 政府等等拿出來講
你很強 怎麼不去選舉 當老闆
還是老話一句,不要拿個經來討論總經,另一串我已經講過很多次了。
以總經的角度來看老闆都是沒有良心的,所以政府制定各種制度和規則來限制老闆能做的事情,如果連外勞政策都拿個人競爭力角度來看只能說,方向不對。
勞動市場是不是單純的供需問題?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連美國這種資本主義國家都開始減討境外輸入勞動力,台灣還有人單純認為這是單純供需問題? 這個問題就像街友一樣,不管你說是教育政策失敗或是產業政策失敗或是我們下一代不知道為什麼通通被雷打到勞力密集工作都不想做,政府都是要出來解決,不然會出事,所以檢討政府沒有什麼問題,不然到時候出現社會問題只要你跑不到國外一樣概括承受。
說真的over educated問題其實沒有那麼嚴重,問題在於這些附加成本低的工作額外創造的利潤太少。有人說做文書行政一堆人來應徵,作業員和工地就沒人去,其實仔細算一下時薪和額外付出的體力/健康成本,做小七搞不好還比較賺,不要看作業員可以凹到一個月三四萬,很多都是加班加到爆換來的,更何況這種工作基本上沒什麼未來性,只有缺錢缺到爆的才會去做吧,平平都是爛工作幹嘛選一個比較累的?
現在大學生的起薪計算上通膨根本連當年專科的起薪都不如,不要再說是因為太多人念大學所以平均薪水拉低了,事實是過去二十年台灣產業沒有成長只能靠低廉的勞動力賺的幾趴利潤造成的,這些難道是年輕人的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