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供需問題決定薪水高低...這很難懂嗎???

冰淇淋賣十年 wrote:
坂大 您不要白費口水了

很多人看不懂 聽不懂 還是在那邊叫

明明就很簡單 版大堤了老闆心態而已

就有些人把 外勞 政府等等拿出來講

你很強 怎麼不去選舉 當老闆


還是老話一句,不要拿個經來討論總經,另一串我已經講過很多次了。

以總經的角度來看老闆都是沒有良心的,所以政府制定各種制度和規則來限制老闆能做的事情,如果連外勞政策都拿個人競爭力角度來看只能說,方向不對。

勞動市場是不是單純的供需問題?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連美國這種資本主義國家都開始減討境外輸入勞動力,台灣還有人單純認為這是單純供需問題? 這個問題就像街友一樣,不管你說是教育政策失敗或是產業政策失敗或是我們下一代不知道為什麼通通被雷打到勞力密集工作都不想做,政府都是要出來解決,不然會出事,所以檢討政府沒有什麼問題,不然到時候出現社會問題只要你跑不到國外一樣概括承受。

說真的over educated問題其實沒有那麼嚴重,問題在於這些附加成本低的工作額外創造的利潤太少。有人說做文書行政一堆人來應徵,作業員和工地就沒人去,其實仔細算一下時薪和額外付出的體力/健康成本,做小七搞不好還比較賺,不要看作業員可以凹到一個月三四萬,很多都是加班加到爆換來的,更何況這種工作基本上沒什麼未來性,只有缺錢缺到爆的才會去做吧,平平都是爛工作幹嘛選一個比較累的?

現在大學生的起薪計算上通膨根本連當年專科的起薪都不如,不要再說是因為太多人念大學所以平均薪水拉低了,事實是過去二十年台灣產業沒有成長只能靠低廉的勞動力賺的幾趴利潤造成的,這些難道是年輕人的錯嗎?
絕代蝴蝶 wrote:
所以我說,職場甘苦談...(恕刪)

重點是!
你文中的這些工作是普遍大學生最不想接觸的= ="

我粗工一個月玩硬一點也有可能上看3.5萬~4萬!
白天>早八晚五.但是6點30~7點要到公司集合派工(時間依各公司而定.上班時間一樣!)
晚上>>若有遇到工地趕進度算加班.一小時200!
一天1100~1500不等(看你會啥機器的等級而定)!
休假自己定!
有大學生來做嗎= =?
我只看過三個來我們公司做過

這工作很低層.但個人是認為若連低層的工作你都不想做的話.沒啥資格跟人說薪水= ="
所以在決定薪水高低之前......
自己的態度就決定自己可以拿多少!


補充:
在資方真正結構體沒有改變之前.這方面從來就不是供需問題!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其實我提的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
可惜不願意接受的人就會衍伸出一堆理由和說法來對抗供需問題的根本(我沒有說他們講的不對...)

苦力骯髒這些沒有人願意去做的薪水一定比22K高非常多
做辦公室吹冷氣打打雜的工作未來或許會比22K還要更低

為什麼...這就是供需
imggy wrote:其實我提的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
可惜不願

沒有議價的能力

政府施力也有限
imggy wrote:
可惜不願意接受的人就會衍伸出一堆理由和說法來對抗供需問題的根本(我沒有說他們講的不對...)

苦力骯髒這些沒有人願意去做的薪水一定比22K高非常多
做辦公室吹冷氣打打雜的工作未來或許會比22K還要更低

為什麼...這就是供需


經濟學假設所有的人都是理性,如果沒有人願意去做表示有其他原因影響職業選擇。前面我有講,做工看起來很好賺,實際上隱性成本很高。講白話一點就是人家願意跑去打雜不去做工背後一定有計算過利潤,不會是因為全部的人都同時腦袋被雷打到全部變白痴。

照單純的經濟學模型來看,勞力供給和薪資最終會平衡在到一個兩邊可以接受的價錢,那幹嘛要進外勞? 因為業主沒有辦法創造足夠的利潤,我直接舉個例子,漁船萬年缺工,但是開給船員的薪水一樣很低,最後都請外籍船員去了,這樣還能說沒有人做的工作薪水一定會高嗎? ,

台灣人比成本比不上第東南亞進口那些便宜人力,所以台灣像各國一樣對於境外輸入勞動力是有一定的政策限制,這就不能說是單純的供需問題,因為這個總量是政府可以管制的,先不管政府介入有沒有效率這個問題,實際上整個人肉市場會隨著政策不同,要鼓吹自由市場那一套等哪天開放外勞無限制進口再說,但是可能嗎?

所謂人肉市場一直都不是單純的市場經濟,政府可以操作的手段多的是,包含教育政策,產業政策,外籍人士就業規定等等都是,這其實是政治社會經濟三方面的混合問題,並不是像你說的單純的市場經濟而已,你看到的現象有一部分是政策操作過的結果。
社會現象無法一概而論


台灣的低薪現象除了噁爛的台灣牛精神這個原點之外,全球化分工、產業結構、企業結構、教育體制的設計、產學結構、勞資關係、勞工權益、民主啟蒙、政商關係...這是涉及多重面向的議題,『無法去政治化』。

someonepoor wrote:
照單純的經濟學模型來看,勞力供給和薪資最終會平衡在到一個兩邊可以接受的價錢,那幹嘛要進外勞? 因為業主沒有辦法創造足夠的利潤,我直接舉個例子,漁船萬年缺工,但是開給船員的薪水一樣很低,最後都請外籍船員去了,這樣還能說沒有人做的工作薪水一定會高嗎? ,


水產養殖工作者平均月薪33,923不知道算高還是低?

中時電子報:八年級漁夫 許秦源年收百萬
自由時報:首批3千尾烏魚 漁民進帳7百萬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水產養殖工作者平均月薪33,923不知道算高還是低?

中時電子報:八年級漁夫 許秦源年收百萬
自由時報:首批3千尾烏魚 漁民進帳7百萬


那是家裡有船才有這個價錢,你真的知道一張牌照加一艘小船要多少錢?而且漁船吃油很兇,扣掉油料費賺多少還不知道。

上人家船的就是底下這個價錢

http://tw.myblog.yahoo.com/fish_tainan/article?mid=683&prev=684&next=-1

"今天會如此感性的寫這篇是因為中午去安平,恰巧看見一群外籍漁工在補魚網,於是問了他們一些捕魚的問題,外籍漁工領一個月領數千元不等(上網google一下就會有許多漁工的悲歌、漁工受傷…訊息出現,請先準備好衛生紙拭淚),船上工作艱苦,下了船還要做其它相關作業,但一個月的薪水就這些薄薄薄到不行的幾千元,仲介說好聽是2萬元,但我不敢去思考其他的錢究竟到哪去?"

你那兩篇在其他地方已經被吐到爛了...這麼好賺 漁港就不會停一堆船不出海了。喔,這是近海的,遠洋的有另一個人寫的東西不過好像被刪網路找不到,看完一樣是拿命換錢,有興趣可以找"兩年的討海生涯",寫得很不錯。

同樣,作養殖要有那個月薪通常都是家裡本來就在養的,一般人哪來這個資本搞設備。

絕代蝴蝶 wrote:
水產養殖工作者平均月...(恕刪)


疑為漁保冒險出海 1死1失蹤-社會新聞-yam蕃薯藤新聞
「漁保害死人」,1名婦女說,今天上午出海的漁民都是為了符合漁保資格,她的殘障姪子連走路都有問題,也拜託朋友抱他上船出海,就是擔心出海的天數不夠,漁保資格被取消。大武鄉鄉民代表王景昌表示,台東區漁會規定會員資格每年必須在海上勞動90天 ...

專業度的高低

才是決定薪水的高低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