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ycw wrote:
總額預算制已經實行了...
他的目標是醫師月薪在80-120k(其他的醫療人員呢,遞減摟!)
並且多做多賠錢
以後要看病要住院....走健保....請排隊
要快一點,請自費
(比方說假設你肚子痛......要去診所看.....診所認為"疑似盲腸炎"..轉診到大醫院做檢查.....排隊....排隊....ok...住進去了...接著排隊....排隊....等開刀"...
要快...ok.....
肚子痛......要去診所看.....診所認為"疑似盲腸炎"....自費....檢查後開刀...)
以上場景將在3-5年內看到....
某大醫療財團(長x)已經在精算一年要收多少病人要開多少刀才會賺錢..
以前是論件計籌,看越多病人越多就越多錢....
現在是總額制...
多做的健保不給附....
所以...
多存點錢以後看"自費"的醫生吧!!
必須自費的這個場景其實已經出現了,不用等三年那麼久。
健保把燙手大餅丟出來讓醫界為了爭食而自相殘殺或說重整醫病生態,從長遠的角度來說應該不是壞事。
醫界的人士也許要從減少業務量來提升生活品質來想才會比較樂觀。
drycw wrote:
附帶一點.....
上面有個網友提到的外科助理的事...
雖然現在醫療法已經規定....取消了專科護理師實行醫療業務的行為(就是所謂的外科OR內科助理)
所以摟....那些工作其實是走在法律邊緣...
可是這也是情勢所造成...
現在80%的醫院(含醫學中心級的)
外科第一線照顧病人的不是住院醫師喔....是外科助理....
開刀的話除了主刀者,其他第二第三operator都是外科助理.....
(有個笑話..某林口醫學中心...因為招募警衛人力過多,所以....把他們安排去當外科助理....嘿...這是真的笑話喔...)
內科也是這樣....
所以今天你生病住進醫院,可能除了早上的查房件得到醫生之外....
你的一切都掌握在專科護理師的手中
健保是個好東西....原先的規劃是醫療品質與醫療普及性並重,後來更改政策為先求醫療普及,然後維持一個可以接受的醫療水準.....
沒錯...普及性真的很重要....但是品質也很重要阿...
現在變成了....不甚普及(載中南部...繳不起健保的人多的事)....也沒了品質....
有多少地方..要不要做什麼檢查...要不要給什麼藥...
indication不是需不需要....而是健保會不會給錢...會部會刪除....
然後...民眾對醫療失去信心....網路上充斥許多所謂的"專家建議"
弄到後來.....醫療結構一團亂...
總額預算時行了....健保永遠不會倒了....但問題會更多的....
多賺點錢....以後看病用吧.....
林口的那家醫學中心之前就傳出一個自我安慰的話:還好政府現在沒有開放大陸的學歷證照,否則的話中國有許多「教授級」的醫師曾表明希望到台灣來當實習或住院醫師,而且不需要「高薪」。到時候台灣的醫院內將充滿了教授級的人物。
感謝政府的德政。
Albert Einstein: Ich muss nicht alles wissen. Ich muss nur wissen, wo es steh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