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mango wrote:
中肯文!台灣的問題...(恕刪)
我覺得是論述能力和處理利益紛爭的能力問題
我們市場不大,缺乏天然資源,那要發展好以國際為市場是不能避免的
要開發國際市場,我們自己的市場不可能不開放,可開放會有利益間問題,怎樣協調,因為開放的得利者該拿多少利益出來補貼失利者
不然台灣發展的基礎並不差,但內部沒機會,那人就跑光了,尤其是能力不錯,有辦法出去的人
但發展慢也表示基期低了,未來發展的潛力就大,危機也是轉機,只是看我們怎麼看待和選擇而已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樓主眼中的中國與台灣比較是很怪異的
兩邊在商業角度上是無法有效比較的
台灣是個隔離小島
只有兩千多萬人的市場
中國是個十三億人的龐大市場
而且中國政府一直強而有力的創造內需氛圍並限制外商
這點你在那邊十年相信你不可能不知道
中國政府對於外商也好台商也好
明是鼓勵暗中則是利用外資的技術資金來壯大內資
就連強大的谷歌臉書那個在中國討得了好?
台商外商的機密技術在中國被國企挖了偷了真告的贏嗎?
呵呵
台灣就是個小島市場
也對外自由開放
本土的商業資源就一定是有限的
我不知道你在比什麼
難道你認為PCHOME早點去去大陸搞
在沒有中國高層的支持同意下
就能贏過阿里巴巴?
就商業角度來說
台灣的商業經營因為市場規模的關係
本來就不可能有大陸的那種特殊規模與變化
所以慢慢的本土商業自然會追求在地化小而美的模式
以求與跨國外商進行市場區隔
這就被你說成是不求上進?
我覺得樓主你雖然見過世面
但沒搞懂真正的商業本質
你的見識還要更上一層才行
不然中階主管職後就上不去了
台灣現在這個樣子才是本來該有的
也該繼續轉型成為觀光金融科研等
以小而美又精緻的模式來產生競爭力
台灣永遠不可能是大國
更難以與中國這樣的專制管控下的超大市場競爭
台灣過去四十年前到十多年前的盛況
本來就是中國沈淪才把東北亞的製造業市場讓出給台灣的
結果台灣人居然開始以大國自居了
想要跟別人比拼規模比製造?
台灣在品牌上的確可能成功
但是前提是台灣老闆觀念上要轉型
不要老是只想著“製造”
設計經營與行銷才是重點
HTC就是完全搞錯重點才會退場
當然老闆爛又惡搞也是原因
這些說來話長
總歸一句形勢比人強
市場大就是贏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的國家
台灣十多年來的停滯
並不是因為台灣人不努力
而是中國崛起必然的後果
當然台灣人也還沈溺在過去的舊思維中
不是驕傲而是自以為大國
認為過去台灣可以
那現在為什麼現在不行?
一定要搞大搞強搞規模搞製造
這樣想當然完蛋
台灣人也別妄自菲薄
快點認清現實
拋棄過去的舊思維
就能轉型成功
台灣有很多文化上的超強優勢
這在小而美的精緻產業上是很強的基因
不要再想搞那種大規模的商業模式了
至於樓主別想太多
多讀點書認識什麼是文化與歷史
對你會有幫助的
*****************************************
這篇寫得較更貼近現實...
用臺灣蕞爾小島與大陸泱泱大國相比...
比懶X比雞腿還不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