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打算幾歲退休啊?

無論物價膨脹如何
一定有相對應物價便宜的地方
例如在高雄還有40元便當
雖然說是素食的

錢不夠有錢不夠的過法

componentbeggar wrote:
不能以現在的物價去算(恕刪)
meridian wrote:
Vanguard VT

世界並不是你眼中那麼的小, 不會只繞著我轉
沒聽過的話就多學習, 然後少發廢文

不過想來你跟投資就是無緣, 還要0風險咧~~~錢放銀行都有貶值風險了, 世界上會有0風險的事?
做夢去吧, 夢裡什麼都有


自己打嘴巴介紹人家買股票賺錢
卻顧左右而言他叫人風險自負
整篇下來你除了貼一張自己畫的獲利美夢圖
其他你說不出來
說一些五四三的轉移話題
別說別人
你已經在做夢了
先封鎖你囉
你連一支股票都講不出來
很怕人家攻擊你弱點
所以直接把話題句點
所謂不做事就不會做錯事
畫大餅說大話貼獲利美夢圖
你就是這種人的代表人物
幾句話參透你這個人
你到底是什麼樣悲慘的環境下長大
說話沒內容
這種人談獲利???
笑死我了
沒有人的地方哪裡都是天堂
ihsgp wrote:
我今年3月底滿45歲就想退休了說
然後活到65歲就夠了不需要活太久

你看拜登幾歲, 張忠謀幾歲
把65歲當成天花板會不會太低了?
台灣現在平均壽命80歲, 20年後估計能提高到85歲, 50年後估計90歲
祝安平 wrote:
無論物價膨脹如何
一定有相對應物價便宜的地方
例如在高雄還有40元便當
雖然說是素食的

錢不夠有錢不夠的過法


你說的好!

北科大建國高架道東側的校區,主要是運動場、學生宿舍、學生餐廳,學生餐廳離建國高架道沒多遠,經常有不少計程車司機把車停在建國高架道下,去那間學生餐廳用餐,因為便宜。

北科大建國高架道西側的校區內,也有學生餐廳(種類不少)

我家離北科有一段距離,退休後沒下雨時,倒是可以健走去北科學生餐廳吃飯。
學生餐廳就算不美味,應該夠清潔吧!


jerry4567 wrote:
我說的是大多數人的情況,
你是好運的勝利組就恭喜你,好棒棒!!

科技業多數人領多少錢,我都看過薪資單,你沒機會看過!!
你可以繼續活在自己的世界,
但是現實的社會是另一件事。
以北部科學園區15萬從業人口,能年存30萬的,恐怕沒有幾萬人,
你大概不知道一個公司最多人數的就是作業人員(技術員等級),一個月2萬多到3萬多的薪水,
你叫他存錢??
聽過很多月收入10萬的小家庭,花小孩每月就要噴掉2~3萬,很多還要繳1~2萬房貸,
再加上吃吃喝喝跟娛樂,月光族也不稀奇!!


備註:以下是我GOOGLE到的台灣人家戶淨資產資料,官方的。

主計總處的國富統計報告,2017年底我家庭"平均"每戶資產淨值1163萬元,換算成人均就是427萬元。

要注意這是平均,不是中位數,所以實際大部分人會更低。而且這是資產淨值,也就是所有的存款+不動產換算成的,所以大部分要跟大老闆+田僑仔去平均,你懂的。
還有一點是,台灣的房價太高了,導致台灣的人均淨資產算高,但結果就是除了房子,手上空空或負債(房貸)。


所以,如果沒猜錯,你不是人資,就是財會。

你對退休需要金錢的說法和思考模式從某個角度看沒錯。
說現實一點,就是退休後要過 60 分的退休生活,還是 80 分的退休生活。
100 分的退休生活是老闆和土豪的專利,就不要肖想了!
不認同 1800 萬的原因,是站在 60 分看 80 分。
工作這幾十年,因為工作關係,見過形形色色的人,
常常要跟大到大老闆或高階主管,小就小到基層的工人接觸,
接觸過的人應該也有幾萬人
我發現有一種人是因為時運造英雄,所以趾高氣昂,只以自己的運氣(或者說成就)為傲,以為
世界上每個人運氣都可以很好!!這種人在科技業很常見,因為科技業好的時候,只要待對公司(跟能力完全無關),
就可以領到股票,甚至有一種人運氣好到,公司的人都不太想買的自家股票,他拼命買,結果大家都不看好的
自家股票,莫名其妙被炒到爆高,然後這種人就躺著數鈔票,年紀輕輕四十多歲,就已經是樓主數倍身家,
到處買地買房,玩樂。
樓上那幾樓不食人間煙火那為老兄,八成就是屬於我講的那種運氣好的人,待對公司,領對股票,能力可能普普也沒關係。就好像早期台積電,竹苗地區的的四五六年級生,寧可去陶瓷廠領多幾千元薪水,也不願意到科技業
領那電子廠少少的薪水(以前科學園區電子廠薪水較其他外面工廠少好幾千)。
早上剛剛又看完一篇新聞,大意是說,現在的人薪水跟房貸的負擔比,接近五成,也就是說一個月的薪水有將近快五成要繳房貸。事實是,我認識很多人,有時也會跟一些醫生、教授、中高階主管聊聊房子,
我只能說,最近跟一個公立醫院醫生聊過,他說他負擔不起一間蛋黃區的房子,前一年跟一個要退休的老教授也聊過,他也說他一個教授的薪水,只能負擔一千多萬的房子,實際上他也是花了1200萬買了一間一般的房子。
醫生、教授都已經算是高收入行業,一般人更不用說了。
問過一些身邊四十多歲買房的人(各業都有),幾乎都是貸款30年,繳完了貸款,還剩多少錢當退休金??
或許談到退休,台灣大多數人應該都只能過50分或60分的退休生活吧,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每個年紀去做某些事情,當下的時空情境不同,該做該花還是要去花,不要等老了
抱著一堆現金,只有體力坐在家裡等死,那你的人生比老了當下流老人更可悲。
componentbeggar wrote:
你說的好!北科大建國(恕刪)


我不是不認同1800萬過退休生活的想法,
是現實面能跟樓主一樣有1800萬當退休金的大眾,寥寥可數。
我只是講出現實面的實情。
有人覺得1800萬還不夠當退休金,我只是有感,有人不食人間煙火,
或者說,以井窺天,他只看到他自己"運氣"帶來的成果,而不懂得去觀察這個社會的實態(我建議那為有為的成功人士,真的有能力的話,多走走社會角落,當當義工也好,你的視野會不一樣)。

我並沒有說我自己不夠退休金,也沒有說我只想過60分的生活,
我自己的規劃是,我的退休每月可用金額,會高出我目前在職時每月的實際花費,甚至高出幾萬,我認為對我來說已經夠了。
別家公司我不知道,待過一家橫跨上市前到上市後的公司,在上市前員工認股時:

課長 / 副課長 可認股數約 工程師 兩倍
經 / 副理 可認股數約 課長 / 副課長 兩倍
協理 可認股數約 經 / 副理 兩倍
總經理 可認股數約 協理 兩倍

上市後,每年的 Bonus 看考績,不是普天同慶!不要只看新聞報導!
私人公司給多少薪水和 Bonus,要看你能幫公司賺多少!
不管你拿多少薪水,會去公司上班的,說穿了都是沒家世背景的!我也是,我父母沒讀過書。
講到股票

華碩子公司華擎,多年前華擎上市前開放對華碩員工釋股,欲購者眾,遠高於釋股數,於是採抽籤,中籤者只能認一張華擎股票!

華擎上市當天___跌停!
componentbeggar wrote:
別家公司我不知道,待(恕刪)


有些公司是這樣,有些未必!!
我待過某家上市櫃公司擔任部門主管時,有時候我的Bonus,幾乎是下面工程師的總和(因為都是公司給我一筆預算,由我決定部門內的工程師誰可以拿多少),因為那家公司認為主管是骨幹,不能走,工程師只是賣勞力的,走了沒關係。
還有,有些公司認股,是不限張數的,有些是有規定張數,
某大廠,曾經不限張數,當初敢衝,且高點有賣掉,身家上億都有可能,傳聞我以前的老長官,處級以上長官,
認了很多,那時候跟他出去玩,他聊天都在講要怎麼規避贈與稅、遺產稅。
我待的第一家筆電公司的 RD 副總,台大電機所畢,之後是華碩筆電部門的開國元老,賺夠了,移民加拿大,返台探親時,順便去牙醫整理牙齒,想想看為什麼不在加拿大看牙醫?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