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萬一失業後,自行成立資訊公司可行嗎?

Roy Lo wrote:
有缺業務嗎?...(恕刪)


等未來有一天接手父親的小公司,一定缺業務。
cykuo919 wrote:
我是自然組,你是社會(恕刪)
當然開公司比起受雇要難多了,並非在職涯中表現優秀就能開創並經營一家公司,我的在醫院執業和同業的小孩,偶而翻出了民國72年73年的外商公司薪水條,很驚訝他們現在工作2~5年的薪資竟不到老爸當年的一半,我只能說當初的專長和運氣,恰巧處理和解決多國工程師的問題,他們又問既然那麼厲害,又為何公司開起來又做不長?原因當然很多,個人,資金,產品,技術沒有與時俱進......可以輕易列出一二十項.外商撤資後又轉戰幾家上市公司也待過不同部門,人生就是如此,只要有準備,歷練夠,有深思熟慮,何不把事業做大?一些上市櫃的崛起不就是如此?至於自然組社會組領域不同各自擅長,在公司當上CEO,或是Owner 唸社會組的或是念工程的再念管理或是社會科學的多得是.自己的同學在國外任教和工作的不少,上市櫃的老闆也好幾個,還在任職CEO的多有在管理科學碩士學歷再去念工程博士.如我沒有與時俱進者就只能早早退出或說被淘汰吧.
創業是一定要走的路, 先問自己:
1. 客戶哪裡來?
2. 資金能撐多久?
3. 團隊有誰?

我也是資訊軟體背景,也做過銀行系統專案,但我沒有走資訊軟體創業
1. 小專案591外包網一堆年輕人低價接案,拿到也沒什麼利潤
2. 大型專案客戶會找有規模的公司降低風險,不是小新創公司能碰的到的
我認為若你沒先找到客戶,自行出來創業失敗率非常高

年輕人創業可以孤獨一擲學經驗,中年創業要求穩
既然你父親有翻譯公司,建議做好銀行工作同時幫你父親的翻譯公司做管理,學習經營管理經驗,經營的好再做資訊創業
leonhsu1 wrote:
創業是一定要走的路,...(恕刪)


感謝您的建議,我會謹記在心的。
我本身是軟體研發人員,30出頭時自己跟同事一起開公司,到現在已經10多年了。由於以前沒人可以給我建議,因此初期時常碰壁,給你一些建議希望你能順利成立公司。

1. 資金:現在成立資訊公司不一定全部都要用到自己的錢,用google收尋創業補助,或許就可以解決創業時短時間內資金的問題。由於你自己本身開發軟體,且掌握度很高,可將此軟體包裝,考慮品牌補助,最高500萬。補助資金我記得是不用還的,它是補助不是借錢。
2. 業務:人脈一般來說是技術人員的痛。創業初期不一定要有業務人員,因為你是技術人員,如果你的賣的軟體套件是搶手的,你自然就是人脈。因此你可以先從熟習的SI業務先打交道,先問問他們是否其他家銀行或別的客戶有類似的需求,成立公司後每賣一套要給多少commission。接著再多認識其他家公司的業務,請他們幫忙賣。初期可暫時解決業務問題,也不用擔心自己請的的業務不夠力。
3. 財務:開公司不能只有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你必須還要瞭解財務管理。切記公司的錢,進出的帳,自己都要瞭解,員工只是協助,你才是主要管帳的人。另外多多培養其他的興趣,客戶百百種,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聊技術,聊客戶喜歡的話題,可以增加好感度,拿到專案的可能性有機會提升。
4. 團隊:客戶不會選擇系統由一人公司來做,除非沒有選擇。人都會生病或是有其他的事情,萬一在這期間你沒有辦法過去客戶那裡處理問題,那由誰來做?
5. 專案:公司去投標拿案子,每一個案子都是會要求資格。如公司資本額要大於專案金額的2/3、團隊人員、證照、成功經驗。如果你主要的是銀行客戶,他們會要求的更多。你目前接觸的承辦人員是沒有辦法幫你太多,採購一句話,資格不符合。你的公司連投標都不能投,技術再多好也沒屁用。要不然就是要跟大的SI公司合作,變成他們的下包商。

最後,在成立公司前,多跟不同人聊天,尤其是sales。探聽看看你目前掌握的技術在市場上的行情是如何?是否有許多機會。切記不要有技術人員的大頭症,老是認為他們都不懂,做出不適當的決定。畢竟多數人都不懂技術,而這也是一般人看你產品的角度。至於專業領域建議多花一點心思在microservices、oauth2、restful、container。這是技術趨勢,有機會讓你的公司茁壯或是多活幾年。
加油。

個人不看好以「資訊」專長開業,應該會很難存活吧!

你還是找個主業,用資訊輔助你的主業,這樣比較安全,

也比較妥當,成功機率高的多很多。
meatfootman wrote:
我本身是軟體研發人員...(恕刪)


感謝您傳授寶貴的創業心法,真的是受益良多。

在前一個銀行工作時,聽說當時常配合的資訊厰商在早期創業時只有3個人,然後一直喝銀行的奶水長大到100多人。創業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合。
mascotqoo wrote:
加油。個人不看好以「...(恕刪)


感謝你的鼓勵。

其實,資訊只是手段。我想提供的服務是利用各種可能的資訊技術幫客戶大量減少人工作業,大幅降低 Head Count 冗員。說真的,我現在在銀行的價值不是我設計的系統,而是我在這2、3年來已經設計出許多新的資料處理運算邏輯幫銀行節省了快 20 個 Head Count。

但我想提供的服務可能沒有商機,所以未來我應該會先將我父親的小翻譯公司顧好再做進一步打算。
Spiderman12 wrote:
感謝你的鼓勵。其實,...(恕刪)


補充:小弟在銀行並非資訊部員工,績效不在設計或維護程式,而是可以節省或砍掉多少人力,資訊恰好是手段。
Spiderman12 wrote:
在前一個銀行工作時,聽說當時常配合的資訊厰商在早期創業時只有3個人,然後一直喝銀行的奶水長大到100多人。創業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合。


資訊技術的信任是重點,銀行從不缺錢但需要可信賴的外包夥伴,你如果可以跟原銀行資訊單位建立良好的關係就算離職一樣可以變成配合單位(信任是最難建立的商業條件)。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