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跟家人同住
因為很早就拚買房,剛好在房市低點,請老爸當保證人,頭款是老爸付的,我自己每個月的房貸水電管理費約20k,剩下就是自己的生活費,一個月存不到5k。
後來換了工作,薪水成長到60k,把房子賣了(賺的錢也是回到我爸手上),等於是我繳房租給我爸。自己再買一間自住後,因為薪水又成長到80k,所以又慫恿我爸再買一間收租,一樣是他出頭款,房貸我繳,房子之後賣了,賺錢又回到他的手上。
一個月繳完兩間房貸,再扣生活費,大概剩一萬多。
現在薪水又多了一倍多,還是一樣維持上面的循環,只是房子地段換的較好較新這樣。
一個月繳完兩間房貸,再扣生活費,大概會剩10w。
平常沒給孝親費,但過年紅包會給到六位數,平時爸媽開口要拿,都會直接給,生日會看她們想要什麼禮物,像我媽生日快到了,上個月聽到她說想買一台4w的乾衣機,就會直接送他們,因為長輩有時候,會捨不得買好東西給自己用。
我沒買車,一直覺得買車養車很花錢,老爸捨不得我都騎機車跑來跑去,送了我一台車,結果我一個月開不到一次,放在車位上一年後,我養車養的心很痛(全新的賓士車,保險費一年要五萬多)就把他賣了,錢依舊是回到老爸手上。車位出租剛好繳管理費,我覺得很好。
很佩服樓主還這麼年輕,就知道要存錢。不過我會建議你更應該趁年輕,去找到你的志向跟生財工具,因為30k是真的很難存錢⋯
舉我自己的例子,因為爸媽是傳統鄉下人,一直覺得女生,就應該要找輕鬆單純的工作,然後等著嫁人後,辭工作在家顧小孩,也不希望我嫁太遠,所以從國中開始就一直慫恿我,考公務員,考上後就申請,在自己家附近的單位上班,但我真的不適合坐辦公室,經過我長年理性溝通協調後,他們就放棄了,覺得我開心就好。
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我不想把自己人生,歐印在某一個人身上,我想要有自己的人生故事,讓自己過上理想的生活,也想要回饋我爸媽。如果聽他們的話,住家裡,乖乖的在鄉公所領26k,婚後靠老公養,那上面說的那些過年紅包跟生日禮物,我就全部都做不到。
一踏入職場, 建議就要開始定存or儲蓄險,
社會上誘惑很多, 有違約的壓力不去揮霍 , 進而把錢存下來
且還年輕手上沒現金, 投資應該也沒啥概念, 建議就是把錢存下
至於基金/股票 , 閒暇之餘再去研究即可
現階段的你更需要把大量的心思放在找到適合自己發揮的職業 ,
存多存少不重要, 反而是每一年工作經驗的累積+薪水正向的成長
職場內人際關係的培養也相當重要
這些能量都是需要時間累積成熟
等你10年後回首 , 這些年存下的錢可能只能當你買房的頭期款 , 或是創業基金
但更重要的是這10年你個人在職場上的蛻變 , 會帶給你更多收穫
加油共勉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