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幾萬人的公司,
有幾個人的能力或工作態度能好到全公司認識?
好到直屬主管願意寫特殊簽呈?
好到主管的主管也同意冒著被打槍的危險,一層一層簽呈往上送?
好到老闆同意破格升遷?
別傻了,制度不會完美,但能cover大部分的狀況就夠了.
難道改成不看學歷,看誰老誰就升遷?
如果丙是個人才,卻升了甲,
是不是又要被罵只看年資,不看能力?
至於所謂的看能力!對呀,我也同意,
但OP比的能力就是run貨快,出槌少.
一旦熟悉了,8年的run貨也不見的會比2年的快.
為什麼演變成沒升最老的好像就是只看學歷,不重視人才?
再換個方向講,如果是個人才,怎麼會當了8年OP?
真的人才不是該頭兩年就破格升遷?
或轉換跑道在外大展鴻圖了?
hyperopia wrote:
想問的是,
第一位8年資歷的,在這時間內都沒想過要再進修嗎? (如:補足大學學歷 甚至攻讀研究所)
而他既然都沒個意願了(上進心?)
為何還要替他能否升遷煩惱?
建議往後可將升遷條件與辦法,找時間公開告知所有同事
在後續你們要決定升遷時就不須顧慮這麼多(人情 年資....)
公私分明好辦事
而有心想升遷的人自然會去滿足(補學歷 累積資歷....)
(恕刪)
請問
為何去讀書才叫做有"上進心"
我是Business Management畢業的
我任職是電子零件PM, 我可以跟R&D完全溝通電路上所有電子零件的問題
我沒有任何"文憑"可以佐證我的專業
但是群X跟全X的RD直接到處長, 我都可以約來談新產品規格
請問
蝦咪系"上進心"
我非常不以為然.
我面試一個台大電機畢業的, 他連Flyback電路都講不清楚, 裡面PWM工作頻率, MOSFET耐壓選用, 前面的高壓電容壽命計算, 反饋要用FR107還是1N4007來壓EMI, 二次側蕭特基的挑選, 431拿來幹嘛的, 通通講不出來, 這就是"學歷"的現實狀況.
還有電壓的波形, 電流的波形, Duty cycle怎麼開, 波形的調整, 相位的調整這些, 我還沒拿出來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