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中資進不來是台灣薪水提不高的一個原因


kuoshun1978 wrote:
樓主,建議您多看看...(恕刪)

這幾年股市卻實好的不能再好了啊
中國對台灣養套殺 很多是現在進行式

最近多到崩盤的香蕉和鳳梨 不就是先被中國大量契作後 養出來的產量

現在被套殺下的結果
找外資來沒用,禁外勞和派遣工才有用,有人說外勞做的工作你願意做嗎?薪水足夠自然就有人願意去做,屆時釋出的職缺,因為缺工自然要再提高薪水來招人,全民薪資一起提高後,消費自然也就增加了,內需產業自然就因此而受惠。不過,要犧牲一些外銷公司的營收囉。
你.................還是沉默好了!


沉默的企鹅 wrote:
講實話,薪資這個問...(恕刪)
雖然我不喜歡中國政府但也不得承認台灣的經濟體系已經被中國牽著鼻子走了,雖然很多人酸大陸人不來旅遊環境變更好,但環境和錢你要選擇??...前不久去花蓮旅遊計程車司機就在抱怨綠營執政後整個大陸客掉超多經濟整個下跌雖然沒有討厭綠營但這是現實的狀況,除非台灣有辦法不靠陸客陸商活出自己的路,看看台灣藝人紅的全都跑大陸了,一般平民百姓上班族如何活出自己的路值得思考。
老闆競爭多, 就會為了人才增加薪水
人才競爭多, 就會為了工作犧牲薪水
拒絕中資不是問題, 但外資都拒絕就很有問題, 民進黨從在野時就帶著各環保團體趕走多少外來投資案, 把非中資投資案趕走, 現在除了詐騙投資案, 大量補助案, 其他真的要先丟錢的, 只剩財大氣粗的中資願意來, 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時不予我的哀愁 ??!!

今天在聽 李宗盛 的 山丘 , 對於歌中的一詞 , '時不予我的哀愁 ' , 特別有感.

記得很多創業成功的人 , 接受訪問的感言 , 往往會提到 ' 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
自己很慶幸能有機會生逢此時 ' ..

其實 , 時不予我 跟 我不予時 , 是相對存在的.

因為一個成功的新創產業 , 就是用更有效率 , 或是更符合時代需求的方式去滿足市場
, 但也會減少或是取代原本依賴此類需求而存在的產業或是工作機會.

像是有些人常常會引述各大賣場洶湧的人潮 , 或是大受歡迎的吃到飽自助餐 ,
滿街都是進口的高級轎車來推定國內的景氣並不悲觀 , 云云 ..

但是如果我們從反向來看的話 , 消費越是集中 , 就會削弱相對弱勢經營者的生存空間.

也就是說 , 這是一個極少數人 ' 生逢此時 ' 以及絕大多數人 ' 時不予我 ' 的年代.

所以我自己的對應思維 , 就是要有思考 ' 下一步發展 ' 的習慣 ..

像是全世界在面對 美國 川普總統善變以及缺乏誠信的人格特質 , 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
聯合起來孤立他.

我就有看到 , 現在已經出現 G6 ( 剔除 美國 , 把原本的 7 大經濟國 , 變成 6 大國 ) 的聲音.

只要讓 美國的經濟快速地轉弱 , 美國的選民自然會淘汰不適任的領導人.

所以我們就要開始思考 , 要如何避開或是減緩 美國勢力對自己的影響 , 而不是去煩惱
川普又會有甚麼驚人之舉.

今天早上在網路是看到有關於 台灣最低薪資的討論串 , 有一位網友提到 , 台灣最不缺
的就是提出問題的人 , 但是就是沒有提出解決方案的人.

公眾的問題 , 常常就會像是白羊以及黑羊在獨木橋上對峙的情況.

像是薪資的問題 , 資方當然希望企業的經營要先能獲利 , 才有能力給員工更好的福利.

而相對的也是 , 受薪者當然希望有一份可以安穩過日子的薪水 , 才能盡心盡力的為公司賣命.

我們目前的問題 , 其實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並不信任當前執政者的能力 ..

就像是群龍無首的民眾商議解決危機一樣 , 往往就是吵成一團 , 結果多是議而不決 , 不歡而散.

除非有一位深獲人民信賴的領袖 , 可以讓雙方都各讓一步 , 成就大局 , 才能有解.

但是一位可以服眾 , 可以讓大多數的人民信服的領導者出現 , 是一種天命 , 不是我們
小老百姓可以決定的 ..

最近發現一些很績優的傳產股價都跌得很慘 , 像是原本 350-400 多的 和泰車
( 豐田汽車 ) , 現在多在 280 上下徘徊 , 高點 300 多的 巨大 ( 捷安特 )
現在的價格是 136.

這也就代表 , 該產業的需求已經被填滿了 , 就連領導的品牌都難逃業績衰退的現實.

我自己細想過 , 如果我還年輕 , 在這一個時間點要進入職場 , 該要如何地選擇 ?

我的選擇會是 , 資訊服務的產業 , 尤其是網路安全維護相關的公司 ..

因為在可預見的未來 , 市場對資訊流的需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也相對地提供更多
的機會以及商機 , 也最有可能是 ' 生逢此時 ' 的優選.

也因為如此 , 我下一個定存股的投資標的也很可能是資訊服務相關產業的股票.

很久以前 , 曾經聽過一則報導 , 有一個人煙稀少的小島 , 島上只有 2 台汽車,
所以車子的開得飛快 , 因為駕駛都認為島上只有另一台車子 , 沒有可能會出現在同一個轉角.

但是很不巧的就是 , 後來 2 台車還是互撞 , 而且情況非常嚴重.

最近網路流傳的 2 個車禍事故的監視畫面 , 都顯示出車禍的騎士都假設對向的車輛會迴避
他的車子 , 讓他先行通過 , 所以都不理會燈號或是速限 , 強行通過.

但是一個是對向的人也是如此的設想 , 搶在綠燈未亮就先起步 , 另一是體積龐大的卡車 ,
根本就無法迴避跨越車道逆向行駛的機車 , 下場不是喪命就是重傷.

絕大多數的用路人都知道 , 對於視線被阻擋的對向 , 都要假設有障礙存在 , 一定會用
最安全的的速度緩慢接近 , 等到確認淨空後才會加速通過.

生命中的決策也是 , 而凡事推想到下一步 , 就是一個自保的好習慣 , 可讓常保我們身家
或是投資的安穩.

像是最近流行的海外投資置產 , 我個人就覺得很不妥當 , 原因很簡單 ..

那就是我們多半沒有能力 , 自己處理或是管理海外的資產 , 當我們原本倚賴的代理人出現
問題的話 , 所衍生的後續作業就會很複雜 , 不可不慎.
因為我前公司就是中資,他來台灣就是給得比其他公司高20~30%,它們也沒特別加薪,
因為只是依據母公司敘薪標準,這樣就能挖到好的人來拼命。
其實跟外資一樣,只要給得比本土企業高,加上外資企業一多,對薪資水準就能提升。
但是還是供需問題,外商來投資就是看市場或人才。
我周遭也已經有科技業的朋友,都被陸資聘用在台灣上班,但是沒做事情,只是在了解市場,等待機會。
如果真的開放,以大陸母公司的資源加上台灣找到好的人才,台灣一些體質不好的公司都會被擊潰。
蝦皮就是很好的範例。
結論開放服貿對人民是好,對慣老闆跟特定顏色的政黨就大不好了。
是老闆問題啊,老闆要賺到很飽剩下的才會想到員工,中資進來老闆就會很大方嗎。只有壓榨員工才能賺到錢啊。
來人啊,賞公子五分,先知灼見。
沉默的企鹅 wrote:
講實話,薪資這個問...(恕刪)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