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29歲,真的只能考公職了嗎

全世界好像只有台灣不少人拼命考國營事業 公職!
台灣是殖民地式的統治
被殖民者如果想過得安穩一點 就是加入統治集團 或者幫統治集團工作

你自己可以找公職的薪俸表
委任 薦任 簡任 看你覺得要把自己設在哪一個職等
以你現在的年齡開始 假設由31歲好了
由你設定的職等開始做到65歲
大約估計一下一共能領多少薪俸??
如果情報充足 再估算一下相關福利
全部大約概算一下到65歲就好
薪俸+福利 能領多少錢?
(不要算月退俸)

然後你換算你在私人公司工作的時間 假設中年失業只能到50歲 31歲到50歲一共約20年(240個月)
用上面概算出來的金額去計算在240個月內獲得
大約就是你在私人公司工作 你每個月的薪水至少要達到水準
算一算就會覺得壓力很大 人家公職是穩穩地領
自己是拚死拚活的賺 雖然可能多賺一些 但也不過一樣還是先賺起來放好而已
而且你還要祈禱不要40歲就被私人公司處理掉 提早中年失業而斷炊

以上還沒計算退休之後 以國人平均餘命來算 所能領的月退俸金額
還有公務人員的調薪程度
如果把月退俸再算下去 在私人公司每個月要賺多少錢才能到 即使50歲中年失業 沒做也沒關係的程度?

公職就是穩定
在穩定的這個優勢下 開始存錢
有人會發展副業 有人會開始投資 那些進帳都是你所看不到 如果賠錢 只要在個人經濟的安全範圍內 也不會影響生計
還有人會去進修自己 會學習新的語言技能 如果哪天公職不爽做了 至少也還有機會另謀生計
甚至即使什麼都不做 每天就安安份份上班 只要國家不滅亡也不怕個人經濟問題的發生
這個就是台灣!

在私人公司 你也可以發展副業 也可以投資 也可以去進修 也能去學習新的語言技能
但如果你會想 去想到失業問題 中年失業
那些投資和進修 做起來還是多少會令你提心吊膽
只要一失業 光是想溫飽問題就夠煩了 什麼投資 進修通通都要中斷

就算要負債 要去買房買車
公職 國營事業的人去銀行貸款
核貸的金額 優惠的利率 都戰勝不少私人公司的勞工
在台灣百大企業內的私人公司工作 可能連借錢都借輸人 利息還要繳得比別人多

29歲把握時間認真考
再給自己幾年的時間拚拚看吧!


做完客服、澳洲打工
你又想當業務?!你到底要走什麼方向?為什麼不前幾年就找業務當?會不會現在當上業務,過幾年又沒興趣改幻想其他職業?每次換工作都要從0開始嗎?

沒指責的意思~只是你該問問你自己

綠茶喝到吐 wrote:
我大學畢業後還混吃...(恕刪)

可以問,公職準備多久,是哪種的公職嗎?

好奇想知道。

wqeqw3 wrote:
板上各位前輩好小弟...(恕刪)


能吃苦就去當業務,不然國考機關的環境會讓你沒有動力衝勁。
比較好奇你不是有考上了馬
那怎麼不去
中年會計大叔,
2016/6,44歲,併購裁員,失業,之後找了一年多了會計工作,結果可想而知
2019普考增額錄取分發

老天恩賜(考試院統計,高普考,45歲以上要錄取的比率不高)==>「「家人支持很重要」」

工廠員工和主管,知道保全在唸書要考國考,但該做的都有做,該注意的都有注意,不太會有意見,且和工廠一起吃飯可省錢,只是有時工廠夜班主管或員工突然出現在你面前,看你在看什麼書,我被嚇到幾次,他們反而覺得不好意思;但工廠夜班保全睡覺,很容易會被工廠員工投訴

我48歲了,分發單位主管及同仁很幫忙我這個剛分發中高齡新人,我也要努力下去
eunuch wrote:
中年會計大叔,2016(恕刪)


值得鼓勵
wqeqw3 wrote:
板上各位前輩好小弟今(恕刪)

有錢自然有興趣
不要限制自己只能做什麼工作
現在的程式工具發達 比早期好寫太多
你可能是太久沒接觸了
雖然寫得好也不容易 但交差了事不難。
建議別一開始就排除啥麼是你不能做或沒興趣
有錢才是真的!




考試並不是時間花得多就會考上
和專注度有關
考得上就算下班時間唸也考得上
反之給你全職考生 確定時間都能好好運用嗎??
反而要承擔沒收入的壓力 未必好。
2021 全力VT
邊投履歷邊考國考吧

雙管齊下 給自己一年的時間 30歲就要定下來

沒有什麼空間也沒什麼時間了

進入了你希望的業界 也不是短時間就能站穩腳跟

還是要個幾年的時間探索跟感受 因為這也不是你的老本行

你不知道這行業的競爭程度跟生命週期 以及它是否適合久做

如果把國考當成一份終身工作

也不能抱持那種國考什麼時候考都可以的想法

像你這麼優秀的人 應該清楚做什麼事都要快的道理

比你年紀小 甚至一畢業就考上國考的人大有人在

工作就是早點起步好 國企也好公職也好

有的跟本一畢業就入行了

60歲前體力健康還尚可 就可以開始準備退休了

夜長夢多 人老了 變數是越來越大
建議你就回頭去澳洲工作拿工作簽證,多存個幾百萬再回來考公職
不然你只能快點報考警察考試,年紀過了就不能考了
29歲好像也能考消防,不知道你意願如何

其實台灣的職場很現實,普遍薪資都加薪幅度不大
都是牛步化的薪資,除了外商,但是你的面試機會又不多
不如選擇放棄直接去澳洲工作,先認存款簿數字吧
不然到了40歲,甚至快一點35歲,很多面試機會也沒有
沒存到錢很痛苦的!

去澳洲吧!
不然就是考公職到退休!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