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學校教育偏重於多元發展,訓練未來的領導,暑假的時候是不讓我們上課,他會希望我們去外國的學校交流,見見世面,參加不同的活動,開闊眼界。而香港大部分的高官、公務員,都是來自我們學校。你說學歷不重要嗎?他很重要,而且你學校的名聲也很影響你的仕途。就我學校作例子,我們學校有百年歷史了,所以他積累了一個龐大的人脈網絡。因為香港地方很小,我們只有8間公立大學,所以面試的時候,如果遇到同校的,都會倍感親切,對你比較照顧的,面試成功的機會也比較高。先不說實力什麼的,如果別人不給你機會,不給你一個發揮實力的場地,就像畫家被人拿走畫筆,鋼琴家被拿走鋼琴一樣,無用武之地,你還怎麼證明你的實力?而學校提供給你的人脈,就是你踏上舞台的階梯。
我不能說學歷代表一切,香港有很多名人可能小學都沒有讀完,例如李嘉誠。但是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藉口,因為人們往往忘記了他們成功的要訣,李嘉誠小學沒讀完是因為他家裡窮,其實他很渴望讀書。在一些他的訪問中,他都會提到他經常借書來自己學習,他覺得讀書可以豐富自己的閱歷,即使他每天要面對繁忙的業務,他也沒有停止過讀書。我覺得實力其實建基於一個人的態度上,而學歷就是你態度的一個表現,你學歷好,至少證明你對自己的成績有所重視,對自己的學業有下苦工。如果你GPA只有2.0的話,你跟面試官說你很有能力,你覺得有人會相信嗎?你說成績不好是因為忙於社團,想鍛鍊自己的領導能力,可是你連基本的時間分配都做不到,你還說自己有領導能力?用博弈作為例子的話,學歷就是你的籌碼,實力就是你的博弈技巧,至於能否成功,那就取決於機遇。
WANG_IC wrote:
不想戰學校排名沒學...(恕刪)
20年前我們花防部的砲兵和333師以及另一個忘記什麼師的砲兵在里港打實彈,我們花防部的比較晚到,身為觀測員的我向那兩位同是觀測員的詢問一些要注意的事項,結果他們鳥都不鳥。直到我在第二發就修正射線打到目標時這兩位還沒上場的才厚臉皮的跑來問我相關細節。
基本上是這樣:要證明實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站上攻擊發起線做一次給大家看。問題是你有沒有那個膽識讓一個陌生人站上攻擊發起線。
嘴砲人人會打,但膽識可不是人人都有。要看別人的實力之前你也要有那個膽識放手讓人家做做看。
出社會久了的人都喜歡打安全牌不想冒險,所以會用學歷來篩選,因為大家都挑高學歷所以比較不容易出錯,就算錯也是大家一起錯。
吃人頭路的高階主管腦袋裡其實只想著要怎麼樣才能“不犯錯"、“不扛責”,沒有人敢放手讓新人站上攻擊發起的位置。
所以你說要看實力其實應該要先看自己有沒有那種膽識。當年韓信從一個吃閒飯、給洗衣婦養還鑽過人家胯下的持戟郎到登台拜將也不是因為他有證明過什麼實力,純粹就是蕭何慧眼獨具而劉邦敢大膽啟用罷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