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20歲出社會,工作到60歲才退休,工作時間長達40年.40歲中年剛好只到一半.
如果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很有興趣不適合自己,職業倦怠就一定會發生.
很同意前面一位網友說的,6年級生的教育都是從小要你好好讀書,長大後最好當醫生老師等.
沒有幾個人能知道自己真的喜歡甚麼適合甚麼,這是教育上的失敗.
也是造成長久工作後的無力感跟職業倦怠,但人已到中年責任重大,只好再忍耐下去.
看看德國瑞士的教育工作跟台灣工作的差別,有自己喜歡的興趣跟技能當工作.
台灣的父母及學校教育能讓你了解你喜歡甚麼適合甚麼嗎?甚麼可以做你的終生事業?
如果到了中年才發現自己喜歡或適合的事業,但往往為了家庭也不敢換跑道.
我想這也是台灣勞工會這麼痛苦的原因之一,因為所做非為自己所願之工作又領微薄的薪資.
如果每個人能在自己喜歡及適合發揮的領域發展,就算薪水較低也會做得比較快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