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大家覺得實習應該給薪嗎?

t3629655 wrote:
實習跟工讀大家很容...(恕刪)


知名企業 要培育員工的 "實習" 會給薪

小弟之前公司就是這樣
小弟以前待過的建築事務所,就是以他以前名氣很大....

你來這邊可以學到很多,出去很好找工作為招募說法....

結果幹了一年,沒加班費沒補休...甚至也根本沒人會教你

壓力全押在你身上...滿一年也沒加薪的意願...

後來隨便一跳槽就拿比以前高三成~正常上下班.......

navapro wrote:小弟以前待過的建築事務所,就是以他以前名...(恕刪)

你這是出社會找工作,洗工作經驗

跟實習差很大

這邊都是講學生 實習
如果公司會教,那說真的無薪實習我可以接受
實習不會有責任也都是輕鬆差,因為以學習為主
缺錢的話找個晚班打工加減賺

但臺灣大多公司是假實習之名,行操勞之實
要不是做打雜跑腿就是把你當正職工操給你死
然後實習就是要學卻什麼都不教你,自己看著辦
所以台灣實習無薪其實很多雷啊!

雖然我那年代沒什麼實習這種制度
但我進去的很多公司他們不但沒能教導我還是我要教導他們
這樣你就知道,臺灣很多只不過是假實習之名來騙取廉價工
所以如果實習沒有簽什麼約的話
基本上只要覺得狀況不對,能閃就閃吧!
不是不能實習無薪,而是你能否從中學習獲益
台灣老闆認為設計師不值錢,所以他們產品設計就不值錢
我在加拿大念書,中學其中一個必修學分(不然無法畢業)就是工作實習,實習選擇分3種:

都必須要16嵗以上才可以開始,不然就違規了

1)自己賺錢打工- 不影響上課時間前提下自己找打工,工作類型不限,到達某個時數就可以了(好像要超過150小時)。當然想賺錢可以繼續下去~

2)志工 - 不限服務機構,不影響上課時間為前提下去當志工,到達某個時數就可以了(好像要超過100小時)。

3)學校幫你找實習 - 會根據你的科系而幫你選擇,學校有固定的合作的企業,通常都是大企業,對方不能拒絕你這個學生。會佔用到上課時間,相關負責的老師會幫你請假,實習是無薪的,純粹是去學習。要連續3個學期到3家不同企業實習,都要各自實習滿40小時才算數(就是每家去上班一週)。企業代表會打分數,所以不能亂來的。工作期間的餐飲和交通費都需要自付,但學校通常不會幫你找距離太遠的公司啦。

我已經中學畢業了10幾年,不知道現在制度改爲如何,不過這應該還是北美高中的畢業標準之一吧。也因爲“工作經驗”是中學畢業的基本要求,所以我們在16嵗的時候,大家都學會基本的履歷表/自我介紹信該如何填寫了。其實我覺得臺灣104那些已經超級懶人包了,系統模板都做好了,再寫不好真的該打屁股了

我當時是選(3),因爲純粹想偷懶不上課XD。實習的機構都是大公司,學校會盡量找3家性質不同的企業給學生實習。我自己是2家銀行(不同部門)+ 連鎖藥妝店的後勤。其實企業也不太敢讓我們碰他們的核心文件,因爲大概每週都要應付我們這些學生,如果搞砸就慘了。但倒是一些基本的接待/歸檔/開會討論我們可以參與,所以我認爲無薪是很合理的。其實中學階段的實習我覺得學最多是工作上最基本的待人接物態度。

到大學的實習就很不一樣了,因爲中學已經必須接觸過工作了,加上大學學習的知識更專精,那大學生去企業實習就已經不再是白目屁孩的狀況了,他們會實際幫助到公司的效績的,這樣實際拿薪水很合理。

臺灣的問題主要是

A)教育制度,不過應該說是亞洲通病了:中學比較嚴厲痛苦,但考到大學好像上岸了一樣,跟國外完全相反。心態反而是大學生比較像去玩的~

B)勞工法:制度就算設定得很好,大部分人都想去抓BUG轉漏洞。所以資方到底想要培養行業的相關人才還是要請免費勞力真的很看執行者的道德了。

沒有任何一個政策和制度是完美的,看人民轉漏洞的數字可以看得出素養在哪裏。當然如果政府是積極求進步的話,應該不斷去修改BUG來讓政策走得更順。不奢求可以立刻變得變好,畢竟亞洲的人口/人民歷史跟西方國家很不同,但希望大家各退一步讓制度更進步。我們大家的通病都是 "爲什麽是我來當吃虧的一方?"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