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馬總統:22K早就過去了

macacafly wrote:






要比要連國際情勢,即其他國家一起比

人均gdp
----------------------------------
2000 2008 2013
----------------------------------
美國 34483 47155 51248
南韓 11347 19162 25051
台灣 14641 17372 21141
----------------------------------

美國2000-2008, 人均GDP增加12672, 成長36%
南韓2000-2008, 人均GDP增加 7815, 成長68%
台灣2000-2008, 人均GDP增加 2731, 成長18%
台灣墊底

美國2008-2013, 人均GDP增加 4093, 成長 8.6%
南韓2008-2013, 人均GDP增加 5889, 成長30.7%
台灣2008-2013, 人均GDP增加 3769, 成長21.6%
台灣第二

國際其他國家表現2000-2008年, 都很亮麗
美國36%, 南韓 68%, 但台灣僅 18%

2008年以後, 其他國家經濟表現加速度都衰退時,
美國 36 --> 8.6%,
南韓 68 --> 30%,
台灣 18 --> 21.6%
台灣不減反增.
而且要注意, 之前18% 是八年總增長, 現在的 21%是五年總增長

數字才是硬道理, 不要聽政治人物跟媒體再胡扯八道了.

至於大學生起薪為何退步, 可以去看看 2006年開始大幅錄取接近百分百的大學生
是哪一年畢業的.



...(恕刪)

弱弱問一下

2000-2008,2008-2013 兩組的GDP算法一樣嗎

如果不一樣,為什麼呢?

piwu0531 wrote:
其實在01年時政府有...(恕刪)


正職員工不應該跟打工混為一談
而且補助不是要大家花這錢去請人
自從知道公車司機一個月薪水至少有nt 45k 起跳後 , 從那天起我就寧願相信一技在身的人也不要去相信 永遠天天喊22k 自己命苦的那些人 !

一種是自己起身想辦法 ; 一種是只會張開口等著別人餵 .

連不需要啥技能的7-11一個月都不止22k , 不知整天嫌自己22k太少的人有啥好抱怨別人的 !

因你連找一份超過22k工作的技能辦法都不會 .

此留言已刪除,將移至資源回收區,請勿回應。
此留言已刪除,將移至資源回收區,請勿回應。
iimomo wrote:
問題在自己!早些年代...(恕刪)


早些年代?該年代的物價薪資水平是?
我感覺你根本就搞錯了方向
一樣的工作內容,一樣都是新人,物價年年攀升,通膨年年增長,薪資不升反退
原因出在現在年輕人自己本身因素使然?嗯,真是強大的邏輯
總公司有些老課長,連簡報都不如新到的年輕課長,可說是電腦完全智障
他們的技能還是停留在過去,但就是因為卡位的早,所以薪資就是比後人多個2萬
(現在進去(含升上去)的課長約3w5~8,先前的老班底,一進去就是5w開始跳,現在已經有6~7了,現在新任的店總薪資也能近7而已,先前卡位的店總薪資都破10,經理級更不用說了,都是不升反降,這類職位算低階還是中高階?)
是後人皆無能嗎
你醒醒吧
我們領高薪只是因為卡位的早,不代表我們的能力就比年輕人好
不信?貴公司的職階現在招新人的薪水是多少?和以前相比是高亦或是低呢

低薪議題絕對是目前需正視的問題,客觀一點吧,你日後也是會有子女要上職場的
你的子女上了職場應了當初老爸/媽做的公司且還是相同的職稱,但薪水卻比當初來得要少
但當時的物價水準卻比往年的高,不知那時的你是否還能這麼的平心靜氣的對你的兒女說:

你領這薪水是你沒能力,不是政府無能等其它因素,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問題!

我期待日後若有改朝換代之時,你仍能保持這份思想!別像政治人物一樣,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




farastein wrote:
用馬總統以前的話打他自己,效用十足呀。

感恩你的認同
但我的發文卻被回報後...丟到回收桶了!!

不曉得是我的發言內容有問題
還是這個連結不能示眾
馬總統是這樣說的

以下還是發表一下個人...感人的心得
我們要向前走
以26K為基底...勇往邁步向前走
但...一定有人把前後搞錯方向

當GDP逐年向上的時候
繞了一圈..我們還在討論22K甚至26K

不管責任是在中央..地方..還是個人
希望大家都能努力擺脫22K或26K的窘境
努力提升自我
已經月領50K..60K...100K的大大
請提攜一下新鮮人
協助他們擺脫22K的人生






































(感覺...這篇如果沒被刪...就是整棟樓被剷除了)


萬一2016兩岸情勢改變, 中國取消優惠.. 到時台灣經濟會不會被打回原形就頗令人省思了~

iimomo wrote:
最大的責任自然在中央...(恕刪)

我想你說的反商跟低薪可能無法連結吧!Google設在彰化,那彰化就高薪?寶成在台中,台中薪水就很高?(寶成是低薪公認有名的),雲林有六輕所以雲林就高薪?(應該說台塑薪水比較好,但是台塑不只雲林有廠).低薪是整體性的現象,高雄重工業發達,那是否有帶動整體薪資?污染工業很多都設在高雄,所以高雄反商?這個道理又說不通了

iimomo wrote:
反商指的是停建核四、反拜耳設廠、

士林文林苑、大埔都市更新之類的,...(恕刪)


這些抗爭,都有其原因和立場,即使你不贊同,但也不能用一句"反商"來概論。

現在很怪,彷彿商人萬能,有關人權,環保,居住的問題都必需要在設廠開發之下?

很多人不是反商,只是認為其他更重要而已。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