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很多老闆 只是贏在起跑點


robin0222 wrote:
很難想像看完樓主的論點 還有人能說出這些話
大部分的人並沒有失敗四次的本錢
所以 不是風險兩個字就能簡單帶過了 好嗎?


這裡不是一言堂,我並不認同樓主的論點...就是這樣.
光是「台灣在早期經濟起飛年代,亂買股票也賺錢就是這道理。」 最後賠錢下場都不提,
能歷經風險還守下財富的才是贏家.

創業經商失敗多次然後再爬起來,不是少數人特定權力.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罷.
也可以把樓主文章列印隨身攜帶,在失意不如意時候拿出來安慰,其實只輸
在起跑點而已.

cm4430 wrote:
不好意思,我剛好就是...(恕刪)


一開始看你文章還頗有道理, 也能理解你鼓勵大家既然家業無大樹, 何不從自己這代來種植的道理
但你延伸之後就不敢苟同了, 萬一曲解你的本意就更不好了, 難道父母親沒留下財產我們就該檢討他們嗎?

勸君惜字如金, 見好就收吧~~
我見過這幾種老闆 :

1.因為景氣丕變 , 經營策略失誤 , 負債幾千萬 , 最後堅持到反敗為勝的老闆 .
2.投資個幾十萬 , 就開始話大餅 , 凡事不親力親為 , 最後失敗跑去考公職的老闆(如果這個也算老闆的話) .
3.創立公司 , 百分之百信任委託給中小型公司曾擔任過副總的人來治理公司 , 結果搞到公司收攤的老闆 .
4.前進中國投資7000萬失敗 , 最後拿回50萬的老闆 .
5.公司已經很賺錢 , 工作還比任何一個員工還拼命 , 整天還見客戶 , 一個月出國好幾次釘進度的老闆 .

他們的起跑點跟一般人一樣 . 成功或者失敗 , 主要還是個人特質佔了絕大部分的因素.

很多白人也是...
因為投胎到白種人,
所以先天就有洋槍洋砲,
來台灣, 一堆女人免費甚至捧錢倒貼.
一個月上的正妹, 比台灣男人一輩子上的還多.

講句台灣真美, 我喜歡台灣,
一堆台灣男人當寶一樣喜上眉梢, 說台灣終於被看見.
不論男女老少看到都和顏悅色, 一個比一個有人情味.

烙兩句英語, 領的時薪比台灣人高兩倍.
一樣開卡車, 人家領的就是台灣的三倍.

你如果怨恨這些老闆天生家裡有錢, 不如去想想為何人家那麼爽??
一堆外國魯蛇比這些老闆更廢, 你還不是把他們當寶.



hello
lin761301 wrote:
我真的看不懂你到底在...(恕刪)


講的好像很賺...一個月18萬....機械成本廠租電費....員工薪水...等等這些成本都不用算...

隱性的花費等等.....東扣西扣....還有18萬嗎?


一分鐘5元是做心酸的哦

那這位老闆....你捉了幾十台了....

猿猴 wrote:
在精蟲 射出來那一刻...(恕刪)


哈哈~~這句話最中肯,他們也不過是一隻幸運的蟲
與其討論別人家的富二代
為什麼你的小孩不是富二代呢??
重點根本不是富幾代
是在探討媒體的報導邏輯

以樓上舉的CCR為例
正確的報導內容是西餐妹崇洋
媒體如果報導外國人很會追台妹
你會認同報導內容嗎?不會吧
因為明明是台妹自己貼上去的

所以報導內容如果是富二代富三代很會創業
那根本是邏輯完全錯誤的報導

hoomdtgk wrote:
與其討論別人家的富二代
為什麼你的小孩不是富二代呢??

robin0222 wrote:
重點根本不是富幾代
是在探討媒體的報導邏輯
以樓上舉的CCR為例
正確的報導內容是西餐妹崇洋
媒體如果報導外國人很會追台妹
你會認同報導內容嗎?不會吧
因為明明是台妹自己貼上去的
所以報導內容如果是富二代富三代很會創業
那根本是邏輯完全錯誤的報導


我舉白人為例就是 人家出生就比較幸運了.
為何他們魯蛇這麼爽, 大家一點也不會不平衡?
因為他們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掌控這個世界的資源,
就發展出比其他黃種人,黑人還要更強的科技.
甚至弄出個共產主義荼毒亞洲至今.

說穿了就是人家的祖先有本事,
而我們這一代沒讓自己變得更有本事超越對方.

微觀來講, 讓自己也變有錢人.
巨觀來講, 讓台灣變得比歐美國家更有錢有資源.

去嫌很多老闆只是贏在起跑點的同時,
有沒有加強自己去超越呢????
怨恨,忌妒是沒有用的.
hello

macacafly wrote:
我舉白人為例就是 人家出生就比較幸運了.
為何他們魯蛇這麼爽, 大家一點也不會不平衡?


有人連高雄氣爆都不關心了

你會在意遠在幾千公里外的白人幸不幸運啊??

有人會在意一輩子都沒見過的人討厭你這件事嗎?


macacafly wrote:
而我們這一代沒讓自己變得更有本事超越對方.
微觀來講, 讓自己也變有錢人.
巨觀來講, 讓台灣變得比歐美國家更有錢有資源.


美國人都看見問題了

反正你是小人物 眼光沒這麼遠不怪你



纽时克鲁格曼:美国走向世袭拼爹时代

事实上,不仅多数美国人不是企业所有者,而且企业所得以及绝大多数的资本收入,都越来越集中地汇聚在少数人手中。1979年,1%收入最高的家庭得到了17%的企业所得;到2007年,这同样一群人却拿着43%的企业所得和75%的资本利得。但这一小群精英却得到了大共和党全部的爱,和它政策面的多数关注。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