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自刪

你算有認知的,一定會找到自己的路。

去年統計單單[數位媒體系]全國有9600多個學生,這些都號稱會做動畫做遊戲畫圖兼設計
鼯鼠五技而窮~早死早超生
印刷薪水沒有比較好喔~沒有~沒有~送車子是新聞~只是新聞效果
除非你是業務或主管或股東或操作機器的師傅
不然底下一堆被當成耗材的美工,萬年不升職,就是一直做機械式的繪圖美工排版軟體操作直到離職...
都是2萬2以下,南部說不定還1萬多

arionzin wrote:
你算有認知的,一定會...(恕刪)


不早點有認知的話,怕到時會死的很慘。


dream.kobo wrote:
印刷薪水沒有比較好喔...(恕刪)


果然唉,光鮮亮麗的背後總有犧牲者。

dream.kobo wrote:
那時求學環境相當糟耶...(恕刪)



謝謝dream.kobo的指教,你說的對,幾乎都是妥協之下的產物,所以我應該叫『美工』不叫設計師

我也不知道繼續走設計這條路能走多久,目前看到數字外包網有很多神人,也備受打擊 Orz

我還有另一項喜歡的是『插畫』,目前還在持續努力中,反正天無絕人之路,誰有想過彎彎畫的饅頭人現在能使她變成一個專職插畫家呢?
(我知道我不是彎彎,我也不會刻意模仿,因為我知道同樣的東西,會成功的只有首創的前面3人,剩下的就是互搶最後一杯羹…)


總之,謝謝你的批評,受益良多。

夏綠茉莉 wrote:
謝謝dream.ko...(恕刪)


我覺得大大的網站可以放一些實驗性的設計,而不要放幫業主們做的作品,應該會好一些。

東don wrote:
原來我都找不到設計工作原來都是因為我還未當兵完......。
謝謝指教...(恕刪)


這個真的是很現實的。
我自己也是做設計的,也做了好幾年
我要找人的話,也會找沒有兵役問題的。
不然訓練完,結果因為當兵要離開,這段時間,我是要補人,還是不要補人呢?
這些絕對會是公司考量的因素之一。

所以,別太擔心現在找不到工作的問題。
對自己的設計有信心,這比較重要~

夏綠茉莉 wrote:
我也是設計系畢業的,現在我正在圖書館看著數字外包網發呆,...(恕刪)


我個人覺得,數字外包網的案子,通常業主只想便宜地發出去做~
不然,為什麼不直接找設計公司做?尤其現在上網一查,就一堆個人工作室了~
我在數字外包網上碰到的情形常是報價之後,就沒下文。
所以我猜,比價的機會居多吧....

專職SOHO,通常都是先從朋友,或是朋友介紹,或是公司客戶私下丟的案子做起~
如果在公司的時候,就沒有這樣子的管道,真正要出來做,不是件容易的事。

您的作品我看完了,感覺在作品呈現的解析度不夠~所以顯得不夠精緻,也沒有視覺衝擊力;
另建議可以多一些自己風格,多一些設計的作品。
畢竟平面設計的呈現所受到的限制不如工業設計或是室內設計來得多,可以多"放"一點。
以上只是我的小小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

mtsui wrote:
這個真的是很現實的。...(恕刪)


謝謝大大的一番建議,讓我更有信心。
本來想說趁學生多去找設計相關工作,學個經驗,無奈只能當完兵在說了。

夏綠茉莉 wrote:
謝謝dream.ko...(恕刪)


那位前輩已經把我想講的話講了

"妳要不要試著做一些玩設計感的東西?而不是菜市場的東西"


我前面有一篇寫給樓主的
您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抱歉,有點殘忍,但是希望您也能看到)
philosophy2468 wrote:
如果只是單純的平面設計,你講的排版型錄海報這樣,台灣內需市場大都低價且沒程度.
我以前曾報過一張a4DM 5000元,對方嫌太貴,後來對方用500包給學生.
所以如果你有心走這一行,一定要記住視覺傳達這四個字的範圍要廣泛的多.
不是只有畫面上的呈現,包括你的東西的形狀,材質等等,也都當考慮進去.
如果你侷限自己,那這條路應該走不遠,不要跟一堆人去搶低價市場


數字接案網就是充滿這種廉價案子的地方
要成為soho,不可能靠這種價格活得下去
而且
soho要具備的又不是只有設計能力這件事了

但是不管如何
提升設計能力還是你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還想走這條路的話

找間設計公司
好好磨一下設計吧

東don wrote:
小弟我是目前就讀設計...(恕刪)


您好,我當初在學校就累積不少實習經驗,不過我是做Product design的
在104上還被鴻海邀約去面試,我想實務經驗真的很重要,得獎只是加分項目並非必要

因為去issuu看一些Portfolio就知道,很多人都得獎一大堆...
不過我有去修過視覺傳達設計的課程,老師是說可能要毛遂自薦
所以還是等當兵完,至少沒有卡著兵役問題,人家才敢訓練你

雖然現在很多公司都想找有經驗的設計師,根本不想培訓新人
又加在上很多設計系出來的,設計人才供過於求,比稿惡性削價
視覺傳達這一塊真的很難做,蕭青陽或是聶永真只是少數成功的

或許我們領域不同,但是設計真的在台灣不是很受到重視
連我也在公司被叫3D的美工...

加油,如果有燃燒不完的熱情就撐下去
希望台灣的美學素養能夠逐漸提升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