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在台灣想要讓小孩讀學以致用科系好像越來越少了

樓上大大請別斷章取義

我的前後文是
重點是孩子學習心態<這是大家都同意的>


就像樓上大大私立科大可以發明專利


不是私立科大可以發明專利
而是樓上大大即使讀私立科大也可以發明專利之意

還有說到專利,能夠商品化,移轉到業界才是最重要的吧

型式專利跟發明專利又不同




我現在正在改一句超級簡單的英文,我已經寫好給廠商,也電話說明,書面說明<直接改在上面>,這樣可以給我改到六次,要不是因為人情,我真的要發脾氣了

這種情況我遇到不少,最重要原因是英文不好,也不用頭腦想。<英文不好也該邏輯好,不好查字典不行嗎>

bobbycomboy wrote:
應該是台灣沒有能力做代工以外的行業,玩品牌可不是小資本公司能玩的

知創主力還是在美國

市場已經決定台灣跟韓國搶做代工,

中國的興起打亂了原有的經濟結構

軟體....可以發展,但產業太小,餅太小

一個電子產業,需要數百種產業來填補這空洞.


是沒能力還是不願意做,韓國,新加坡都不大都做的到了

比台灣小的國家也很多發展的比台灣好,更何況台灣農業興盛

除了天然資源比較少外,不至於發展至此

與其說敗在政府還不如說敗在台灣人的個性,假道學的一堆

這種風氣不改,什麼行業都興盛不起來
Junodidi wrote:
我沒讀過台灣高職,本來想送孩子去讀高職,結果好幾位從高職出身,現在工作也有成就的朋友,告訴我孩子能讀讓她盡量讀高中。

<...(恕刪)


所以說妳的判斷能力很有限,這社會人云亦云者眾,但我只相信學校內在的研究也不太好.

有成就的高職畢業生建議你小孩讀高中,但卻把自己小孩往高職送,這種例子太多了.

前面說過除非你小孩是文法商,或全能者再考慮高中,否則高職是很棒的選擇.

一個是只會讀死書的教育,一個是可以動手的探索並學習理論的教育

兩者差異很大,我可以跟你說,依照我個人國中約400位同學的經驗,讀高職者成就高於高中者很普遍.

差異在於膽識與嘗試錯誤的能力,高中體系出來的,多數是當螺絲釘的料,
甚至隨便一位從事室內裝潢者的成就,就打趴超過2/3的高中體系者,
千萬不要小看技術的訓練,那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過程.
Junodidi wrote:
歐姆定率高中或普大應該也有教吧


拿我同事告訴我的例子來舉例好了
我同事之前叫一個剛進的新人(台科電機系)設定電源供應器
將負載的電流調大,他卻不會調.....

所以我才說學跟用是兩回事,學會了(考試拿分)不見得會用(實際操作)

抱歉他們也是將孩子送高中

我想自誇自己判斷力很了不起的應該才有問題

不了解個人局限


我想很多讀高職的太了解高職缺失
很多讀高中的太了解高中缺失

所以提的意見難免失真

判斷就是依照自己資源、理念

若照您這樣說<有成就的高職畢業生建議你小孩讀高中,但卻把自己小孩往高職送,這種例子太多了>,我也想等大大送孩子去讀高職再來說

台科是技職體系的喔台科電機系是技職體系喔

樓上說的就是現在高職發生的現象,技職和大學分界已經不大了

想學一技之長,好好思考吧

我前面從沒小看技術,而是說如果你認為現在的高職就可以學到技術,自己要好好想想。樓上大大不是就說台科電機系某學生不會調電流
現在很多學的和實際工作都有落差


除非選擇高職吧

CYqwe wrote:
最近小孩再過2y準備...(恕刪)

希望可以新增"炒房投資科系"以因應台灣的產業變遷.
Junodidi wrote:
樓上大大不是就說台科電機系不會調電流


上敘那段故事講給我另一個台科電子系的朋友後則問我:那個人怎麼畢業的?(我哪知道)

你自己也說了:好學校有爛學生、爛學校也有好學生

現在大學跟科技大學根本就一樣好嗎,差別在於大學的專業知識是從基本學起
而科技大學的基本專業知識則是用1~2個學期帶過,後面開始教進階
並不是科大的學生實作就比較厲害,大學的理論就比較強,最後還是看學生自己怎麼學
國內越是前段的學校理論的筆試成績看越重

如果小孩對未來有目標、有興趣、有方向,那就送他去念高職學專業
如果小孩對未來沒目標、沒方向,那就送他去念高中
pansbd wrote:
是沒能力還是不願意做,韓國,新加坡都不大都做的到了

比台灣小的國家也很多發展的比台灣好,更何況台灣農業興盛

除了天然資源比較少外,不至於發展至此

與其說敗在政府還不如說敗在台灣人的個性,假道學的一堆

這種風氣不改,什麼行業都興盛不起來
...(恕刪)


多瞭解點經濟概況應該就可瞭解台灣與此兩國間的差異

台灣是可以跟韓國做比較,但跟新加坡的城市經濟比較難比較.不過新加坡的住宅就要了多數居民的一半薪資,先問問台灣人允許如此嗎?

台灣跟韓國的差異,是很多面向的,除了土地面積,人口數外還差一個政府的培植.

早期的台灣因為在電子產業獲利,而對其他產業忽略了,一個電子產業的空洞需要數百個小產業的彌補

韓國主力的三星,現代造船事業世界獨大,汽車產業也很發達,

為了打進世界市場,犧牲了很多內在的小產業,台灣能嗎?
台灣太多政治干涉經濟發展的問題要解決了.

如石化案數十兆的投資案被否決了,因為台灣人自己不要.....要怎麼收穫,就那麼摘
核四案停多久了????

再則韓國的語言是封閉性的語言,台灣使用的是華語,數十年的教育空洞與產業移出,主因就是中國的興起,台灣政府無作為,加快了惡化的速度.
krado wrote:
上敘那段故事講給我另一個台科電子系的朋友後則問我:那個人怎麼畢業的?(我哪知道)

...(恕刪)


現在科大收很多高中生,這應該是錯誤的政策,這種現象發生在普大身上(包含前面那三間)很正常,但發生在科大身上就很不該.

這位台科生,如果是高中體系進來的,可以說是一粒老鼠屎破壞一鍋粥,

高職生如果在高職階段有好好做實驗,應該不至於如此.
  • 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