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開始先直接拿一些dm跟他說我們要的就是這個layout設計, 照此"改良",重點是學別人表現產品功能的方法,一段時間後會比較有心得創造出自己風格
3.在中部的話,4萬是不錯的待遇,應該可以請到不錯的"多工美工",但在面試時看作品集時要仔細看作品完成度是否高
4.台灣的公司高層都會說讓美工自由發揮,但想也知道最後都是要皇上欽點,例如:做的有設計感,但老闆喜歡中規中矩就好,經驗少的美工會不知如何依循,有經驗的老美工比較可以吞下去
5.會想請美工的公司,都是有考量到公司日後的行銷發展,但不要有一劑就有效的想法,廣告做了不一定會有用,但還是要做,因為是增加曝光度,增加客戶對自身的產品或公司形象印象
6.設備方面,有圖庫是最好,可以使dm較有質感,若會拍照者,再添購燈光跟單眼
7.外包跟公司美工最大的差別就是方便性,有請美工的話,可以無止境的修改
從台灣到上海工作,我的故事。
2013年10月24日 19:26
來上海工作快滿一年了,常有朋友問我當初怎麼來上海工作的?我現在好好的向大家娓娓道來。這是一篇,從台灣到上海工作,我的故事。
當初,從台灣的研究所畢業,畢生如初犢,我抱著滿腹的理想,開始在台北找工作。剛開履歷的第二天就有兩家公司要面試,面試後我都被錄取了,權衡之下我選擇了台北東區的某設計公司,沒想到,這般幸運竟是一場噩夢的開始…
我的工作量龐大,量大到用夜用型都承載不了,上到網頁設計到下到包裝設計無其不來,我一個人一天要獨立完成整個大專案。中午吃飯手要一邊做設計一邊扒飯,快還要更快,不太胃痛的我也開始天天胃絞痛。我觀察身邊的同事,蝦米@@?中午公司沒有人在休息!大家都是超人來著,不會餓、不會累、更不用休息,就像一群高轉速的機器人。我每天早到半小時,加班兩三小時,都還算是公司最晚到&最早走的員工,因此深度懷疑大家根本睡在公司。公司沒有客戶過濾模式,什麼案子都接自然什麼客戶都有。但這時候主管的角色很重要,如果他的美感&創意一再妥協或貶值忽略,只要有錢賺再醜都願意,那我們的專業價值就無法發揮,淪為廉價勞工,你知道,設計師是最討厭被叫成美工。我每天下班,精疲力盡,擠著台北捷運,看著來往上班族苦澀的臉,回到家只剩下洗澡和睡覺,都沒有機會跟家人好好聊天,更別說是私人休閒時間,隔天又要上台北戰場開始打戰。但是我每天仍咬著牙告訴自己:「我是社會新鮮人,吃苦當吃補,加油!」
工作一周後,經理把我叫去:「你是公司薪資&學歷最高的,我請你來是想要增加內部競爭力,電電他們,但是其他同事好像開始怠惰了,我很抱歉,我們好聚好散。」是的…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我…被炒魷魚了,當時我深感挫折,晴天霹靂,就像被雷劈中根本來不及反應,心有委屈,想哭卻哭不出來。我壓制悲傷和沮喪的情緒,公司還來不及發現我的好就跟我說分手了,沒工作不能幫助養家是我很大的痛點。下班後我與姊姊和麻吉婷在捷運外面坐著談心,我好難過。沒有了工作,感到無比迷惘,畢竟做了那麼多年的努力。人在最絕望最低谷的時候,更能看的清一些處於高峰時看不見的事,此時,願意在你身邊都是真心愛你的人,當時家人摯友們支持鼓勵我,下一個會更好。
我開始正式的「找工作」,這個階段已經過了招聘熱潮,每天投履歷,每天等待,也面試了不少間公司,有下文的不理想,理想的沒下落,我屢屢挫敗。當時,我真的好沮喪,心想「難道都沒人看見我的才華嗎?沒人要我了嗎?只是想在台灣業界做個健康快樂、有質感設計師有那麼困難嗎?」,我有種志難伸而不想被大環境屈服的惆悵。在台北生活久了,忙碌就像家常便飯,但拼久了我的心真的好疲倦;很羨慕摩西,離開喧囂的埃及城,到曠野無憂無慮、慢活、沒人認識他;我向神祈禱,「讓我去獨自渡假休息吧!去花蓮三個月也很好。」我走到人生的低谷,失業變得好封閉不想出門,心靈也變得敏感脆弱,媽媽有天問我:「妹妹,家裡附近康是美有在徵人..如果再找不到,就去試試看吧!」是的,心最苦的莫過於家人為我擔心。但康是美?
我,一個台灣女生,受了高等教育,9年的設計訓練&6年的接案經歷,我雖然是個平凡人,但覺得自己不該只是這樣而已。我真心受不了把不合理合理化,台灣的職場生態已經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為什麼沒有人伸張正義?當時,台灣上了CNN的報導,「勞工薪資世界最低,工作時數最長。」好一個第一名,我看得心酸,政府為了我們老百姓爭取了什麼?元首懦弱,國家要怎麼興旺?台灣薪資結構嚴重壓縮,不斷惡性循環,人民不要說存錢買房,賺錢養誰,平民百姓連三餐溫飽都快成了問題。台灣的職場環境,讓我好沮喪。當時我在網路上看到吹捧22K的文章,我真心覺得他們已經被媒體和業界龍頭思想,操弄洗腦到幾乎失去理智,我一定要跳出這個框架!於是,我每天禱告神,求主為我預備一條適合我的路,沒有雄心壯志,也不求功成名就,只求溫飽照顧家人健康的生活。跌倒很痛,但還是要勇敢站起來,這就是人生。我開始重新整理作品集&履歷再上路,積極地找工作。
有一天,我接到獵人頭公司的來電,「張小姐你好,我是台中某某顧問公司,想與你安排面試不知你是否方便?」「真的很謝謝你,但因為台北台中通勤遠,真的很抱歉。」 獵人「是這樣的,我們正在幫上海某某企業找人才,可以配合妳約台北面試。」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獵人頭,哇怎麼會獵到我這個小毛頭?是看了104履歷找上門的。我覺得很新奇,於是我就答應面試了。面試當天,我看面試顧問手上冊子刪除線劃掉了好多人,我們相談愉快,我也想盡辦法在那短時間內展現我的各方面能力。最後通知下來,我是唯一被選中去上海面試的設計師,公司願意出機票酒店讓我去上海與總經理們面試。
過程中都充分地與家人商量溝通,出發上海面試前一天我禱告神,「主啊!我要去上海面試了,上海是個國際大都會也可能會是個大染缸,只有您看得見未來,如果我走這條路會影響信仰,求你不要讓我去;如果是讓我去是祢的美意,求祢讓我這場面試順利的不可思議,因為我不知道怎麼選擇。我只求一份不影響我信仰的工作,可以守安息日的工作。」索性當成去旅遊,有上不上,依平常心,這是我第一趟飛上海面試。
我到了上海公司與老闆&總經理談話,談到一半,老闆說「不用說了我們直接考試。一小時,作出設計來。」她給我一道題目,我做完之後,老闆說「不受限制再做一張」,我又做了一張,共兩張,然後開始發表理念。老闆說「很好!妳很有想法!」,於是把設計師們叫過來指教一頓,我仿佛遇到伯樂般,內心有一匹小馬在奔騰。隨後進去總經理辦公室,她們直接問我,「什麼時候來上班?」哇~簡直是順利的不可思議,就像在做白日夢,我!錄!取!了!!!但工作地點在上海…好奇怪的感覺...好複雜的心情。我說我回去跟家人商量看看再答復。當時17:30,我問總經理「為什麼公司變的那麼安靜?」她答「這很正常啊!下班了呀!」那是我當時觀察到該公司生態健康的其中一點。
我想了想,趁年輕去闖一闖、見見世面、體會一個人的感受也挺好的。像是被放逐到邊境,與神對話、與自己對話,遠離人群,靜一靜、停一停,這不就是我一直在跟神求的花蓮三個月旅行嗎?怎麼自動升級了?而上海這間公司,也是我面試過那麼多公司之後,最想去的一間,但是去上海,這不在我的生涯規劃當中,我躊躇是因為我不想跟家人分開。籤放在懷裡,定事由神,我也不知自己的路,因我不知道明天,我交託著。和家人充分溝通&禱告後,決定到上海工作。
最後一天在台灣的晚上,睡不著,等全家都睡了,抱著熟睡的媽咪,我偷偷掉淚像個長不大的小女孩。早上一大早要出門,給了姊姊&婷婷&孟孟一個擁抱,在家道別有種不捨感,三個貼心幫我打包早餐,我笑著說「你們看我穿的像肉粽一樣耶!」,掩飾感傷衝忙出門,如果她們去送機我一定會超難過。
到了機場check in 後,跟媽咪還有麗香姨夫婦去星巴克,只有一點點時間,我告訴媽媽:「別擔心我去去就回,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喔!這只是過渡期,過了之後我跟姊姊可是要搶著接你住,別聽旁人的塞弄,要喜樂噢!你不會孤單太久的,神都知道神都安排好了,神不會忘記我們每一個人。」嘴巴這樣說,雙方都超不捨,媽媽笑著點頭,叫我保重,擔心我沒有人民幣拿了台幣叫我換,天下父母心,我看出媽眼裡有多不捨.接著媽媽送我去出境口,我們擁抱後,我揮揮手離開,轉身眼淚馬上落下來,不想讓媽媽看到,卻回頭想看看媽媽的身影,一回頭媽媽還站在那看著我離開,看到這一幕我就潰堤了一直不停的掉眼淚,不想讓媽擔心我就一直往前走了.上了飛機看著窗外我一直哭,情緒之下當然會很想奔回家,納悶地問神為什麼讓我一個小女生獨自面對,但我心裡很清楚有神的美意。
在飛機上,從101上空到雲上太陽,碩大的世界對比渺小的房子,猶如偉大的主對比微小的我們,但即便微小,我們在神眼中又是如此珍貴。雲朵片片都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雪白,而太陽卻只是神在宇宙萬物的創造一隅。我不怕!我深信神跟我同在,我知道在神凡事都能,如果可以,我希望能時刻長久的帶著家人陪著家人,親人之親,無可比擬,猶如主內,肢體之密。愛吃的我,第一次吃不下機餐。我,就這樣離開台灣,到上海工作。
直到今天,每一天能夠工作,我都心存感謝,我意識到來上海對我的信仰和人生是份祝福,這一年來,我過得很快樂、很充實。當然,我真的很喜歡我的工作,很有熱情,每天可以自由的關心時尚&各品牌動向,老闆是澳洲籍上海人,她給予我很大的信任與發揮空間,想想看我這剛畢業的小毛頭,在台灣一輩子可能都做不到品牌的主視覺,但在這裡我可以!作品直接展在各百貨商城,走入商業設計的真實戰場,充滿挑戰和戰鬥力,重點是,我的專業是被尊重的。在這16億人口的地盤,能與國際接軌,與法國設計師溝通,與澳洲經理商談;老闆很器重我,她說明年想升我作主管。我知道若不是神賞賜,我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老闆同事都對我很好,直爽幽默不拐彎抹角讓人很自在,每天一個半小時午休我可以慢慢的進餐&午睡,上下班準時每天pm5:30下班,下班後我買菜下廚/看影集/運動/聖工/跟家人聯繫/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快樂,喜歡這般自由自在。那福利呢?周休二日,一年40天有薪假,一年有4張來回機票,外加多張節日機票和假期,住在免費的酒店式公寓(畢竟是海外飛來,公司會做人的話都會幫付的),一般從台灣來上海的上班族,薪水是台灣的1.5倍起跳,隨後就看個人發展。工作歸工作,該休息就好好休息,要知道我們是人,不是奴隸更不是機器。
當然每件事情都是一體多面的,有好也有壞,出門在異地有很多酸甜苦辣別具滋味。我愛台灣文化、台灣美食、台灣人民的熱情和腳踏實地,卻一點也不認同台灣惡劣和剝削的工作生態;台灣並非沒有人才,台灣人要有自信,我想鼓勵跟有我同樣遭遇的人,要勇敢的站起來踏出去,不要輕言放棄自己。談到上海工作與生活,有好多故事可以說,很過癮學到好多。不論在這裡會停留多久,盡力而為,沒有遺憾;某天時間到了,就揮揮衣袖,帶走這寶貴的體驗。我感謝曾經的挫敗帶給我的成長,也感謝如今我身邊的一切,或是主或是人。天父關起了一扇窗,卻開啓一道東方明珠塔。如果能再選擇一次,我也毫不猶豫。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
「工作內容」:
1.負責新產品行銷企劃案之撰寫、規劃與執行。
2.蒐集市場情報,並擬定、分析行銷策略和價格策略。
3.充分理解公司業務及行業特點,結合客戶要求以制定個別方案。
4.規劃與產出行銷工具。
5.維護既有客戶,開發新客戶,並推展業務。
6.定期拜訪經銷客戶,維繫穩定客戶關係。
7.負責業務推展,傳達及說明公司各項業務重大訊息、活動及產品。
8.聯繫國內外廠商,英文能力佳,且需翻譯原文文件。
9.熟悉國外進口報關,路海空貨運安排。
10.負責進出口報關之行政作業,並匯整製作報關文件。
11.處理、審核進出口報關之資料與文件。
12.聯絡工廠、船公司和報關行,進行交期確認、排船、簽 S\O、文件檢查等聯絡事項。
13.處理進出口押匯、信用狀以及保稅帳務相關之工作。
14.負責應付帳款之請款工作,並處理業務部門訂單後續事宜。
15.負責網站前後台功能及整體動線的企劃、執行與維護。
16.規劃網路內容、服務及活動,並定期更新、維護及管理。
17.負責網站內容招募、提案與執行。
18.製作網頁設計、負責電子報、EDM及各種宣傳文案的設計、製作與發送。
19.進行網路行銷及服務的成效追蹤。
20.熟練Office系統、美工軟體Photoshop、Illustrator。
21.依據產品行銷部門對各產品及專案之規劃,策劃及執行適當之廣告及媒體行銷方案。
22.設計溝通各項行銷助成物、廣宣物,例如文字創作發想及撰寫。
23.確認產物是否符合活動目標及印刷請購事宜,並送交文案總監審核。
24.呈現文案,包括以手繪、口語、液晶顯示等方式。
25.辦理商標、專利登記事務,智慧財產權之申請
「工作待遇」:
月薪 22,000元 至 22,000元
「到職日期」:
急徵
「職缺更新」:
2013/10/29
有兩種設計師
第一種,他完全明白公司在做什麼,自己在設計什麼產品,知道文案要怎麼下,知道產品訴求是什麼,比較不需要企劃介入,就算企劃介入,仍然是討論性質而已.
第二種,人家給什麼就做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產品,沒有任何糾錯概念,一味的追求所謂自己的美感以及風格,而忽略產品的最根本性質.
在公司裏面實作時:
第一種設計師做出來的東西,幾乎不會被修改,因為他了解產品,所以很明白怎麼樣去做產品行銷的訴求,再融合自己的美感以及設計,設計出來的東西是有所本的.
第二種設計師
我相信就是被改來改去,因為自己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了,提供資料的人又沒有明確的概念,所以就形成了,大家都不知道在做什麼,當然容易改來改去.
換句話說
相信很多設計師都聽過客戶講出這一句話,"這看起來不對,沒有XX感覺",但是XX感覺又不知道怎麼形容,
通常,這就是設計師做出來的稿件或許因為不了解產品,或者本來公司的風格,偏離了客戶(企劃)所預想的樣子,當你又說不出什麼所以然的時候,當然下場就是重做,或者是客戶(企劃)按照他們的想法(素質)去修改你的稿子
所以,當你是一個設計師,稿子被改來改去,先想想自己是哪一種設計師把.
題外話,就我的經驗來說
第一種設計師的薪水,通常超過5萬
第二種設計師的薪水,通常落在2萬8~3萬8上下
另外
第一種設計師,轉換跑道的機會很大,如轉總監,轉行銷等等的
第二種設計師,就是做到受不了離職
nicko_wen wrote:
題外話,就我的經驗來說
第一種設計師的薪水,通常超過5萬
第二種設計師的薪水,通常落在2萬8~3萬8上下
另外
第一種設計師,轉換跑道的機會很大,如轉總監,轉行銷等等的
第二種設計師,就是做到受不了離職
這種大概在烏托邦才有可能實現
基本上在台灣,出錢的/老闆/客戶 最大(他們是這樣認為的)
改來改去,改得亂七八糟也是常有的事
就算設計再有能力,也是白搭
當然我認為以上的客戶也是一種磨練,一種訓練
但您這樣的理論並不是絕對
ray0808_pilot wrote:
樓主要的人才都被台灣老闆趕去大陸了
從台灣到上海工作,我的故事。
2013年10月24日 19:26
我有很多同學都到大陸工作了,很多也都在那結婚生子
基本上是在那落地生根了,都算早期過去對岸的
不過一樣是台灣->大陸
中間過程怎樣的說法怎麼修飾就看人了.
如果以前的同學在台灣大概頂多也只能作作一般住家的室內設計
不過他們在對岸可都是規劃整棟商場/百貨的室內設計
但是,如果在台灣有不錯的機會,我想他們也不會想離鄉背井的到對岸工作

內文搜尋
X
),所以我上一篇文章才會用"有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