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2-30年前的台灣薪資

大砲台 wrote:
你也是想太多的...

福利分紅一樣我說的大都集中在店長副店長,主廚副主廚
分紅要好一點的那店的營收就要非常高

王品的離職率可是非常高的喔!
對於基層來說的話


我並沒有想太多.

只要正職都可以分紅,對吧?
你所謂集中,那是因為分紅%,這不是很正常嗎?
幹部分紅比例跟服務生一樣,那就繼續幹服務生就好了
所以才鼓勵員工往上爬

分紅要好那間店營收要很高,這也不是很正常的嗎?
難道營收差分紅又要好?

至於基層離職率,哪個餐飲基層離職率低的?


如果你回頭看我原意
有人把王品當作台灣餐飲薪資指標
說只有25-27K,我說應該把其他分紅福利等也應該算進去
至少對其他很多餐飲業來說,起嘛他還有分紅,升遷管道是看得到前面,不是嗎?

大砲台 wrote:
我遇不少是肯拼耐操,一切都配合公司,什麼事也都攬著做
但升遷職缺不是實行這3句口號你就能拿到的
那可是限量品,初期時你可以有較大機會,但到了後期就是等...等...等

公司招才時都最喜歡說
實行了這3句話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升職
但他沒告訴你這是限量的,你可能需要等多久


哪家店升遷很輕鬆的?
哪間公司升遷是不用等地?

以王品目前拓店速度跟規劃
升遷比起其他一般的能見度更高吧?

我不覺得哪邊想太多了


arlo1011 wrote:
1980年 工業及...(恕刪)

樓主大概沒聽過「無殼蝸牛運動」和「鴻源集團」!
當年鴻源集團以老鼠會的方式吸金,本金15萬,給你月息6千,吸來的錢,再去炒股票和房地產!

另外,早年台灣是雨傘王國、製鞋王國和後來的電子代工,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問題是同時間大陸開始改革開放,釋出了數十倍的基層勞工,而且薪資只要台灣的十分之一
結果如何,就不用再多解釋!

那個時代,原油一桶只要十幾二十塊美金,現在是近百美金!
前幾年中東、俄羅斯、澳洲、加拿大等能源國家或資源大國,經濟都不錯,就是因為原物料大漲!
現在台灣的物價上漲,主要是輸入性通膨!
我的機車騎20年了還沒壞,20年前加滿油只要85元,
20年後的今天加滿油要170元。

15年前我剛出社會第1份工作在南部,月薪是30000元,
15年後同樣性質的工作,社會新鮮人在北部,月薪竟 < 30000元。

這是一個很無奈的現象,當然原因很多,
從電子產業人力市場供需的角度來說一下我的看法了:

1、20年前世界電子代工,台灣是主要生產基地,毛利也較高,利潤自然留在台灣,全民比較能共享成長的果實。當時的大學數量較少,人才的需求也比較需要大量的專科、高職生,而當時的教育體系大致上也是如此在供應就業市場需求。

但接下1、20年的變化是:
人力密集產業(製造業)慢慢轉移到中國,同時間台灣廣設大學,技職教育體系漸漸萎縮,全民學歷強迫升級,很可惜素質並無跟著提升,很多年輕人被迫多花4年青春與高額學費(私立大學)去混到1個不知為何的學歷,而就業市場並沒跟著產業轉型到足以吃下全民皆大學生的人力市場需求。

結果是:
台灣的就業市場大學生供過於求,新鮮人起薪自然漲不上去。同時台商普遍將重心轉移到中國後,人力市場就不再是以單純台灣本地做考量,而是加入了大量的中國人力供給,當台灣人力無法與中國人力做切割時(都是相同性質人力),台灣人薪資收入自然就會被稀釋掉,薪資結構往中間靠攏,(中國漲,台灣不漲)

最後獲利的是:
投資中國的台商與中國當地員工,一般基層台灣員工普遍享受不到企業成長的好處。這也就是說為什麼台灣GDP明明有成長,平民百姓卻無感,因為利潤都只增加到金字塔頂端。

未來預測是:
當兩岸薪資接近的時候,或許台灣人薪資才會有機會開始漲..或者是台灣政府不再只會為財團服務的時候,並且能有效帶領台灣產業升級(轉型),以及改革到合理的教育制度,才有機會(不抱期待..)。

另外順便一提,高技術密集電子產業,比起日、韓,在面對中國市場佈局,台商似乎顯得較沒有危機意識,或者政治化一點,就說是國家意識是好了,從長期的產業戰略考量上,視野、格局、人力的佈局,技術的轉移、保護,考慮常常不是很周全,只想到成本(含人力成本),孰不知到頭來,他們薪資早已趕上台灣了,到頭來一場空,栽培了一大群台灣未來的兢爭者。對岸早已不用軍事力量在威嚇台灣了,而是以國家(黨政軍)背後主導的經濟戰略,像吸星大法般的鯨吞蠶食著世界(台灣被吸的最嚴重),以目前的現實狀態,加上無共識的台灣政治的紛爭,就像是GPS故障的船,不知要駛往哪裡去。台灣未來堪憂啊。


以上小小看法,不一定正確,請砲小力一點..


xnn0159 wrote:
因為他要在他卸任之前...(恕刪)


那他為甚麼不上任第一天就宣佈兩岸統一直接當區長就好 ?


just truth wrote:
石二鍋的店如果越開越多 達到一定的規模經濟
是可以再壓低一些成本.增加更高的獲利


可惜的是這些獲利大部分都是流向高階幹部

philosophy2468 wrote:
只要正職都可以分紅,對吧?
你所謂集中,那是因為分紅%,這不是很正常嗎?
幹部分紅比例跟服務生一樣,那就繼續幹服務生就好了
所以才鼓勵員工往上爬


餐飲業一進去大都是工讀開始喔! 正職有缺就補
什麼叫正常?
一堆人擠破頭想往上,但位子就少少那幾個
分紅、升遷加薪是對員工的鼓勵,如果這些事情的本質是為了激勵員工
那何不開放分紅平均化! 有多少基層有就多少升遷!

但你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即使市場夠他有本事吃也是一樣
服務生、基層有它存在的價值,一間公司不可能只有幹部而無基層
說穿了! 可以當將軍誰要去當小兵!?

而這個激勵方式所帶來的卻是在否認基層的價值
它再告訴你,往上爬你才能得到更多,不然你就只是"服務生"是"基層"
但企業又為何這麼做? 獲利!
他就是須要讓底下的人競爭,有才能的上來,才能夠維持住一家企業的競爭力

當然如願以償的人大部分會讚揚這體制得好,他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好笑的是連基層自己也這麼想,他們從不會想可能是體制問題,而是理所當然的認同自己就是不如人

philosophy2468 wrote:
分紅要好那間店營收要很高,這也不是很正常的嗎?
難道營收差分紅又要好?


王品營收不差
只是基層分紅很難看,他其實有能力再多分的
去看他的財報就知道了

philosophy2468 wrote:
有人把王品當作台灣餐飲薪資指標
說只有25-27K,我說應該把其他分紅福利等也應該算進去
至少對其他很多餐飲業來說,起嘛他還有分紅,升遷管道是看得到前面,不是嗎?


我只能說你把王品想得太美好了
王品沒記錯的話一進去都是工讀,他開24K吧! 這是正職的薪水,有缺才能升正職
印象中一間店工讀是佔大部分少部分正職
確實正職+分紅是有可能達至30K的
但大部分工讀的話嘛! 可能連要到20K都有問題
小孩應徵家教
要價竟然是我35年前完全沒經驗
第一次家教時薪的 1/2
而當時我的時薪只有班上最高價的 1/2
這是親身經驗
我的發言大都是哈拉而已, 如有得罪不要太在意。

大砲台 wrote:
可惜的是這些獲利大部...(恕刪)


我當然是跟你談正職呀
怎麼突然冒出工讀出來...


大砲台 wrote:
有多少基層有就多少升遷!


你是說真的還是假的???

???!!!!

你的意思是說,比方王品八月找了50個基層人
如果這50個3年後都還在
都應該通通給他店長幹?

大砲台 wrote:
而這個激勵方式所帶來的卻是在否認基層的價值
它再告訴你,往上爬你才能得到更多,不然你就只是"服務生"是"基層"



真奇妙

幹部分紅比例比服務生多
這叫做否認基層的價值...

你以為幹部不用負擔更多的責任跟義務嗎?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